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見雲

    這樣,你給計算機裝了一個程式,那它一定會按照程式執行,這沒有問題。那它會跳出程式自己執行某一個程式嗎?肯定不會。能執行別的程式只有病毒改變使然。

  • 2 # 放歌聲野老梁

    謝謝邀請。人的貢獻就是創造。我的貢獻天天想當詩人,可是寫出的詩,都不符合格律;只好叫順口溜,或者叫打油詩。假如人工智慧離開人的套路去寫詩,我想人是太可悲了;為什麼?因為,人工智慧已經超越了人的智慧;換句話說,沒有人的設計,我(人工智慧)一定寫出超越人類的詩歌來!這奇不駭人聽聞?甚少,可怕極了。如果真的人工智慧超脫人的套路,那末今後也就無有詩人了。當然,這是杞人憂天,不過,我還是慎重反思它。因為,我不想看到人類如此狼狽。

  • 3 # 小杰80164096

    人工智慧可以把人類情感數字化並模擬。

    人工智慧可以搞藝術創作。

    人類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不能太依賴人工智慧。

  • 4 # Python進階學習交流

    能是能,只不過創造出來的詩句,個人暫時不能恭維。

    人工智慧說到底還是依賴於資料的,基於資料不斷的進行學習,增強等等,根據這些資料去預測、擬合什麼的,應用到詩句方面的話,它會基於往期詩句的訓練集和測試集等等,在這些樣本的基礎上,設定一系列規則,讓計算機去理解,然後給出反饋,輸出的內容方面,嗯,拭目以待吧~~

  • 5 # 滬生泉

    人工智慧寫詩,究竟是什麼水平?

    2017-10-09 10:13人工智慧/機器人/人類

    繼人工智慧戰勝人類頂尖棋手之後,又一個人類引以為傲的領域被人工智慧入侵。

    這一領域就是詩歌。

    今年5月,人工智慧機器人,微軟小冰出版了一本詩集,名字叫《Sunny失了玻璃窗》。這也是首部由人工智慧所著的詩集。

    據悉,微軟小冰學習了1920年以來519位詩人的現代詩,透過深度神經網路等技術手段模擬人的創作過程,花費100小時,訓練10000次以後,才擁有的現代詩歌的創作能力。小冰的學習過程與人類學習創作的過程非常相似:即透過反覆學習產生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當小冰受到某個靈感激發源的刺激,就會在學習積累的基礎上產生新的創造。

    小冰每學習(迭代)一次的時間大約是0.6分鐘,10000次迭代需要100個小時。而人類如果要把這些詩讀10000遍,則大約需要100年。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詩歌是人類語言表達的最高境界,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和寓意,是機器難以模仿的。但如今,小冰這一人工能機器人所著的詩集,究竟是什麼水平呢?是否可以和詩人媲美呢?

    《幸福的人生的逼迫》

    這是一個詩人的教堂上

    太陽向西方走去我被拋棄

    可信的蛇會做雲層魚的聲音

    聽不見聲音的天氣

    若近是語言文字的藝術為自然的華人

    待從我的心靈

    幸福的人生的逼迫

    這就是人類生活的意義

    《是你的聲音啊》

    微明的燈影裡

    我知道她的可愛的土壤

    是我的心靈成為俘虜了

    我不在我的世界裡

    街上沒有一隻燈兒舞了

    是最可愛的

    你睜開眼睛做起的夢

    是你的聲音啊

    上面這兩首詩就是小冰的作品。對於小冰的詩,詩歌領域評價不一。有人大加讚賞。

    《青年文學》執行主編張菁就表示:小冰給我們更多的刺激,給我們更多的衝撞,給我們更多的願景,讓我們覺得,原來語言還可以這樣的組合,原來我們的世界還可以這樣的走向。它給我們呈現一個讓我們覺得特別新奇的世界。

    不過,更多的人對於小冰的詩還是持批評態度。

    “讀起來朦朦朧朧的,但就是一些漂亮的詞、一些詩意的辭藻的組合。既沒有情感,也沒有想象力,更沒有經驗的構造能力。”這是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姜濤對這本詩集的看法。

    詩人于堅則說得更為明白。“冷酷、無心,修辭的空轉,東一句西一句隨意組合,意象缺乏內在邏輯,軟語浮詞,令人生厭的油腔滑調,原材料來自平庸之句。這個軟體對詩的理解是電視臺詩歌朗誦會的水平。這個軟體設計不出靈性,設計不了‘詩成泣鬼神’。”他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到。

    詩人歐陽江河也認可這樣的說法。“不是人話,沒有人味”。在歐陽江河看來,小冰只是在對已有的詩歌重新進行判斷、組合。“這個過程中,人味、人的個性,還有詩句後面的東西都被過濾掉了,只剩下修辭組合、詞語的遊戲。”

    而對於這樣的詩,歐陽江河認為,隨著小冰不斷學習,它的詩可能能夠達到二流詩人的水平。“但它永遠成不了原創性意義上的偉大詩人。” 歐陽江河認為,在詩歌上,人工智慧絕不可能對人類產生威脅。面對詩歌,小冰沒有人類偉大詩人的那種“原創性、獨特性”。“你熟讀杜甫所有的詩就能成為杜甫嗎?學習組合李白的全部詩之後就能成為半個李白嗎?是零的可能。所以這就是人工智慧不能寫出真正意義上的、原創的詩歌。”

    在歐陽江河看來,詩歌可能是機器人最後唯一不可攻克的東西,它可以攻克科學、競技體育等等,它的大腦一定比人類大腦厲害,它的大腦就是計算意義上的上帝。但對於詩歌,機器人介入不了。這一點從它的起源就決定了。

    可能小冰的水平還沒有達到詩人的水平,但對於人工智慧而言,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飛躍。

    事實上,微軟還讓小冰在天涯、豆瓣、簡書等平臺,用27個筆名發表自己的詩歌,不過並沒有被人"識破",讀者們還不知道"駱夢"、"風的指尖"、"一荷"、"微笑的白"這些筆名背後的詩人,其實並非人類。

  • 6 # 差不多先生的閱書坊

    自從人工智慧出現以後,圍繞其和人類的高下之爭就一直是熱門話題,誠然,AI在自然科學方面已經不輸人類,而且其強大的深度學習能力是人類望塵莫及的,就連曾經認為是人工智慧最高門檻之一的文化藝術創作領域,也有了初步的探索。在微軟小冰透過深度學習寫作現代詩之後,攜程旅行的一個專門針對旅遊風景照寫詩的機器人“小詩機”也悄然登場,並且“小詩機”寫的還是七言絕句式的“舊體詩”。

    微軟小冰“學習”了 1920 年代以來 519 位詩人的現代詩,被訓練了超過 10000 次。“小詩機”則是透過設定關鍵字(景物主題、心情、天氣等),來即興創作符合設定的作品。縱觀二者的學習創作過程,不難發現,他們都是透過學習特定的詞語組合來達到詩化語言,從而再次根據設定將詩化語言重新組合排列,達到創作目的。以下兩張圖片分別是兩者寫的詩:

    而對於人工智慧的作品也是褒貶不一,一些專業人士對小冰的評價直接說是一種文字遊戲,是一些華麗辭藻的堆砌組合,是一些碎片化的語言組合,而對於“小詩機”的這些作品,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侯體健的評價是,這些“古體詩”總體屬於“詞語混搭,半通不通”的水平,只有個別句子說得通,大部分句子經不起推敲。對此,我是同意的,反觀人工智慧的學習和創作,還只停留在対詞語的詩化程度上,而詩歌背後的創作理論以及詩歌作品所表達的情感訴求還沒有被AI所理解。

    迴歸問題,人工智慧的詩作能不能離開套路?以我們目前的水平還遠遠達不到,因為AI的學習詩歌機制就是透過大量的人作詩歌來創作符合人類欣賞水平的作品,;離開了人類,等到有一天AI有了自己的意識和情感,創作AI自己的文學作品,估計人類社會也就進入了“奧創紀元”時代。

    不過,我們也應該從AI的學習中看出我們人類自身學習的漏洞,加強人類自身的學習,始終保持在文藝領域的無可替代性,否則,人類真會被AI贏得“體無完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心裡恐懼症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