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國產農機大馬力小底盤。
2
回覆列表
  • 1 # 地理生財

    農民是社會的最底層,所謂最底層就是最窮的。買農機一般農民都是想著投資少,回本快,好維修。那麼中國產車就成了農民的目標,例如一臺華夏1804F補貼後價格在9萬左右。一臺約翰迪爾954補貼後價格在11萬多。那麼多花3萬多,馬力還小了將近一半,你說選擇誰。當然一些用慣了外國牌子車的車主還是喜歡花大價格買進口或者合資車,比較舒服,輕鬆,用著放心。

  • 2 # 盤錦陽哥

    中國產農機追趕進口農機的步伐正在加速

    近年來筆者在農村發現,使用中國產農機的農民越來越多。為什麼現在的農民一改過去只相信進口農機,無視中國產農機的習慣呢?從與農民的交談中筆者得到了答案:

    1、進口農機雖然質量比較過關,但是價格過高,回本較慢。

    2、進口農機的營銷策略是長線利潤化。利潤主要不靠農機本身,而是靠配件及售後服務。維修成本過高。

    3、中國產農機質量和效能越來越好。與進口農機的差距逐漸拉近。

    4、中國產農機價格有比較優勢,價效比高,回本較快。

    5、中國產農機售後追蹤服務好,價格低,維修方便快捷。

    中國農民實在。你的產品好,而且價格低,售後服務又貼心。那麼他就認你的產品。

    中國農業機械製造領域起步晚。但是華人非常聰明,懂得學習和借鑑。在仿製進口農機的同時,不斷地改進和研發適合不同農業區域的產品。產品多樣化,效能專一化,服務人性化,銷售靈活化。因此,後發優勢明顯。

    近年來國家出於大農業的宏觀發展需要,大力扶持本土化的農機生產研發企業。企業本身也不斷地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擴張生產。農機中國產佔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相信不久的將來,農機產品也會像家用電器和手機電話一樣,將進口產品擠出國門!

  • 3 # 中國農機之家

    @中國農機策略很願意回答這個問題,筆者在國內農機行業奮鬥了二十多年,長期和農民在一起,也察覺近幾年國內使用者越來越喜歡中國產農機了。

    筆者認為其中主要原因,一是進口農機的比較優勢越來越低,另一方面中國產農機近幾年進步很大,與進口農機的差距在迅速縮小,甚至在很多方面超過了進口農機。

    具體看,我們一是要弄清楚進口農機為什麼不吃香了,二是要分析中國產農機具體有什麼樣的進步。

    一、為什麼進口農機越不越不吃香?

    1、價格高,價效比低

    進口農機質量上仍有較大的優勢,但是價效比方面處於弱勢。比如進口久保田1304拖拉機市場銷售價35萬,而中國產二線品牌連10萬都不到,農民在購機時會想購買三臺中國產機總會抵得上一臺進口農機的。據筆者測算進口農機比中國產農機價格平均高50%以上。

    2、服務不到位,配件貴且供應不及時

    現代農機是結構複雜,技術含量非常高的裝置,對服務的依賴度很大,進口農機一般形不成規模銷售,所以國外農機生產商一般是不包服務的,另外進口農機的配件也得從國外進口,在遇到具體的問題時,一方面是國內配件儲備不足,不能及時讓機器恢復作業狀態,另一方面進口配件價格高,使用者購買不起,如日本某企業的插秧機配件比中國產價格高500%。

    3、更新換代慢,跟不上國內市場的節奏

    國外老牌企業一般是將本國成熟的產品投放到中國市場,這些產品一方面在國內適應性不強,另一方面國外企業不願意根本國內實際需求進行改進,或是願意改進,但是速度又非常慢,所以整體看進口的產品往往跟不上國內市場需求節奏。

    4、技術有保留,與中國產比優勢不明顯

    另一方面,國外農機企業不願意把最先進的產品引入國內市場,或是把中國市場看成低端市場,引進的也是低端機型,而中國產農機近幾年發展和進步非常快,所以相對比看,進口的農機比較優勢沒有以前明顯,農民對進口產品也不再盲目崇拜。

    二、為什麼農民越來越青睞中國產農機?

    1、質量越來越好,達到了準國際化水平

    從2004年國家開始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來,中國產農機產業體系越來越完備,產品品類越來越全,在大田作物的耕、種、管、收諸環節的拖拉機、聯合收穫機、插秧機、播種機等農機品類質量已經達到準國際化的水平,不但在國內暢銷,而且在國外市場上佔有率也在快速的增加。

    2、價格實惠,價效比高

    中國產農機企業有極強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低成本製造的能力,相對看,中國產農機要比進口農機價格便宜一半以上,同樣在中國本土生產,跨國公司的產品要比跨國本地品牌價格高15%-30%,所以中國產品牌生產的農機價格實惠,契合當前國內使用者的需求水平,所以更受使用者青睞。

    3、更新換代快,能滿足農民消費升級的需求

    國內市場上需求變化快,所以新產品推出速度快慢也決定著一個品牌是否被使用者喜歡或長期支援。

    在拖拉機行業,中國產品牌是一年10馬力的速度在升級換代產品,聯合收穫機是兩年一個喂入量的速度在快速的換代,而進口品牌或在國內本土化生產的跨國公司,基本上是以5-10年的速度在推出新產品,並且一直跟在中國產品牌後面,所以相對比下,使用者更喜歡新推出的產品。

    4、服務好,對使用者的訴求反應靈敏

    中國產產品質量比不上進口產品,但是中國產品牌用服務彌補了這一短板,比如一拖東方紅的拖拉機率先推出了三包服務兩年的政策,久富農機推出了插秧機三包服務兩年的政策,有一些企業甚至還承諾三包服務三年,而截止目前進口產品或在國內本土化生產的跨國公司仍沒有人敢承諾三包兩年服務政策。

    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市離場和使用者近,所以對使用者的服務響應速度快,服務態度好,服務質量也高。

    三、筆者提供幾條實用的購機建議

    使用者固然越來越喜歡中國產品牌,但是在具體購買時也要掌握一些實用的技巧,以仍上發受騙。

    1、購買口碑好的品牌

    這點非常重要,“金盃銀盃,不如使用者的口碑”,在選擇中國產農機時,一方面要選擇在當地銷售量大的產品,另一方面要請教老使用者、老機手,看看他們的實際使用效果,如果絕大多數對產品滿意,自己就可以放心購買。

    2、購買推出市場三年以上的成熟產品

    在具體選購時,經銷商喜歡推新產品,因為新產品利潤高,使用者也喜歡“打新”,筆者認為這不可取,因為新產品沒有經過市場的驗證,喜歡“打新”的使用者,往往成了廠家的“小白鼠”。

    明智的作法是優先選擇市場上成熟的產品,尤其是推出三年以上,保有量大,經過充分市場驗證,被使用者認可的成熟產品;另外使用者每年不斷的迭代的產品,這類產品是舊機型上不斷的改進和完善的機型,可以視為成熟的產品。

    3、到正規的專賣店或有實力的門店購買

    購買的渠道也很重要,近幾年有不少的使用者購買到假冒偽劣農機,或套牌農機。

    筆者建議優先選擇在省會城市或地級市的大型農機專門店,或農機大市場。約翰迪爾、久保田、一拖東方紅、雷沃重工等產品線較全的大品牌,都要求經銷商設立專賣店。

    在專賣店不但能購買到正規的機器,而且在交機時得到正規的培訓,在機器作業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能得到專業的指導和幫助。

    總結看,中國產農機質量得到很大提高,產品更新換代快,價效比高,服務質量好,所以使用者越來越認可,當然在選購時會優選選擇中國產拖拉機了。

    以上是筆者對使用者為什麼選擇中國產農機的一些認識,並且為使用者選購提了幾條建議,喜歡能幫上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劍網3是回合制手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