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雪春光

    從2016年起,玉米價格便宜,生豬的價格一直走高,一直持續到2017年末,這兩年可為是養豬業的牛勢,特別是一些大型養豬企業,賺得盆滿缽滿,晚上睡覺都能笑醒。

    人的心理就是追漲殺跌,看掙錢了所有的人都會一擁而上,盲目的擴張,增加豬的養殖數量,這種弊病的危害在2018年顯示出來。因為現在的生豬出欄量大於市場的供求量,或者和市場的供求量持平。

    而且現在又快到夏季了,人們對豬肉的需求量降低。造成了豬肉價格的低迷,影響了生豬的價格。

  • 2 # 豬價先鋒

    溫氏:3月銷售生豬196.71萬頭,同比增加23.3%,換算一下去年同期為159.5萬頭

    牧原:3月銷售生豬99.7萬頭,同比增加129.7%,換算一下去年同期為43.4萬頭;

    天邦:3月銷售生豬18.95萬頭,同比增加76.6%,換算一下去年同期為10.7萬頭;

    雛鷹:3月銷售生豬29.66萬頭,同比增加22%,換算一下去年同期為24.3萬頭;

    天康:3月銷售生豬4.51萬頭,同比增加67%,換算一下去年同期為2.7萬頭。

    看完以上資料,有啥想法嗎?我算了一下,大概同期生豬供應增加了108.9萬頭,這是怎麼個概念呢?如何換成肉的話,大概是1.67億斤豬肉,1.67億斤豬肉,1.67億斤豬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除此之外,巴西在今年的1-3月份對中國出口豬肉你們知道多少嗎?3萬9175噸,再換算一下的話,就是0.78億斤豬肉。1.67加上0.78,再算上其他亂七八糟的,估計得有個3億斤肉吧。

    那麼是不是消費不給力了?

    消費說實話一直是不溫不火。除了節日效益之外,其他時間都是泛泛。在還沒有增加這麼多豬的時候,也就是剛過完年那會,還是6塊多,隨著進口肉以及出欄的增加,6塊多→6塊→5塊多→5塊→4塊多→5塊,慢慢進入了死衚衕。任你消費再給力,憑空多出這麼多豬肉,誰也消化不了,只能是降價了。

    話就說到這裡了,啥時候數字變成負的了,我相信離豬價上漲就不遠了。不過時間就不好說了。

  • 3 # 無吳五

    生豬供應量這幾年明顯呈增長的態勢,加上15年到17年,豬肉的價格一直很穩定。很多養殖戶都擴大了出欄量。生豬現在的價格其實就跟水稻,玉米是一樣的,一直都是供需的關係。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下跌,主要原因就是滾蛋,供大於求國家的糧倉已經堆滿了。不得以國家調整了最低收購政策讓市場調節。國家也是沒有地方在儲存豬肉了,市場現在消化不了這麼多的量,導致價格就下去了。

    現在的消費還是原來的消費,但是持續的增加產量,問題遲早會爆發出來的。如果不是今年的開年也會在不久會爆發出來,現在很多的家庭對於豬肉沒有前些年的依賴度了,很多的家庭也沒有前些年能吃了,很多年輕人稍微的肥了一點就不吃了。

    在有就是現在的人們選擇性多了,對於吃上面有了更多的選擇,比如魚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像我們中部地區的農村也可以隨時吃到海里面的東西了。消費在升級,人們在嘗試著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消費模式。

  • 4 # 小希時間

    村裡的生豬養豬戶說:2016年養豬賺的錢2018年都虧進去了。

    目前生豬出欄價格一斤5元左右,農戶養一頭生豬虧損在0-200元之間。

    究其原因:供大於求!

    官方資料:從市面上、正規渠道具體的供應幾千萬頭生豬不太確定。

    一、但從個人農戶2016年、217年養豬情況看,2016年、2017年生豬養豬戶賺的盆滿缽豐,行情好,很多農戶在這種行情下增加了生豬的存欄數量。比如我親戚家2畝地的生豬養豬場,生豬數量從100頭增加到了180頭,增加了近一倍的數量。

    比如當時1頭豬賺500-800元,一年賣100頭豬能賺6-8萬元,十分賺錢。

    二、生豬養豬的成本低,近幾年的玉米價格比較低0.8-0.9元左右,這些生豬食用的食材成本低,進一步催生了農戶養豬的興趣。

    說一個例子:羊肉25元一斤,牛肉20-30元一斤,笨雞17元一斤,海鮮、鮁魚、帶魚等魚類。

    居民收入提高了對食用的肉食更加講究,在購買食用方面更趨向於高階的肉食品,比如可以選購羊肉、豬肉等,這就在程度上降低了對豬肉的依靠,選擇羊肉、牛肉。

  • 5 # 果然悠

    2018年生豬供應不僅沒多反而是減少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以下幾個理由:

    1、規模化豬場戰略性關門

    受2018年行情的影響,不僅農村散養戶不賺錢,規模化豬場同樣要虧錢,在虧錢的狀態下規模化豬場已經放棄大規模擴張。目前以我的瞭解溫氏因為有養雞板塊所以整個企業並不虧錢,依然在擴張,而其它像牧原、正邦、雨潤都有戰略性退出的情況。

    2、散養戶主動退出

    受上半年行情的影響,很多散養戶都在虧錢,而散養戶多資金不充足,很多經營不下去的散養戶只能選擇退出養豬行業,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雖然他們豬沒養好,但是適時退出也算是明智之舉。

    3、環保強制退出

    今年的環保依然很嚴,不斷有地區加入環保高壓之列,不斷有地區劃入禁養區,這樣地區的養殖戶也只能被迫退出養殖行業。

    受以上三個因素的影響,國內母豬存欄數一直是在下跌的狀態,但是這種母豬存欄數下跌,而國內豬價卻是不漲反跌原因是什麼?原因就真的是消費不行。

    1、消費觀念轉變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很多人減少了豬肉的消費量,或者吃青菜等清淡食物,或者轉至相對健康的牛羊肉,對豬肉的消費量自然下降。

    再有些人雖然豬肉消費量沒將,但是他們不吃普通豬肉,而改吃農家的土豬肉,土豬肉是不同於普通飼料豬肉的,自然也拉低了飼料豬肉的消費量。

    2、經濟下滑

    最近幾年的經濟並不理想,很多農民朋友反應在家種地不賺錢,出去打工也不賺錢。而房價卻一個勁上漲,農民朋友的壓力是越來越大,這樣豬肉的消費量也會下降。

    這樣來看,現在這個豬價並不僅僅是生豬供應的問題,還有個問題就是消費量下降,導致整體供大於求,價格下跌明顯。

  • 6 # 豬農巴巴

    在養豬的過程中,養豬戶們時刻在關注著生豬行情變化!因為只有大致瞭解到生豬價格走勢,才能合理地安排生產養殖計劃,否則,生產養殖無序將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今年上半年的豬價一路走低,直到今天才有了一定的改觀!那麼,為何今年上半年的豬價低迷,到底生豬產能多了?還是消費降低了呢?

    按照生豬的10月規律,今天的生豬出欄有多少,應該追溯10個月之前的生豬繁殖情況。也就是說,去年上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生豬繁殖情況,將會影響到今年的生豬價格行情走勢!

    從去年到現在,一方面是大型養豬企業不斷擴張產能,直到現在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只不過是擴張的步伐慢了下來!

    另一方面是受到環保政策的影響,一些地方的養殖場需要關停整改!那麼,生豬產能在一增一減的互消之下,國內的生豬產能並沒有減少多少,大致與去年的生豬產能持平吧! 然而,據權威部門釋出的報告,中國的豬肉消費總數量逐年下降。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起食物方面的多樣化了,牛羊雞鴨魚蛋代替了一部分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是中老年人裡三高的人越來越多了,他們的飲食偏向清淡一點,對豬肉的需求下降了不少! 綜上所述,今年國內的生豬價格持續低迷,並不是生豬資源供應多了多少,主要是豬肉消費的需求明顯下降了,從而導致生豬價格持續低迷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陰一邊很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