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鵜鶘心理

    心理恐懼症這是一種對某些特定處境產生異乎尋常的、強烈的恐懼或緊張不安的內心體驗,從而一起迴避反應的神經症。這種恐懼反應極其強烈,發作時往往會伴隨有顯著的植物性神經系統紊亂症狀,比如說心慌、出汗、顫抖等。由於擔心誘發恐懼的情景出現,所以還會伴隨有預期性的焦慮和緊張不安。這種焦慮和不安是恐懼的根源。

    通常恐懼症分類比較多,比如說恐高、恐物、恐社交等等不知題主的心理恐懼症的一種?在心理學上通常恐懼症一般來說都會使用系統脫敏療法比較多。系統脫敏法是透過系統訓練,採取一定步驟,按照敏感事物,將刺激強度由弱到強、由小到大而逐漸訓練其心理承受力,增強適應力,從而最後達到對敏感事物不產生“過敏”反應。就拿蟑螂驚恐來說吧,這個很多人都害怕。基本上現看圖片之類的,讓你在心理上對它慢慢的熟悉,不在過敏。再就是遠遠觀看實物,在熟悉之後,再捕捉到死蟑螂慢慢接觸,解除到這部分心理障礙之後,慢慢引導他們來捕捉蟑螂,可以先一下子拍死,雖然有噁心,不過可以有紙張隔離來解除自己的噁心,再到後面就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了。期間可以做一些放鬆訓練來緩解自己這份焦慮心情。

    還有一種就是滿灌療法。滿灌療法也稱暴露療法,它與系統脫敏療法正好相反。滿灌療法不需要進行任何放鬆訓練,而一下子呈現最強烈的恐怖、焦慮刺激(衝擊)或一下子呈現大量的恐怖、焦慮刺激(滿灌、氾濫),以迅速校正病人對恐怖、焦慮刺激的錯誤認識,並消除由這種刺激引發的習慣性恐怖、焦慮反應。故也稱為衝擊療法或氾濫療法。我兒子我也很奇怪一個大小夥子竟然之前會害怕這個。我就是用這個方法來解決他這份恐懼的。之前就是嘲諷他一個大男人害怕蟑螂,以後怎麼去保護自己的家人。在激發他這份男人的責任心和好勝心之後,再看到蟑螂時,利用父親的權威,強迫他去一下子拍死。透過訓練,小傢伙現在沒有這樣的障礙了。

  • 2 # 希樸羊

    心理恐懼症和心理恐懼是不同的,不知道題主是怎麼知道自己已經達到了症狀的程度,透過心理諮詢?專業測試?還是自我感覺?

    每個個體都會有恐懼的心理,這很正常,比如我怕黑,所以晚上睡覺的時候會開個小夜燈,我怕鬼,所以只在家裡有人的時候洗澡,我怕老鼠,所以我儘量避開可能會有老鼠的場所,這些恐懼的心理均沒有對我的生活產生影響,且我可以自己解決,那麼,就稱不上恐懼症,畢竟人活著,總有幾樣自己恐懼的東西。

    但是,如果對一樣東西達到了症狀的程度,那麼不但心理、植物神經系統也會受到影響,比如社交恐懼症,害怕與人交流,所以會盡力去迴避,如果迴避不了,就會產生渾身冒汗、心惶失措等症狀,比如飛機恐懼症,壓根不敢坐飛機,如果被強迫坐上飛機,會剋制不住的顫抖、難受、心悸,前段時間就有個新聞,講的是國外的一個人被兩個朋友架著上了飛機,但即便上了飛機,仍剋制不住的害怕,在飛機上大鬧一定要下去,導致飛機晚點。

    一旦有了恐懼症,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在日常生活中,有心理恐懼症的人佔8%,比例相當高,其中,只有1%的人會去做治療,而其餘7%的人會透過迴避等方式繼續生活,如果題主症狀不嚴重,也可以考慮順其自然的方法。其次就是積極的治療,一般來說,用得較多的是系統脫敏法、認知行為療法、放鬆呼吸法等,題主可以在網上查一查,看能不能自己操作,如果不可以,最好還是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 3 # 科普心理學

    現象解析

    恐懼症、驚恐發作或廣場恐懼症,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正常人群中約為5%的人偶爾會出現過這種情況。平均發病年齡在23-29週歲,通常這種症狀與其他症狀會存在較高的共病現象,例如迴避型人格障礙和依賴性人格障礙。

    當一個人突發人群恐懼症後,通常會有三方面的變現:

    急於逃避當前狀況;

    自主神經系統啟用

    感知到危險臨近(雖然不一定存在真實的恐懼和危險)

    其實人群恐懼症往往是由於某次偶然的事件引發,引起了較高的自主神經系統啟用,造成焦慮、心跳加快等行為和情緒表現。而這往往會引起人們對今後再發生類似事件的恐懼。也就是對恐懼的恐懼,對焦慮的焦慮。

    治療方面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於人群恐懼症的有效治療方案分為三種:

    1.門診治療,也就是到門診接受心理教育知識、認知重構、完成家庭作業以及角色扮演等形式和技術,讓焦慮和恐懼情緒消退。

    2.自然情景下的治療。也就是透過學習認知行為療法,系統脫敏和暴露療法的知識,自己透過在自然情景下,嘗試自己挑戰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來減少不合理信念對自己的不合理行為和情緒。另一方面,透過暴露療法,逐步適應原本焦慮的場景。當然,研究表明,在心理科學家的指導下進行的認知行為和暴露療法,遠比自己嘗試有效的多,且見效快。

    3.團體治療也是一個好的治療方式。治療時間大概在14周左右,每週一次。

    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被證明對於驚恐發作和人群恐懼症的效果,與直接使用藥物治療所達到的效果相同。認知行為療法中,針對人群恐懼症所使用的技術主要為:

    認知重建呼吸訓練放鬆訓練內部感覺暴露
  • 4 # 戀愛心理師

    恐懼症是潛藏在心裡的魔鬼,趁你一不注意的時候就會偷偷上場,總能讓你對這個世界充滿恐懼之情。

    在生理上,恐懼症的表現大多是面部肌肉僵硬、不自然,身體的某些部位不由自主地發抖、心跳加快、手心冒汗等症狀;

    在心理上,恐懼症的表現主要在想法上,會在主觀上感到別人都在盯著自己,別人都看到自己的緊張表現了,甚至還會覺得別人在心裡嘲笑自己。

    同時,會在心裡就會產生一種逃避心理;在公共場合,儘量逃到不被別人注意的角落,而且儘量不發言,來減輕自己的緊張狀況。

    我們常常說要戰勝自己,其實就是要戰勝心裡的恐懼感。

    如何治療恐懼症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恐懼症不僅干擾了大家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還給大家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如果你被持續的不良情緒干擾,肯定會覺得焦慮和抑鬱的。

    作為心理諮詢師,我給出以下幾個建議。

    1. 積極的自我暗示。

    每天晚上睡覺前和早上起床後,對自己說幾遍“今天我不能否定自己,我要肯定自己”。透過這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變你們心裡以前對自己的否定觀念,學會接納自己,減少內心的衝突。

    2. 進行冥想訓練。

    選擇一個安靜並且感覺安全的地方,可以坐在乾淨的地面上,也可以坐在凳子上,儘量是可以靠背的凳子,而且是90度形成一個直角。

    坐下來的時候背一定要直,挺起胸膛,和後腦勺形成一條直線,頭保持水平或輕微向上一點點。然後先保持坐姿適應兩三分鐘,什麼都不要想,讓身心保持平靜和清淨。

    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同時心裡默唸著“呼氣,吸氣、呼氣、吸氣”如此反覆,直到心裡和大腦沒有了雜念為止。

    3. 看一些和恐懼症相關的書籍。

    嘗試著看一些和恐懼症相關的書籍,因為這是作者一生的心血,你用幾個小時就可以獲得別人的一生經驗,這是穩賺不賠的事情。透過學習,你會更加的瞭解自己的問題是什麼自己經歷了什麼,這樣你才能樹立起願意改變的勇氣和信心,同時,看過這些了的經歷,你內心也會受到激勵,他們甚至能起到榜樣的作用,讓你在無意識的情緒,模仿他們一些積極的想法和行為。

    改變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你持之以恆的堅持,只要你持續的堅持這樣做,你的問題一定會得到緩解,你一定能過上你想要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志祥周揚青分手,周揚青長文痛斥羅志祥是“渣男”,這段戀情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