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陽遊子
-
2 # 玩界薈旗下玩商時代
中國古代武術素有南拳北腿之分,風格迥異,特點鮮明。日出於泰山之巔,空曠間,大開大合,躥縱跳躍,舒展大方,這是北派武術的特點;月懸於小橋之上,竹林間,短橋寸勁,闊幅沉馬,迅疾緊湊,此乃南派武術的特點。這裡要先明確一點,即此篇所談的武術主要指拳腳功夫。 中國古代武術風格的差異可以用地域來區分,但造成這差異的關鍵在於體格上的差距,正是由於身體條件上的差距才造成了南北流派在武術風格上的差異。
基於身體上的差距,電鰻哥以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北派武術都處在一個強勢地位。一力壓十巧,看待這一觀點,請先把武俠小說的氣功概念去掉,氣功當然存在,但是它絕對抵消不了身體上的差距,而且它的作用也遠不及身體優勢明顯。因為生存環境寒冷的原因,相比於南方人,北方人更加身高腿長,而且體格健壯,在力量上優勢突出,其武術也更突出了這些特點。比如拳法上常用砸、崩、捶,出手也強調掄、衝、撞等,這些技巧的建立基礎在於力量上的優勢。至於腿法的運用及技巧上,南派更是遠遠不如。
在這段時期內,南派武術和北派武術最大的差距體現在攻擊範圍及攻擊力量上,尤其是後者。南派武術雖然可以利用靈活、快速的特色,然而這隻能抵消在攻擊範圍上的差距,無法彌補在力量上的絕對差距。如果強調力量上的鍛鍊,那勢必又會影響身體的靈活性,如此一來攻擊範圍上的缺陷又會暴露出來。可以說南派武術整個發展的核心就是在保持身體靈活的前提下增加攻擊力度,而當這一點實現的時候就是南派武術趕上北派的時候。將時間定格在明朝,這一時期是中國古代武術全面大發展的時代,無論南北流派都在這個階段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也就是說南派武術在明朝已經趕上的北派。玩界觀察:武學界也認定南派武術的特點就是在這段時期形成的,關於這點電鰻哥有自己的看法,南派武術在明朝趕上北派這沒有錯,但不能就此來認定南派武術特點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在短短200多年的時間裡,南派武術不但要形成自己的特點,而且要擴散到整個南方衍生出諸多的分系,另外還要對北派武術理念產生重大的影響,從時間上來很難做到。由此,電鰻哥以為,南派武術在特點應該是在宋朝初步形成的,其中南宋時期岳家散手的出現就是一個轉折點。
岳家散手先來看岳家散手的一些特點:以快制勝,出手兇猛,對指的用法很講究,搏擊時強調見縫插針,貼身進步,手法上注重環環相扣。岳家散手的最大貢獻在於搏擊時強調見縫插針,貼身進步,這直接形成了南派武術貼身短打的特點,同時也為寸勁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另外講究指的運用,這個變化也及其重要,可以說它改變了南派武術的某些理念:即不追求在力量上勝過對手,但注重擊打瞬間的攻擊力度。
電鰻哥:指尖時代新媒體怎麼玩?或許可以借鑑一下岳家散手的融薈以及“寸勁”的打法在宋朝南派武術的特點在民間已經初步形成,但卻分散各處,岳家散手就像是一根絲繩,將散落四處的珍珠統統串了起來,這就為南派武術趕上北派奠定了技巧上的基礎,同時也打下了民間基礎(這點是因為岳家散手兇狠毒辣,講究實效,再加上當時的歷史背景,遂有此說)。如此之後,南派武術才能在明朝與北派平分秋色。源於身體上的差距可以靠智慧彌補,而智慧的體現則在於技巧的發展變化上。南派武術最終趕上北派,其關鍵就在於對技巧的革新,尤其是在發力方面。從某種程度而言,中國古代北派武術的發展核心在於最大限度的發揮身體優勢,而南派武術的發展核心則在於如何去運用技巧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南拳北腿這一稱法可以看作是在某一時段中,南派武術強於拳,而北派武術盛於腿。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北派武術在吸收了南派的技巧之後,必定會再次趕超。不過那時已不再重要,因為無論是內在的理念還是外在的技巧,南派武術對於中國古代武術發展的影響都遠遠大於北派武術。從身體的較量到技巧的比拼,在南派武術的發展過程中後人看到了智慧的力量,這就是南派武術最大的貢獻,而且這一點對於中國古代武術的發展具有及其關鍵的意義,因為它提升了武術的層次與境界。南拳北腿的說法南拳指的是太祖拳,北腿指的是潭腿據《武備志》記載,宋初,在長沙舉行全國武術大會。趙匡胤所創“太祖拳”因具政治優勢為第一,稱之為十八家之首,第二名便是崑崙大師在龍潭寺所創的“臨清潭腿”,被稱為十八家之尊。因“太祖拳”的發源地在黃河以南;“臨清潭腿”的發源地在黃河以北;從此“南拳北腿”的說法便在中華大地流傳開來。 -
3 # 恬筆
生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地方,和全國各地的人接觸多了,覺得各省的人之間差異真的很大。
北方人愛講大話,愛吹牛,要面子。錢多錢少,身上一件貂皮大衣少不了。見人就是兄弟,都是自家人,一說話就是咱家的。認識的人都是朋友,喝過一頓酒那是好朋友,別過兩頓以上的酒,那就是鐵哥們兒了。
南方人比較低調務實,說話實在,行就行不行就不行。錢多錢少,身上就是那幾年普通的衣服。不輕易和人稱兄道弟,把工作和朋友分得很清楚。知道飯桌上都是酒肉朋友,不會當真。從做生意的角度,南方人更容易把生意做大。北方人更適合去從政。
回覆列表
我們通常對於南北方的定義是以秦嶺——淮河作為分界線區分的,秦淮線以北成為北方,秦淮線以南為南方。這條分界線不但劃分了氣候,而且造成了很多南北方的差異。
以飲食方面為例,南方人以米食為主,北方人以麵食為主,這也是因為氣候所形成的的差異,南北方的降水量、溫度以及土壤等差異因素造成了兩地所種植的農作物不同,間接的導致了飲食的差異。當然這是大範疇的差異,細小的差異更是多不勝數:甜豆花與鹹豆花、蜜粽與肉粽、元宵與湯圓這些都是常見的爭端問題!以口味來說,北方人偏向於味道鹹重,而南方人偏向於清淡香甜。
再者以文化習俗來看,其實自唐朝後期開始,中國的經濟重心就普遍開始往南方轉移,這也是得益於南方的適宜的氣候因素和地理位置因素(遠離戰火)。至於高考的錄取率,南方畢竟比北方人數多,所以南方高考的競爭相對比較大,也有流傳有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將這句話,也是在說南方的文人墨客的比重較大;紅白喜事這塊不僅是南北方的差異,即使是南方或者北方任意的一個縣區都會存在著差異,就拿彩禮錢來說,全國各地都存在差異,南方有要得少的,但是也有要得很離譜的地區,這點不是南北方的差異,而是全國地區的差異。
也有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到了廣東不知道誰是有錢人,到了東北不知道誰是沒錢人。誠然廣東人是比較務實,街道上大褲衩拖鞋的往往都是身價百千萬的,而東北到處是皮衣皮貂,乍眼一看全是有錢人。當然這也是南北方各別地區的特別反映,追求面子是華人的通病,大多的北方人還是比較務實的,當然南方也不缺那些脖子上掛大金鍊子的。
至於遇到事物想問題的方式,兩地是有些區別的,南方人擅長做生意,腦子相對靈活一點,遇到事情可能先考慮自身的利益;而北方人大多比較豪氣,往往是寧願自己吃虧也不願落人話柄。再者南方人喜歡飲茶,北方人喜歡喝酒,有道是千秋大業一壺茶,萬丈紅塵一杯酒,認為喝茶越來越清醒,聊的都是生財之道;而北方人幾杯酒下肚就開始天南地北的亂吹了。
其實造成這些方面差距的因素,也是和長期所生長的環境有關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正是有了這些不同,才有了我們五彩斑斕的國家,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彼此尊重各自的習俗、文化,求同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