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總是不安份怎麼辦?
沒有良好睡眠習慣,背後可能隱含複雜問題,許多睡眠不規律的孩子,都有有以下這些健康危害:
影響發育長高:寶寶的成長除了與遺傳、營養、鍛鍊等因素有關外,還與生長激素的分泌多少有密切關係。生長激素在人熟睡後分泌得多,睡眠充足有助長高。經常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長高。
降低身體的免疫力:睡眠是增強人體免疫力的過程,經常睡眠不足會使身體的免疫力降低,由此會導致種種疾病發生,如神經衰弱、近視、食慾下降等,還容易感冒。
影響大腦的創造性思維:睡眠不足會使人出現注意力不易集中,記憶力減低,思維遲鈍等情況,這樣就會影響少兒的學習。
先排除生病因素,父母應主動探察訊息
狀況1:肚子餓
寶寶因為肚子餓而哭鬧的機率很高;但事實上,在哭鬧前,寶寶早就已經透過某些微小或不尋常的動作,傳達出想吃東西的慾望,例如脖子或身體扭動、手指碰嘴巴、嘴巴微張甚至吐舌等。如果父母仍未察覺到這些跡象,等寶寶忍受飢餓太久、受不了,就會情緒爆炸而大哭。
妙招
父母平日須密切觀察寶寶喝奶或吃副食品前後的狀態,進而掌握其行為模式,慢慢地就能在適合時間滿足寶寶飲食需求。他提醒,應避免讓寶寶習慣在大哭後吃東西,長期下來,可能會讓他跳過前面的小動作、直接養成用哭泣來要東西吃的模式,這對於未來飲食習慣的養成毫無幫助。
狀況2:尿布溼
寶寶長時間穿著尿布,小屁屁處於潮溼悶熱的半密閉空間中,更別說還反覆接觸排洩物,這些刺激都會對寶寶嬌嫩、脆弱的肌膚造成不適,自然會引發哭鬧的情緒。
每個寶寶的忍受程度不同,更換時間頻率稍有差異。但原則上,建議家長隨時主動檢查,只要察覺尿布溼或寶寶不太舒服的樣子,就可以更換乾淨尿布;除了減輕不適,也有助於預防尿布疹的發生。
狀況3:疲累貪玩
相信父母曾碰到此類狀況:寶寶明明看起來很累,但因為周遭有太多吸引他的事物,他覺得很有趣,捨不得休息或不想那麼早離開現場,所以貪玩而硬撐著,實際上身體已經無法負荷。若寶寶持續處於過於興奮狀態,但身體無法再承受時,情緒就會爆發。
家長應主動察覺寶寶開始疲累的跡象,例如有些煩躁感、揉眼睛、打呵欠等,之後逐漸減少周邊會吸引寶寶的元素或降低玩耍的興奮程度,讓他慢慢冷靜下來,並學著認知不要再繼續貪玩;同時要安排即將入睡的“儀式”,如洗澡、換睡衣、躺著、聽故事等,讓寶寶知道累了、做這些事情,就是需要睡覺、休息。
狀況4:需要陪伴
有的寶寶會哭、大叫,可能只是單純地想要或喜歡家人的陪伴。只要有家人在身旁,聽聽聲音、嗅聞氣味等,都能讓寶寶產生安心的感覺。另外,有的寶寶自己玩到很無聊時,也可能哭鬧,只為了吸引家人的注意。
建議每天抽出時間,固定陪著寶寶玩耍、說說話;但提醒,別把這項責任只放在媽媽或爸爸身上,最好是父母輪流照顧,分擔壓力,寶寶也能同時和父母培養親密關係。
狀況5:腸絞痛
有時候寶寶會因為不明因素的腸絞痛而哭鬧;以他的門診經驗來說,此類腸絞痛最常見於下午或傍晚,因此,這段時間時常可見著急的父母帶著寶寶就診。
由於原因不明確,一般建議家長直接就醫;但在家中可先檢視以下狀況:最近是否更換奶粉品牌、副食品適應情形、是否有胃食道逆流、排便狀態等;就診時一併告知醫師,以做為診斷與治療的參考。
狀況6:喝奶沒拍嗝
這通常比較會發生在以配方奶為主的寶寶身上。當寶寶喝完奶沒拍嗝,腸胃道容易脹氣而不舒服,自然哭鬧的機會就大。
在寶寶喝奶喝飽後,父母務必記得幫忙拍嗝,直到確定真正打嗝出來再停止較佳。另外,若發現寶寶容易脹氣,除了拍嗝外,也要關注是否為其他因素所造成,例如奶嘴不合(導致吸入過多空氣)。
狀況7:溫差大
嬰兒的體溫與成人相近,但調節體溫的能力仍不成熟;若碰到太熱或太冷等溫差大的環境,身體難以適應,因此容易不舒服而哭鬧。另外,父母常擔心寶寶著涼,幫他們穿著太多衣服,促使體溫略偏高而與外在環境溫度有差異,也容易造成寶寶的不適。
除了避免帶寶寶進入太熱或太冷的環境外,在寶寶衣物方面,其實穿著件數和成人一樣就好,頂多再帶一件小外套預備用。
狀況8:排斥所處環境
每個寶寶的天生氣質不同,有的人對外在環境比較敏感;當環境中出現會干擾他或造成他不愉快或不舒服的因素,寶寶會很直接用哭鬧的方式,表達出他的“不喜歡”。舉例來說,原本寶寶在睡覺,但父母在附近開燈、說話,有些寶寶不喜歡這種感覺,就會醒來發出哭聲。
父母必須觀察寶寶的特質,瞭解他對周遭人事物的耐受性、敏感度等,以給予或營造適合寶寶的環境氛圍,讓他安心。
狀況9:長乳齒
寶寶滿六個月起,會開始長出乳齒;部分嬰兒會有所謂的“長牙痛”,牙齦腫、痛,加上沒辦法吃東西,因而容易哭鬧。
有些父母會採用紗布巾沾開水幫寶寶按摩牙齦,或多或少有舒緩作用。不過,仍建議直接諮詢兒童牙科醫師較佳。
狀況10:睡眠習慣
寶寶都有各自的個性,當然也會有不同的睡眠習慣。有的寶寶平躺、蓋上小被子就能熟睡,但有的卻需要用毛巾包住整個身體(連同手腳)才睡得著;若沒有這樣做,寶寶就會煩躁、哭鬧。
父母必須瞭解寶寶的特性,只要他偏愛的某動作、姿勢不會造成危害,都可儘量配合。
如何解決寶寶晚睡?
1、白天限制寶寶的睡眠時間,白天少睡則晚上會多睡,每3、4小時到了餵奶時間就把他弄醒。
2、醒著則陪他多玩,而且室內光線不要太黑,晚上則需光線較暗並且安靜。
3、白天可帶寶寶進行適當的外出活動,傍晚6—7點儘量不要讓寶寶睡覺,多陪他玩。
4、晚上8-9點給寶寶洗個澡,洗前2小時不哺乳,持續10分鐘左右,讓寶寶適當疲勞,再餵飽奶便於入睡。
白天愛睡覺的寶寶,媽媽應該按時叫醒他,以免寶寶夜間不能入睡,多和寶寶交流玩耍,提高寶寶在白天的興奮度(注意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好度);夜間除了餵奶之外,不要打擾寶寶,以免寶寶在夜間興奮度過高,難以入睡。
掌握寶寶快速入睡本領?
想要寶寶儘快入睡,不錯過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寶媽還要掌握正確的哄睡方式。
1。睡前不要進行過於興奮的遊戲,寶媽本意是寶寶玩累了自然就困了,但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這樣會讓寶寶的精神越來越好,儘快入睡反而會變得更加困難。寶媽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可以採用一些比較柔和的方式,如講睡前故事、聽些搖籃曲等等。
2。 睡覺的時候給孩子穿上柔軟舒適的內衣,不要讓寶寶裸睡,不僅睡不好,喜歡蹬被子的寶寶還容易著涼。晚上睡覺的時候給孩子穿上內衣,不要蓋得太厚,容易造成孩子翻身困難、出汗,影響睡眠。
3。 不要開燈睡覺,很多寶媽為了照顧方便,孩子睡著以後喜歡開著燈,但是燈光不僅影響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還會讓孩子形成晝夜顛倒的睡眠習慣。所以,孩子睡著以後,寶媽最後把燈關了,或者用燈光比較弱的檯燈代替。
寶寶睡覺總是不安份怎麼辦?
沒有良好睡眠習慣,背後可能隱含複雜問題,許多睡眠不規律的孩子,都有有以下這些健康危害:
影響發育長高:寶寶的成長除了與遺傳、營養、鍛鍊等因素有關外,還與生長激素的分泌多少有密切關係。生長激素在人熟睡後分泌得多,睡眠充足有助長高。經常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長高。
降低身體的免疫力:睡眠是增強人體免疫力的過程,經常睡眠不足會使身體的免疫力降低,由此會導致種種疾病發生,如神經衰弱、近視、食慾下降等,還容易感冒。
影響大腦的創造性思維:睡眠不足會使人出現注意力不易集中,記憶力減低,思維遲鈍等情況,這樣就會影響少兒的學習。
先排除生病因素,父母應主動探察訊息
狀況1:肚子餓
寶寶因為肚子餓而哭鬧的機率很高;但事實上,在哭鬧前,寶寶早就已經透過某些微小或不尋常的動作,傳達出想吃東西的慾望,例如脖子或身體扭動、手指碰嘴巴、嘴巴微張甚至吐舌等。如果父母仍未察覺到這些跡象,等寶寶忍受飢餓太久、受不了,就會情緒爆炸而大哭。
妙招
父母平日須密切觀察寶寶喝奶或吃副食品前後的狀態,進而掌握其行為模式,慢慢地就能在適合時間滿足寶寶飲食需求。他提醒,應避免讓寶寶習慣在大哭後吃東西,長期下來,可能會讓他跳過前面的小動作、直接養成用哭泣來要東西吃的模式,這對於未來飲食習慣的養成毫無幫助。
狀況2:尿布溼
寶寶長時間穿著尿布,小屁屁處於潮溼悶熱的半密閉空間中,更別說還反覆接觸排洩物,這些刺激都會對寶寶嬌嫩、脆弱的肌膚造成不適,自然會引發哭鬧的情緒。
妙招
每個寶寶的忍受程度不同,更換時間頻率稍有差異。但原則上,建議家長隨時主動檢查,只要察覺尿布溼或寶寶不太舒服的樣子,就可以更換乾淨尿布;除了減輕不適,也有助於預防尿布疹的發生。
狀況3:疲累貪玩
相信父母曾碰到此類狀況:寶寶明明看起來很累,但因為周遭有太多吸引他的事物,他覺得很有趣,捨不得休息或不想那麼早離開現場,所以貪玩而硬撐著,實際上身體已經無法負荷。若寶寶持續處於過於興奮狀態,但身體無法再承受時,情緒就會爆發。
妙招
家長應主動察覺寶寶開始疲累的跡象,例如有些煩躁感、揉眼睛、打呵欠等,之後逐漸減少周邊會吸引寶寶的元素或降低玩耍的興奮程度,讓他慢慢冷靜下來,並學著認知不要再繼續貪玩;同時要安排即將入睡的“儀式”,如洗澡、換睡衣、躺著、聽故事等,讓寶寶知道累了、做這些事情,就是需要睡覺、休息。
狀況4:需要陪伴
有的寶寶會哭、大叫,可能只是單純地想要或喜歡家人的陪伴。只要有家人在身旁,聽聽聲音、嗅聞氣味等,都能讓寶寶產生安心的感覺。另外,有的寶寶自己玩到很無聊時,也可能哭鬧,只為了吸引家人的注意。
妙招
建議每天抽出時間,固定陪著寶寶玩耍、說說話;但提醒,別把這項責任只放在媽媽或爸爸身上,最好是父母輪流照顧,分擔壓力,寶寶也能同時和父母培養親密關係。
狀況5:腸絞痛
有時候寶寶會因為不明因素的腸絞痛而哭鬧;以他的門診經驗來說,此類腸絞痛最常見於下午或傍晚,因此,這段時間時常可見著急的父母帶著寶寶就診。
妙招
由於原因不明確,一般建議家長直接就醫;但在家中可先檢視以下狀況:最近是否更換奶粉品牌、副食品適應情形、是否有胃食道逆流、排便狀態等;就診時一併告知醫師,以做為診斷與治療的參考。
狀況6:喝奶沒拍嗝
這通常比較會發生在以配方奶為主的寶寶身上。當寶寶喝完奶沒拍嗝,腸胃道容易脹氣而不舒服,自然哭鬧的機會就大。
妙招
在寶寶喝奶喝飽後,父母務必記得幫忙拍嗝,直到確定真正打嗝出來再停止較佳。另外,若發現寶寶容易脹氣,除了拍嗝外,也要關注是否為其他因素所造成,例如奶嘴不合(導致吸入過多空氣)。
狀況7:溫差大
嬰兒的體溫與成人相近,但調節體溫的能力仍不成熟;若碰到太熱或太冷等溫差大的環境,身體難以適應,因此容易不舒服而哭鬧。另外,父母常擔心寶寶著涼,幫他們穿著太多衣服,促使體溫略偏高而與外在環境溫度有差異,也容易造成寶寶的不適。
妙招
除了避免帶寶寶進入太熱或太冷的環境外,在寶寶衣物方面,其實穿著件數和成人一樣就好,頂多再帶一件小外套預備用。
狀況8:排斥所處環境
每個寶寶的天生氣質不同,有的人對外在環境比較敏感;當環境中出現會干擾他或造成他不愉快或不舒服的因素,寶寶會很直接用哭鬧的方式,表達出他的“不喜歡”。舉例來說,原本寶寶在睡覺,但父母在附近開燈、說話,有些寶寶不喜歡這種感覺,就會醒來發出哭聲。
妙招
父母必須觀察寶寶的特質,瞭解他對周遭人事物的耐受性、敏感度等,以給予或營造適合寶寶的環境氛圍,讓他安心。
狀況9:長乳齒
寶寶滿六個月起,會開始長出乳齒;部分嬰兒會有所謂的“長牙痛”,牙齦腫、痛,加上沒辦法吃東西,因而容易哭鬧。
妙招
有些父母會採用紗布巾沾開水幫寶寶按摩牙齦,或多或少有舒緩作用。不過,仍建議直接諮詢兒童牙科醫師較佳。
狀況10:睡眠習慣
寶寶都有各自的個性,當然也會有不同的睡眠習慣。有的寶寶平躺、蓋上小被子就能熟睡,但有的卻需要用毛巾包住整個身體(連同手腳)才睡得著;若沒有這樣做,寶寶就會煩躁、哭鬧。
妙招
父母必須瞭解寶寶的特性,只要他偏愛的某動作、姿勢不會造成危害,都可儘量配合。
如何解決寶寶晚睡?
1、白天限制寶寶的睡眠時間,白天少睡則晚上會多睡,每3、4小時到了餵奶時間就把他弄醒。
2、醒著則陪他多玩,而且室內光線不要太黑,晚上則需光線較暗並且安靜。
3、白天可帶寶寶進行適當的外出活動,傍晚6—7點儘量不要讓寶寶睡覺,多陪他玩。
4、晚上8-9點給寶寶洗個澡,洗前2小時不哺乳,持續10分鐘左右,讓寶寶適當疲勞,再餵飽奶便於入睡。
白天愛睡覺的寶寶,媽媽應該按時叫醒他,以免寶寶夜間不能入睡,多和寶寶交流玩耍,提高寶寶在白天的興奮度(注意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好度);夜間除了餵奶之外,不要打擾寶寶,以免寶寶在夜間興奮度過高,難以入睡。
掌握寶寶快速入睡本領?
想要寶寶儘快入睡,不錯過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寶媽還要掌握正確的哄睡方式。
1。睡前不要進行過於興奮的遊戲,寶媽本意是寶寶玩累了自然就困了,但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這樣會讓寶寶的精神越來越好,儘快入睡反而會變得更加困難。寶媽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可以採用一些比較柔和的方式,如講睡前故事、聽些搖籃曲等等。
2。 睡覺的時候給孩子穿上柔軟舒適的內衣,不要讓寶寶裸睡,不僅睡不好,喜歡蹬被子的寶寶還容易著涼。晚上睡覺的時候給孩子穿上內衣,不要蓋得太厚,容易造成孩子翻身困難、出汗,影響睡眠。
3。 不要開燈睡覺,很多寶媽為了照顧方便,孩子睡著以後喜歡開著燈,但是燈光不僅影響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還會讓孩子形成晝夜顛倒的睡眠習慣。所以,孩子睡著以後,寶媽最後把燈關了,或者用燈光比較弱的檯燈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