-
1 # 行學組
-
2 # 亦有所思
寫得很一般!
別噴!
小可在很多關於現代詩的回答中,推薦現代詩人時,必然列入余光中先生的名字,但是總會在他的後面加上一個括號,括號裡只有四個字——“《鄉愁》除外”。
《鄉愁》絕對不是余光中先生的代表作,甚至在他的詩歌中連中等水平都排不上。之所以如此聞名,有兩個原因,一是正志原因,它符合海峽對岸人民對大陸的思念。二是因為詩寫得清淺,所以每個人都能讀懂,每個人都能看到詩中的情感和美好。
把詩寫得淺是一種本事,但需要資格,這個資格是你有能力把詩寫得很深,然後才有資格寫淺。但實際上這一首的水平都不如《鄉愁四韻》。
與其說這是一首詩,不如說這是一首詠歎的歌,是民歌,是民謠,甚至可以說是童謠。這首詩的優點只是在情感方面,而不是藝術方面,只是透明,清澈。卻沒有深度和廣度。也就是題主所說的內涵。
倒不是說詩必須要有深度,但明明他老人家寫過更好的作品,卻偏把這一首誇到天上地下,實屬是余光中先生的侮辱,更是對現代詩的諷刺。
余光中先生的好詩是《尋李白》,是《當我死時》,是《春天,遂想起》,是《五陵少年》,是《圓通寺》,是《小褐斑》,是《草堂祭杜甫》,更是讓小可如痴如醉恨不得自卑到自殺的用現代詩翻譯杜甫《望嶽》的那首神作。
我們把余光中先生一般水平的作品當成代表,然後口口相傳,奉為經典,同時對他真正的代表作卻置若罔聞,視而不見。
這對余光中先生不公平!
這相當於拉低了余光中先生的創作才能。這不僅不是肯定,反而是一種否定。
其實,對余光中《鄉愁》的抬高反映出我們內地對現代詩的扼殺和誤導,從小學課文開始,一直就是這種低到深淵的現代詩作,什麼郭沫若,賀敬之,汪國真,席幕容,戴望舒,徐志摩,要麼是現代詩的雛形,要麼是跟隨正志的產物,都是清淺,都是乏味。
這些年還算好一些,逐漸接受了一些不錯的好詩,可是這些好詩是那樣的稀少,而且還不是主角。可是這種好詩也如曇花一現。整體還我們還是不停地走在跑偏的路上,要麼海子的隱晦,要麼顧城的痛苦,要麼就是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惡俗,好的現代詩只能躲在角落裡,而那些爛臭的詩卻可以堂而皇之地站在廳堂之上。
然後把一些熱愛現代詩的人全部培養成千篇一律的郭風,汪風,席風,賀風,味同嚼醋,氣若游絲。弄得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喜歡看現代詩,同時反而認為現代詩不如古詩。
罪過!
從《鄉愁》一詩就可以知道,我們的現代詩一直沒有走入正軌,或者說走入過,結果又出來了。
我可以肯定,按照這種模式走下去,這幾個小學生的詩歌才華遲早被抹殺,然後被同化,詩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隨風而逝。到了最後,哪怕是寫出來,也和現在的你,我,他沒有一毛錢區別。
寫出的詩,如屎。
買犢還珠,不過如此!
-
3 # 龍生書簡
《鄉愁》是詩人余光中1972年,創作的一首以思鄉為主題的現代詩歌,概括了詩人的生活經歷,對祖國的綿綿思念,流露一位遊子對故鄉的聲聲情感,語音淺白率真,情感深切,,入選中學語文教科書。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先生的祖藉是福建永春,他於1949年離開大陸去了臺灣。由於政治的原因,與故鄉長期隔絕,先生多年中沒有回過故鄉,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中,詩人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里,寫下了這首牽腸掛肚的思鄉詩詞。
對於這首的評價,這要看讀者的內心立場,假若讀者是一位在外飄泊打拚的人,這首詩就有著至高無尚的價值,當你思念母親妻兒時,就會閃動著淚光,撞擊著靈魂的淚點,潸然淚下,,,
鄉愁
是午夜的纏綿
月光
清洗著故鄉的眷戀
可怎麼也洗滌不去
當初離家的誓言
還在隱隱的敲打著
遊子的辛酸
鄉愁
是一碗米酒
陪伴著我
度過風霜雨雪
春夏秋冬
慰藉著孤獨的鴻雁
把受傷的心靈
輕輕撫摸
還有不悔的溫柔
鄉愁
是一枚淺淺的
郵票
怎麼也記載不了
遊子對故鄉
的痛楚與微笑
思念無時無刻偷偷地
瘋長
將心頭長滿了
故鄉的芳草
今天一個文學教授來我們學校講課,說余光中寫的《鄉愁》之是余光中真情流露,感染力很強的一首詩。比起余光中先生的其他詩很一般。詩人是孤獨的。不易懂的。《鄉愁》只是感染力強。在文學上來說很一般。一個小學就可以隨邊學的詩。怎麼會有文學內涵。是真的嗎?
回覆列表
如果因為一個作品,能夠被更多的人讀懂,甚至小朋友都可以充分理解,因而否認這個作品的水平,這樣的說法是荒唐和不負責任的。
駱賓王寫的《詠鵝》,十八個字,生動形象地寫出鵝的動態美,聽覺與視覺、靜態與動態、音聲與色彩完美結合,將鵝的形神活現而出。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沒有聽說過因為太通俗因而被否定。
傳說,白居易每寫一首詩,都要讀給不識字的老太太聽,老太太能聽懂的,就留下,聽不大懂的,就改,改後也聽不懂的,就不取了。這個傳說應該有很大的傳說成分,但這個也充分說明了白居易詩歌通俗易懂,難道也可以因此而否定白居易的藝術成就嗎?
陸游的千古名作《示兒》寫道: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根本不需要作太多的解釋和翻譯,小學生依然可以讀懂放翁對收復山河,國家統一的殷切盼望,對於國家分裂的切膚之痛,誰敢說,這樣的作品”沒有文學內涵“?
余光中的《鄉愁》,相對來講,比起《詠鵝》,更具有深度,詩人透過四組不同的具象與抽象描寫,把鄉愁一步步推向高潮,從生到死,從親到情,從家到國,從時間和空間上,淋漓盡致地把家庭的離愁和國家分裂的國恨,用簡單的語言進行了描述,情趣意切,深深地打動每一個讀者。作品不但具有深刻的文學內涵,更表達了中國知識分子,對家國情懷的真摯流露,對民族命運的大聲吶喊。
在我看來,在同類題材中,能夠與其相提並論的,只有于右任的《國殤》: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於老先生的這首詩,同樣表達的是期盼統一的心聲,除了作品形式仿古以外,作品內容同樣通俗易懂,也同樣進入了小學課本里。第一次讀到的人,簡單讀幾次就可以理解到詩人內心的渴望,以及對民族命運的思索,難道也可以被說成“文學上很一般”嗎?
現在的某些所謂專家學者教授,個人不學無術,以自己的無知,敢於挑戰歷史已經驗證了的所有成就,並以無畏展現自己的無知,還試圖要用這種不要臉去影響更多的人,實在是應該查查,他們的頭銜和職稱,到底是真是假,是怎麼來的。親愛的你,請不要相信那些所謂的教授,你擦亮自己的眼睛,完全可以自己分辨真偽,識別美醜。
並且,如果再遇到這樣不要臉的學術騙子,建議你當場駁斥他的謬論,堅持你的觀點,戳穿學術騙子的畫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