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夜閒諞
-
2 # 穿越再現彼岸
“我”這個字是現代簡化版漢字的模樣,在古代“我”這個字卻不是這個樣子的,古代是象形字,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我”是古代一種青銅冷兵器。
“我”這種兵器的歷史。一、古文中的“我”。
根據出土的古文,“我”這個象形字有很多種寫法,我們看一下古文中的“我”字。
從上到下,依次是甲骨文,金文、經典繁角篆、經典繁角隸。當然,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也有不同的寫法,但是大同小異,都是根據“我”這種兵器的象形來書寫的。
二、《說文解字》和《六書通》的釋義。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我”字的。
我,施身自謂也。或說我,頃頓也。從戈從禾。禾,或說古垂字。一曰古殺字。凡我之屬皆從我。,古文我。五可切。注:徐鍇曰“從戈者,取戈自持也。”
從戈,帶著這個“戈”偏旁部首的,在古代一般就是兵器了。
這是《說文解字》和明朝《六書通》中“我”的篆體字。
三,“我”這種兵器的出土文物。
在中國故宮博物院、陝西扶風博物館、河南葉縣春秋墓葬都有青銅器“我”的出土,樣式也不統一。
四、“我”這種兵器的作用和沿革。
這種兵器要裝上長柄,在戰場上砍殺或者割傷對方,在商朝到春秋時期在軍隊中的配置比較普遍。到了秦朝時期,冷兵器的革新較多,更利於作戰的新式武器出現了,代替了“我”這種兵器,到西漢時期就逐漸淡出冷兵器的歷史舞臺了。
“我”這種兵器如何演變成人稱代詞“我”。以下是“我”字的字源演變。
“我”這個字作為兵器,在秦朝基本被其他先進的武器代替,但這個字自從漢唐以來就被稱為第一人稱的“我”了。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我”這個字已經向第一人稱的“我”字演變,已經不單單是兵器的名稱了。比如:
《易經·象》: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孟子·盡心上》:萬物皆備於我矣。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了,先秦之前怎麼稱呼“我”吶?當時比較流行使用的“我”主要是這三個字“吾”、“餘”、“予”,當然也有其他的字代表“我”了,比如“朕”這個字,被秦始皇霸佔了,以後的皇帝都效仿,自稱“朕”。
你有更好的解釋嗎?
-
3 # 古今文社
“我”在古代的確是一種兵器,大概形成於商朝時期,盛行於戰國,秦朝之後逐漸消失,約存在1300年左右,目前在中國故宮博物館中就收藏著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我”。
它的一邊有三排鋒利的尖齒,前端扁平尖銳,一般安裝在木質長柄上使用,可以像斧頭一樣劈、砍、扎、刺等等,威力巨大,是當時很好的破甲兵器,被廣泛應用在軍隊中,曾盛極一時,秦朝統一天下後,“我”這種兵器逐漸消失,軍隊一般使用更常見的“戈”。
其實從字形上,也能看出“我”和戰爭有關,它的右半部分是一個“戈”字,左邊是“手”,寓意為“以手持戈”,體現出了古人充滿鬥志的精神,因而當時也有人用“我”字指代“自己”,在商朝甲骨文中,就有用“我”指代己方的意思,詩經《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中的“我”就是指自己。
(甲骨文中的“我”字)
不過當時用“我”來代指自己情況並不多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一般用“朕”、“寡人”指代自己,文人墨客多用“吾”、“在下”指自己,普通百姓多自稱“草民”,僕人則稱自己為“奴婢”、“奴才”等等,等級分明,少有用“我”指代自己的。
漢朝《禮記·檀弓下》中有一句話“執干戈以衛社稷”,當時男子常取戈自持,以衛山河社稷,因此當時還流傳著一句話叫做“凡持戈之人,皆屬我方”,從那個時候其起,“我”就只剩下“自己”的意思。
到了近代,封建王朝被推翻後,人們思想得到解放,等級制度也被打破,“我”這個字就成了“自己”的代名詞,以至於很多人都忘了它最初的意思,更忘了華夏民族幾千年來不屈不撓的鬥志。
-
4 # 史話海說
沒有那麼多為什麼,因為那就是事實啊。
我,是一個會意字,從戈,這在傳統習慣上一般是指武器,而“我”也的確曾經特指一種武器。
“我”作為一種武器,是在商周時期,戰國時期漸漸消失。武器“我”長成這樣子:
按照這形制,海子揣測了一下它的使用方法,可能是下面這樣的。純猜測,請方家指正。
當然柄要更長一些,這個大鋸掄起來,勾掛連環的,威力可怖啊。不過據記載這柄大凶器不是用於戰場搏殺的,而是用於處決犯人或是肢解大牲口的。
作為武器的“我”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別說,畫得還真像。
甲骨文的“我”字
“我”字在現代常用的第一人專用代詞之外,還有過其他意義,一般也與這兩個意義有關。比如:
《書·泰誓中》:我伐用張。此處“我”字的意思是殺,是由兵器引申而來。
《孟子·盡心上》:萬物皆備於我矣。此處“我”字便是現代的第一人稱代詞。
到戰國時期,“我”這種兵器已經漸漸被淘汰,而其意義也逐漸向第一人稱代詞轉移,至漢唐之後,便成為專指第一人稱代詞了,一度與吾、予共用,到現代,其他字日常使用頻率也近零了,“我”字便成為了專用的第一人稱代詞。
回覆列表
“我”在古代是一種兵器,不是現在第一人稱代詞“我”的意思。現在的“我”與“伐”“戰”“戟”“戣”這些打打殺殺的字長得很像,說明“我”在古代與它們是近親,與現在“我”的意思相差十萬八千里。
《說文解字》上說:“我,古殺字。”“我”這種武器盛行於商至戰國時期,秦以後逐漸消失。根據現藏於故宮博物院西周時期的青銅“我”和現藏於陝西扶風博物館西周時期的青銅“我”來看,“我”的形狀有點像《西遊記》裡豬八戒扛的鐵筢子,只不過“我”是三根齒罷了。“我”是一種短兵器,裝上長柄後才能用於戰場上砍殺,那尖尖的三角刺砍將下來時,一般的皮甲冑都是難以保全的。
在古代“我”是兵器的時候,人們使用的第一人稱代詞是“朕”“寡人”“不才”“不佞”“小人”“賤民”以及“餘”“吾”等等,當然使用最多的還是“餘”“吾”二字。那時候“朕”“寡人”都不是皇帝的專用詞,《爾雅·釋詁》中解釋說:“朕,身也。”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朕”只能是天子自稱。至於“寡人”,更是大眾用詞,《詩經·邶風》中就有“先君之恩,以勖寡人”等等,“寡人”到了唐代,才成了皇帝的專稱。
“我”作為第一人稱代詞用,最早見於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當時的“我”作為代詞用,指的是“我們”。“我”是怎樣由兵器轉為人稱代詞的呢?原來“我”是會意字,它從戈,戈是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大家的鬥志,所謂枕戈待旦,大丈夫當“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因此武士們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歸屬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從那時沿用至今,再也沒有變動過“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