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淡風清2944

    謝友邀請,明朝仍然會滅亡,天道如此,袁崇煥再有能力,也無法逆天而行,崇貞帝雖歷經圖治,但生性多凝,非中興之主,袁也只能遲滯滅亡,當時明王朝已病入膏肓,內憂外患已非人力所能及的了,在內官吏腐敗,互相傾軋,國庫空虛,義軍四超。在外滿清八旗虎視中原,又有吳三桂,耽精忠等漢奸擁兵百萬配合。l袁一個也無力迴天。

  • 2 # 折緣

    袁崇煥死或者不死,其實影響不到明朝的覆滅,明朝始終是要走向滅亡的。

    使明朝滅亡的,不是關外只擁有幾十萬人口的滿清,而是國家制度的崩潰,當專制達到最高點的時候,也是人民開始活不去的開始。專制滋生特權、特權又滋生腐敗和無限制的對普通百姓的掠奪,窮著越窮、富者越富。而大明王朝,富裕的是官僚地主集團,國家卻只能硬著頭皮從老百姓身上掠奪財富來維持財政,如此下去,這種制度失去了維護起碼的社會公平的功能,這樣的政府,還有什麼存在下去的可能?

    袁崇煥,就算是給他十萬精兵,他能做的也只是阻止住清軍入關,而不能逆轉大明王朝的覆滅,王朝末路之時,他能做的大概無外於兩條路,自己成為一個軍閥,或者成為大明的殉葬品。

    再者,袁崇煥也沒有一些人認識中那樣厲害,自薩爾滸之後,明軍哪裡還來的強軍敢與清軍野戰的?連“女真滿萬不可敵”這種話都能傳得滿天飛,這樣的軍隊沒有戰就已經在士氣上矮了一頭。所以袁崇煥的一切戰略,都是避免與清軍進行野戰,依靠關寧錦防線的防禦工事,將清軍拒於關外。

    袁崇煥起初的打算是依託守城戰,打擊清軍囂張氣焰,從而達成議和,以此來實現遼東的短暫安寧,這種策略本身沒有問題,因為即便是短暫的和平,也能讓其有喘息之機。可是滿清不會這麼幹,大明也不會幹,即便大明願意,可是走到終點的明王朝,這樣的議和也沒有什麼作用了。

    打敗大明的從來不是滿清,而是大明自己,朝廷諸公、士林諸賢,都對大明的頑疾束手無策,何況只是袁崇煥一個人。

    其次,所謂的關寧鐵騎,在松山之戰中,就可觀其並不是一支能夠對抗清軍的部隊。洪承疇也算是一個很有韜略的將才,可問題松山七萬人,最終還是徹底葬送了關寧錦防線,失去了寧遠、錦州,而關寧鐵騎最後在吳三桂的率領下,極其狼狽地逃回了山海關。這樣的部隊真的能夠阻止清軍入關嗎?

    大明已經爛到骨子裡了,任何人都救不了,要阻止清軍入關,唯有迅速讓這個王朝退出歷史舞臺,再建立一個新政權,重新實現社會的起碼公平,恢復自崇禎年間起因農民起義而遭受到極大破壞的生產,再重構新制度,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方才有機會解決滿清的問題。

    正如當年隋末亂世一樣,李淵面對日益強大的突厥的威脅,先花錢買和平,隨後快速掃除群雄,重整天下,經過幾十年兩代人的休養生息,到了李世民貞觀時期,才一鼓作氣把突厥這個禍害給解決掉。

    可惜,明末沒有李淵父子這樣極具政治眼觀和卓越軍事才能的地方實力派,袁崇煥也成不了李淵父子這樣的軍事集團。所以在李自成打入北京後,大明早就已經無可救藥了。

  • 3 # 渭水殤殤

    即便袁崇煥不死,關寧鐵騎在強。明朝還是會走向滅亡的,明朝在滅亡因素問題上,已經不僅僅是明末發生的一系列的戰事了。

    有學著指出,明朝滅亡的根源不在崇禎時代,而是比崇禎要早40多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為什麼這樣說呢,實際上萬歷執政前期還是比較可以的,但是到萬曆後期,30年不理朝政,沉溺聲色,導致明政府統治階級腐敗,在加之對外發生的“萬曆三大徵”,軍政財務大量消耗,使得國富民強的大明帝國開始走下坡路。

    這也就是說到崇禎皇帝執政時,明朝已經在下坡路上走了整整40年。縱使崇禎皇帝在怎麼勤於政事,以無迴天之術。幾代皇帝的政治荒廢,已經不是他一個人能所改變的。李自成等人的一系列農民起義,只是加快大明王朝覆滅的步伐。

    所以說即使不殺袁崇煥,關寧鐵騎在他手上,都會是滅亡的,明朝積弊已久,終將會被時代的步伐所淘汰。

  • 4 # 白馬非馬1001

    己巳之變時,後金野戰戰力最強的女真八旗不過3至4萬,3萬左右漢奸旗火器、短兵和少量火炮部隊,以及新附、忠誠度有待檢驗、一旦戰敗便有反水可能的蒙古輕騎兵5萬左右。

    當時後金適逢災年糧食和物資短缺,寧錦防線無法攻破物資難以補給,皇太極甫一登基面臨兄弟不臣爭位風險,蒙古新附忠誠度不高,矛盾重重。

    皇太極決定繞過無法攻克的寧錦防線,取道蒙古劫掠明朝京城周邊地區。以發動戰爭手段,齊聚人心,統一號令,檢驗忠誠度,劫掠糧食物資,化解內外矛盾。並可迫使關寧軍離開堅固寧錦防禦工事,回援京城,在野戰中矛以消滅。

    後金軍強在全員騎乘,包括重甲步兵、步弓手、鳥槍手均騎乘機動下馬結陣,並非簡單意義上的弓騎兵、輕騎兵和重騎兵,戰力更為強悍。

    憑藉機動性優勢,後金軍可牢牢把握戰場主動權,尋找對方薄弱環節,快速集結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軍,並擅長圍點打援、斷絕補給和騎兵衝鋒。

    袁崇煥嚮明朝廷申請的編制是戰馬8.5萬匹左右,按2至3馬一騎計算,可組鐵騎2.8萬至4.25萬。己巳之變前,透過與蒙古糧食換戰馬,已獲5萬匹,暫組建訓練出1.35萬關寧鐵騎。

    因先期情報不準,估計不足,袁先期派趙率教領4千5百騎入關迎敵。地方守軍拒絕趙部入城防守反擊請求。趙本人亦欠缺變通,不知避敵鋒芒,等待遼東援軍,倉促野戰,全軍壯烈犧牲。

    袁親率餘下9千騎急馳入關勤王,先駐薊縣待敵。後金軍未與交鋒,繞行直撲京師。袁部後於京城廣渠門、左安門外,憑城列陣,兩挫後金軍,所部未受重創。後金軍遁入南海子,袁部抓住時機,炮擊後金軍,迫使其移帳。

    袁崇煥被崇禎離奇下獄後,部下祖大壽驚恐下率關寧軍毀山海關而出。後見袁親筆手書,再度率關寧軍入關,驅逐後金軍,徹底解除京城之圍。

    袁崇煥重新組建之關寧鐵騎已具野戰能力,且1比1戰力不在後金軍之下,只是總規模太小,還無法在野戰中與後金軍決戰。

    若袁被繼續重用,依原計劃組建訓練出3至4萬關寧鐵騎。當可在野戰中有效剋制後金軍機動性和戰場衝擊力,並能保護明軍補給線、保護火炮和輜重部隊,提高明軍戰場生存和持續戰鬥能力,大大發揮明軍重火力優勢。

    這樣一來,無論是城池防守反擊戰,還是鐵騎掩護下的步炮協同結陣推進戰法,均可重創甚至殲滅後金(滿清)軍隊,讓其徹底涼涼!

    意味著明軍將不僅僅是城池反擊積極防禦,明軍重炮部隊亦可出城野戰逐步推進主動進攻!而且,明軍一旦在野戰中取勝,蒙古部極有可能見風使舵,背叛後金(滿清)反戈一擊。

    但很可惜,崇禎皇帝並非雄主,毫無帝王胸襟、容人之量、戰略眼光、用人之膽!崇禎因袁抗旨拒絕野戰,堅請帶兵入京防守反擊,關寧軍擅自撤出關外,關寧軍祖大壽以下知袁不知朱,而深感恐懼。為防範關寧軍反叛,生剮主帥袁崇煥,3分關寧鐵騎。(非但如此,崇禎與孫元化反而提拔重用皮島兵匪,掌控紅夷火炮部隊,用人失察變相資敵!明軍僅有遠端重火力優勢亦不復存在!此為後話。)

    從此大明再無重視軍隊機動性和騎兵建設的優秀將領,明軍獨立建制騎兵之路戛然而止,再無機動打擊和野戰對抗能力,至崇禎上吊明軍對後金(滿清)作戰再無勝績!

    漢初和親贈財70年,打造出8萬精騎,一舉驅逐匈奴。唐軍僅以2至4萬精銳騎乘部隊,便可牢牢控制廣袤西域,威懾中東。而崇禎只花了2年時間,便終結明軍騎兵之路,在位17年便讓天下紮上醜陋豬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莉在社交平臺上的系列“放飛自我”,真的是給外界的「求救訊號」嗎?如何才能發現身邊有人正「瀕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