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鞅論財經
-
2 # 向財務自由之路出發
先說結論:不需要擔心,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其實不僅僅是耐克,阿迪達斯、PUMA、FILA、ASICS等等只要你在世面上能聽到的國外品牌,基本都遷往東南亞啦。為什麼呢?
第一,製造行業本身就是利潤最薄的一個行業,處於微笑曲線的最底端。而鞋服行業又是處於製造行業裡面利潤最薄的一個行業。鞋服制造行業利潤估計也就3%-8%,所以大環境的影響對他們影響是最大的。
第二,說到大環境,鞋服制造行業是勞動力密集型行業,鞋服制造行業要獲取更多的利潤,主要是需要廉價的勞動力。中國現在在西部偏遠地方的勞動力工資,應該也已經是3000+,而東南亞地區的勞動力工資,按人民幣來算,越南現在已經差不多快到2000,緬甸,高棉這些地方大概1000左右。天然勞動力成本的優勢,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怎麼選?當然比如越南那邊的人的勤勞程度和我們沒得比,這又是另一個話題。
第三,是國內從事鞋服行業的從業人口在減少,現在的90後,00後,沒有像以前60-80後這種迫切需要賺錢的生存壓力,因為父母的努力已經幫他們創造了一定的物質條件,所以對鞋服廠這種辛苦,重複和單調的工作,普遍不敢興趣。所以如果你有機會去到現在國內的鞋廠、服裝廠、皮具廠去看生產線上的工人,你會發現普遍都是30+,40+年紀的工人,而在越南,他們的工人都是16-23這種年齡段的工人。所以說即使耐克想在國內開工廠,也找不到工人!
第四,當然是中美貿易戰的影響,美國老大一發飆,所有的國際品牌美國線的產品都移到東南亞去生產。
而且目前來說,我們國內的製造行業都已經向自動化,智慧化轉變,而且國內本身由於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大量扶持自有的半導體啊,晶片等高科技產業,所以對我們華人的就業來說,基本上能滿足我們的就業需求。作為你個人來說,你是希望去累死累活也賺不到幾個錢的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去工作呢?還是去工作相對輕鬆,能接觸到新興行業的資訊的行業去工作?我覺得這個應該不難選擇!
其實不僅僅是鞋服行業吧,據我瞭解,富士康現在都想把南寧工廠關掉,把產能轉移到越南。
最後說一個有意思的事情,耐克宣佈將不在越南新建工廠啦!!為什麼呢?因為越南的人工已經太高啦!!下一步要去哪裡?水往低處流,哪裡便宜去哪裡!!
-
3 # 勇談樓市壹貳叄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對於耐克工廠遷往東南亞的新聞早在多年前就有了,可以說隨著中國沿海地區人力成本和其他各種成本的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歐美在中國的工廠開始向東南亞國家轉移。對於這樣的情況不少愛華人士和學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擔心,畢竟中國製造業和經濟的起飛都是由這些代加工廠帶動的。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耐克、阿迪等代加工廠其本質還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對於成本很是在意第一、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產業不斷升級,人口紅利優勢開始逐步減退。要知道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吸引海內外資本的最大優勢其實就土地和人力優勢,廉價的土地和取之不盡的勞動力是吸引很多代加工企業的主因。包括耐克、阿迪等服裝和鞋帽行業,富士康這樣的電子資訊產業等,其來到大陸進行發展的主因還是相中了大陸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廉價。但是不得不說隨著經濟和產業的不斷髮展,類似於耐克和阿迪這樣的代加工企業還想走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路子註定是很難在大陸生存下去的。
第二、東南亞如今的情況類似於20年前的中國,廉價的土地和人工成本是吸引的關鍵。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這些跨國企業新建廠會優先選擇東南亞不是其他洲?其實我們細數全球符合土地廉價和人工廉價的地方只有亞洲了和非洲,非洲的情況多變,而且很難短時間培養那麼多的技術工人。本身與中國相鄰的東南亞諸國,可以說在人才儲備和培養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到今天我還始終認為亞洲能夠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的主因,其實就是勤奮。
耐克等工廠遷往東南亞是必然,控制土地成本確實是需要我們做的第一、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階製造業轉型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相比於人力成本來說土地成本則是需要注意的。就像很多朋友講的一樣,除去沿海地區外,中國內陸還有大量的省份和城市需要這樣的企業,據我觀察類似於安徽的阜陽,河南的周口、商丘、南陽等地區都是人口力充足的,但是這幾個城市的產業發展確實一般,急需要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但是可惜的是,上面提到的這些城市在過去幾年土地成本飛速上漲,以三四線城市的經濟體量撐起了二線城市的房價。有位朋友舉過這樣的例子,在中國目前任何城市一個工人的工資待遇就得3-4000元左右,而東南亞國家的人力成本只有我們的三分之一,雖然我們有技術工人的優勢,但是土地成本再加上的話,這些企業自然就沒有多少利潤了。
第二、耐克、阿迪這些國外資本的工廠退出中國我們無法阻擋,國內勞動密集型產業應該支撐起來。可以說國內類屬於耐克、阿迪這些勞動密集型的工廠並不少,但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很多都無法做大做強。包括中國目前市場流行的李寧、海瀾之家等企業,這麼多年了仍然在國內打打殺殺,如何做大做強是中國企業都面臨的問題。包括如今很多城市都或多或少都有不少服裝、鞋業等工廠,但是效益真的不敢恭維。
回覆列表
不能再指望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們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只有國內市場的重要性才可能吸引到外來部分投資,想靠外來投資解決就業問題估計早已是一廂情願。一些製造業企業(含耐克)向南亞、東南亞轉移或迴歸本地或關門大吉也是必然趨勢。
製造業遷移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不是現在才開始,而是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有陸陸續續出現了。這也是中國在2008年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來的一種轉型升級狀態,國家進入了中等收入水平後人口紅利的消失。這些靠低成本和汙染環境的中低端製造業必定會選擇新的投資之地。如今越南成為了耐克等製造業的投資場所,而且中國廣東、福建的很多鞋業企業也是紛紛到越南建廠投資。耐克企業更是高達44%以上的鞋子在越南生產,幾乎達到了整個耐克產量的一半。這也是促進了越南整個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去年越南的GDP增長率更是高達7%,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較好的增長勢頭。
最近越南更是對GDP進行的調整,從原來的人均2500美元直接上調到4500美元,上調比例高達80%,這可是世界罕見,看來越南也是到了一種急於求成的地步。
假如越南的GDP像如此調整的低位,而且人均GDP4500美元是一個真實數字。那麼越南的GDP總量就幾乎達到了4500億美元。一舉超過了中國廣西的約3000億美元。但人均GDP廣西還是以人均6000美元超過越南的4500美元。
一個瞬間超過人均3000美元(從2500美元上升到4500美元)的國家,也就意味著也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的範疇。同樣開始面臨著產業升級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問題。像耐克這些需要勞動力成本低來支撐的企業又會開始尋找新的投資熱土。越南很快就會面臨著我們在2008年以來出現的困境。
一個國家要發展就必須去追求一些東西,也要捨棄一些東西,這也是時代發展的規律。耐克等製造業企業的轉移是必然趨勢,沒有什麼好擔心的。真正要擔心的是這些企業走了,我們有沒有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至少不能只靠房地產。要可科技創新和現代製造業等高階產業來支撐經濟繼續快速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