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而無涯

    我知道的有《竹書紀年》和《路史》,《山海經》也有記載,尤其是帝俊那一脈……殷墟甲骨文裡有記載,但是看不懂……據猜測,最權威的那些史書可能在秦始皇陵墓裡,但是看不到……其它的零散記載,比如《春秋左傳》《淮南子》《呂氏春秋》……

  • 2 # 楊朱學派

    記載三皇五帝和夏朝歷史的典籍是儒家經典《尚書》。孔子修訂的《尚書》有120餘篇。秦始皇時全部毀於焚書坑儒。漢文帝時,年過九旬的秦朝博士伏生依靠記憶,背誦出《尚書》28篇。其中記載了堯舜禹上古時代的歷史。以及武王伐紂,周公平定叛亂,周公營建洛陽城等歷史。其中有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的法治思想。

    由於《尚書》大多數篇章毀於焚書坑儒。所以沒有夏朝歷史的記載。

    《史記》中對於三皇五帝和夏商周歷史的記載,全是錄自殘存的28篇《尚書》。《史記》對於夏商周歷史的記載極其簡略——三句話概括五百年。就是因秦始皇焚書坑儒所致。

  • 3 # 風水大師6535

    典籍記載虞夏經文,史記五帝夲紀記載十六篇經文。

    儒家五經之一《尚書》,對古代社會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大,比較完整、清晰的典藉記載。

    秦朝博士《伏生夲》之《尚書,虞夏篇》記載:堯典5文、舜典8文、大禹謨3文、皋陶莫1文、益稷4文、禹貢6文、甘誓1文、五子之歌6文、胤徵2文共36經文。

  • 4 # 船長肆叔

    三皇五帝要分開來論,司馬老先生作《史記》資料來源主要有三:第一種,走,遊歷天下,找各地的傳說和文字資料。這部分基本上是對上古史也就是五帝和三代(夏商周)歷史的總結和著述。第二種,研,研究各種前朝文獻和記載,完善修正成系統,春秋戰國和秦的歷史大抵如此成書。第三種,記,司馬老先生自己官居太史令,原本就有記錄實事的職責。加上他的爹也是太史令,參與並記載了漢初的歷史。

    上古時代歷史記載的典籍,凡是涉及歷史的典籍幾乎都很難避免。中國的學者著述,喜歡為自己的觀點找到最初的理論依據,那怎麼辦。就假託三皇五帝所說,那就找到根兒上了,司馬遷之後我們暫且不論。所以題主想問的,怕是更多是司馬遷之前的典籍。也就是漢代之前的典籍。

    三皇,司馬遷並沒有講多少。那完全是神話時代的事情,怕是司馬遷走遍天下,也沒有找到自圓其說的歷史,也就把它避開了。五帝至夏這段時期的歷史《史記》裡的記載也是有疑問的地方頗多。但司馬遷以《五帝紀》開篇,其實也知道內容很多難以自圓其說的,他自己也說講了“餘並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所以神話時代的事情,可信的不多。《山海經》記載裡比較多,但那時神話志怪書,不能當真。其他如《尚書》、《易》、《大戴禮記》還有漢代之前的很多典籍裡零零星星都記載了一些。可是很多書,據現代人的考證都是後人假託前人寫的,真偽難辨。這也難怪,中國曆代都有修書的歷史,其實就是把一些覺得不利於統治或者覺得是歪理邪說的刪除掉,這就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麻煩,也讓歷史真相藏在了重重迷霧之中。

    五帝是司馬遷認為的信史開端,但至今史學界連夏朝是否存在還沒有定論,更別說夏之前幾百年的五帝時期被認可的程度了。要說五帝的記載,除了司馬遷系統寫了一篇《五帝紀》之外,前人的論述散見於各種漢前典籍。

    第一部分:漢前史書

    《春秋》、《左轉》、《國語》、《竹書紀年》、《穆天子傳》多多少少都有記載,但各家記載又有區別或者完全相左。

    第二部分:諸子百家的著作

    比如《墨子》講舜:古者舜耕歷山,陶河濱,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

    第三部分:漢前各種典籍

    詩書禮易樂幾乎都有零零星星的記載。

    而三皇五帝的內容,漢之後就更多了,幾乎所有著書立說都要拉上三皇五帝做背書,基本上類似於今天做廣告的一定要拉上什麼牙防組推薦,香港膳食協會認證之類的行為,是為自己的理論找原始依據。

    三皇五帝部分的歷史,我們當做華夏民族的起源故事就好了。千萬別把它當做歷史事實,像堯帝做天子一百多年這種事真的很難想象他是真的。

    人心即歷史!我們知道先民那些德行昭彰的歷史是為我們立了一個行為標杆就是他們的意義了。

  • 5 # 道明156655810

    到他第一次建都的老窩,來考古。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本址,還有釜山,還有蚩尤寨,還有古戰場,古井,還有埋葬蚩尤的地方。和埋葬刑天的地方。比嚷嚷靠譜。

  • 6 # 文開石

    記錄三皇五帝的書

    伏犧(羲)、神農、黃帝謂之三皇。記載他們的書叫做《三墳》

    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謂之五帝,記載他們的書叫做《五典》

    記載上古時代的書

    記錄夏商周的典籍,收於周室。同《三墳》《五典》由外史掌管管理。

    八索為:《道索》、《政索》、《牧索》、《天索》、《地索》、《水索》、《山林索》,每索八篇,共六十四篇,相傳為黃帝時慵國國君慵索著,也有說是伏羲時代的書籍。

    《左傳。昭公十二年》“良史也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這“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就是記載

    三皇五帝和上古時代的典籍。

    現在還能看見的。

    孔子所編纂的《尚書》就是出自這些典籍,但是原文可能被改了很多,所佔也是當時所有流傳下來的內容的10%,剩下90%被孔子老先生燒了。

  • 7 # 程林4721

    我認為不會有文字記載傳下來的,理由是三皇五帝事蹟不利於封建社會制度歷代王朝也不會記載三皇五帝事蹟,但是事實就是事實不記載也會口傳下來,舉例就像日本侵華戰爭日本政府說是大東亞共榮其實是慘無人道的侵略,現在的日本政府也不說是侵華無論是在教科書裡面還是在社會上都不會記載這一事實,可是事實就是事實也有日本正客會把這個事實口傳下去的。

  • 8 # 知行史話

    除了《史記》之外,還有什麼典籍記載了三皇五帝和夏朝上古時代呢?

    除了《史記》之外,記載了三皇五帝和夏朝上古時代的書其實有很多。《山海經》、《三墳五典》等都有人回答了。我就說一本稍稍偏門的吧。

    這本書名字叫《拾遺記》。作者是東晉的王嘉,字“子年”,所以這本書也叫《王子年拾遺記》。

    王嘉,是當時的一個方士。所謂“方士”,就是信仰讖緯學說,擅長祭拜鬼神、煉丹長生的“高人”,也稱法術之士。

    《拾遺記》原書19卷,220篇,由於苻秦時期的戰亂,典章散失。到南朝梁代的蕭綺綴拾成文,合為一部,改編為10卷。前九卷記述了上古庖棲氏、神農氏、軒轅黃帝、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夏禹等上古時期人物的故事。

    不過,這本書歷史上給它定位為“志怪小說”,認為它的內容荒唐怪誕,是道聽途說的傳聞。而且書中宣揚神仙方術,多誕謾無實,為正史所不載。

    但是,這些本來就是傳說,就是司馬遷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那些上古人物的事蹟,憑什麼說王嘉的就是“荒唐怪誕”?

    其實《拾遺記》裡的很多內容也是有書可參考的。比如《周易》、《八索》、《九邱》、《山海經》、《封禪記》、《春秋傳》、《詩經》、《藝文志》、《西王母神異傳》、《淮南子》、《尚書》、《易煒》、《三墳》、《五典》、《竹書》、《大傳》、《授神》、《鉤命》、《寶符》、《抱朴子》、《商書》、《九韻》、《六英》等等。

    之所以不厭其煩把這些書名列車來,是因為這些書多多少少也符合題主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故宮坐北朝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