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雖淡色香卻濃
-
2 # 至樂無如讀書
只有強大鼎盛的大一統王朝,才有實力經營西域。因為西部是中華民族的命脈,是陸權時代中國聯絡西方世界的視窗。
而那些分裂割據的小朝代,內地都無能統治,何談經營西域?想都不敢想!
-
3 # 大飛哥愛歷史
漢唐經營西域是因為西域地區對漢唐兩代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漢唐兩代都是經濟軍事極為強大的王朝,當時國家都城在長安,向西就是少數民族聚集的西域地區,從國防的角度來講,當時國家的主要威脅就來自西方和北方,以漢朝為例,當時雄居北方的匈奴,控制著漢朝向北向西發展的道路,他們經常南下襲擾漢朝,並阻斷漢朝和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為了打破被匈奴壓迫的局面,衛青霍去病多次出擊匈奴,對匈奴用兵,一直保持進攻態勢。後來為了保證西域同中央政府的正常交往,同時保持在西域各國的軍事、政治存在,設定了西域都護府。唐朝初年,當時對唐朝威脅最大的是突厥和吐蕃,他們控制了西域,經過隋朝末年的動亂,唐朝中央政府無力同他們進行抗爭,頡利可汗曾經率軍打到長安附近,鑑於實力的差距,唐太宗只好向他們求和,簽訂了《渭水之盟》。後來,隨著國力的恢復,唐太宗命李靖率軍出擊,一舉擊敗突厥,解除了突厥對唐朝的威脅,後來唐朝在西域設定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負責管理西域的事務,唐朝的影響力在西域一直持續到安史之亂後很長時間,最終由於國力的衰退,唐朝政府勢力無奈撤出西域,雖然沒有了行政管轄權,但是經濟文化影響一直就沒有斷絕。以上是我們分析的漢唐兩代經營西域的情況,而到了宋朝建立後,卻放棄了在西域的存在,當時的宋朝政府為什麼會做這樣的決定,這是由當時的形勢所決定的。
第一、宋朝自建立後就沒有徹底統一中國,宋朝主要面對的威脅是來自北方強大的契丹,由於幽雲十六州的丟失,北方沒有一個安全的屏障,所以宋朝不得不在北方屯住大量軍隊,以抵禦契丹的南下,此時無足夠的精力和能力去經營西域。
第二、西夏的建立,阻礙了宋朝向西擴張,北宋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解決西夏,所以北宋和西域地區的交流被阻斷了。
第三、宋朝科技、經濟、文化發達,對外交往頻繁,航海業發展迅速,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相對來說比陸地上更為穩妥,西域地區對他們不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所以說,宋朝不再關注西域是由當時特殊的局勢決定的,從另一方面說,是宋朝沒有那個實力,不過還好,勤勞的古代人民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保證了同西域各國正常的經濟文化交流。
-
4 # 心向青山
宋朝之前,中國的外患常起於西北;宋朝之後,外患則來自東北。這也是中國中原王朝的首都從長安最終轉移至北京的原因所在。
漢唐經營西域,首先是為了斷遊牧民族右臂,保持對匈奴、突厥的攻勢,保障中原的安全;其次就是打通絲綢之路,連線中亞、西亞。
宋明之時,外患主要在東北,契丹、女真、後金均起於東北,東北的國防壓力使本就以文抑武的宋明兩朝無力經營西北。
不過對於宋元明清四朝,情況又有所不同。
1,宋朝不是放棄,是沒有能力經營西域。
趙宋三百年,始終沒有恢復漢唐故土,這裡的故土尚不包括各個“都護府”。
以漢十三州為例,北宋之時,幽州屬於遼,涼州屬於西夏,交州獨立成為越南。
而涼州未復便無法打通河西走廊,不佔據河西走廊則不能經營西域。
北宋後期也曾力圖開拓西北河湟之地,然後從側翼包抄西夏,但最終沒能實現便被金國滅了。
2,元朝和明朝之時,西域屬於察合臺汗國
察合臺汗國是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後來一分為二,西察合臺汗國後來被帖木兒帝國所滅,東察合臺汗國則一直存在到了明末清初,明朝稱之為“亦力把裡”。
明朝的外患一直是北方的蒙古和東北的後金,根本沒有能力經營西北。但明朝在西北要遠勝宋朝,至少河西走廊一直在大明掌控之下。
3,1757年,清朝滅準噶爾汗國,使西域從大唐後期歷經千年重入中原王朝版圖,所以乾隆取“故土新歸”之意,命名為新疆。
因此,宋朝連西夏都搞不定,不是放棄而是無力經營西域。
明朝在西域的勢力曾遠至哈密,但始終沒有掌控西域,原因便在於大明主要的外患在東北,且國都在北京,鞭長莫及。最終是清朝,將失去近千年的西域重歸中原王朝的版圖。
與漢唐相比,宋明時期絲綢之路的隔絕,使中國與西方的交流開始減少,文明間的交流少了便容易固步自封,這應當也是中國近代逐漸落後的一個原因。
-
5 # 龍文說史
對於漢唐來說,西域就是它的驅動器,沒有西域這條大道,就不會展現出強勁的實力,也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漢朝和唐朝兩個王朝雖然隔了很長時間,(220年_618年)在經歷漫長的歷史從東漢末年分裂,再到三國,三國一完就是短暫統一的西晉,可惜沒有維持多長時間又分裂了,這時北方民族洶湧而起,漸漸扮演重要角色,主要是它南下步伐加快,除了匈奴一支以外還有鮮卑,羌,羯,氐等等,所以大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中原士族伴隨晉司馬家王朝南遷,也從而出現了一大波遷徙,都往未開發的江南而去,從那時起江南的經濟似乎漸漸將北方給拉開。而這時西域呢?經歷了兩漢和魏晉,管轄政體變了又變,從西域都護府變成西域長史府,在前秦短暫的統一北方之際,這個有野心的皇帝苻堅於383年將西域納入版圖之列,正等待他一統北方之際,江南卻和西域一樣成了他最重要的目標,可江南卻成了他絆腳石,淝水之戰打響,由於他不聽王猛臨終告誡,執意出兵,草木皆兵,貿然輕敵,最後敗北,頓時帝國四分五裂,江南沒有得到手反而也把西域給丟了。
從此西域因中原分裂也被分隔了出去,因為中原王朝已無力維持通往西方的商貿路線,但歐亞大陸陸上絲綢之路仍未終結,長安一直是通往東方最東端的終點,佛教也因此大規模從印度透過這條路線向長安,洛陽傳播,也傳到了當時梁朝建康,一直是互通有無,佛經和學識成了兩國交往的重要途徑。所以西域雖然從河西走廊被斬斷了,可是它一直是以絲綢之路為載體通往東西方的主要貿易途徑,因此西域對於中原來說相當重要,它從西漢就開始意識到,張騫打通了通往東方屏障後,地位逐漸提升,所以漢朝有必要掌握西域。但它經歷漫長的四百年後,魏晉南北朝,隋時期很快成了草原民族的樂園,鮮卑,柔然,突厥先後向西域挺近,尤其是突厥達到了極盛,一度伸向裡海。唐朝繼承了隋的天下,實則承繼秦漢,再創輝煌,它建都原有的長安,開始向西域邁進,唐朝主要耀眼的也就是這一點,它之所以被記住,也透過西域這條路讓西方更多瞭解它有多偉大!唐朝延續了陸上絲綢之路貿易,主要體現在對西域的控制,敦煌莫高窟和一些沿線的唐文化遺蹟正是展現那時的輝煌瞬間。
有人也問宋代以後為什麼放棄了西域,這也和上題所說一樣,主要是政治格局的變遷,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開始了,接著就是進入三四百年以宋為代表的各國爭雄時期,在當時根本就伸不出拳腳向西域邁進。由於政治中心東移,長安的衰落,西北漸漸成為防禦重點,西域也別提連邊都沾不上,它成了草原民族的天下,回鶻和契丹,蒙古先後出現,就連這樣的一統的元明疆域止在西域,主要體現在陸上絲綢之路的衰落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也正是它被放棄的原因。
回覆列表
自唐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主力被調回中原後,中原王朝就失去對整個西域包括河西走廊的控制,唐後期,吐蕃戰勝回紇部落控制整個西域,甚至一度佔領長安。唐王朝滅亡後,中原陷於一片混亂,突厥人後裔李元昊建立西夏,控制河套及河西走廊,宋人失去戰馬最好的草場,與回紇人控制的西域更是隔斷聯絡,被迫打通海上絲綢之路互通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