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家講檀
-
2 # 平淡的美好生活
人文地理,從原住民的衣食住行的歷史文化氛圍來營造品牌的切入點非常重要。大家來旅遊,目的在於體驗,價格公道,選擇廣而精,商業氛圍切勿太過於濃厚,否則會讓人心生厭倦。從遊客的切身體驗出發,不要搞得讓人一頭霧水。
-
3 # 閱行長安
首要讓原住民過得有尊嚴,才能有動力維護自己的特點和生活方式。比如這兩年我們小康了,才覺得我們傳統文化寶貴了。當年救亡圖存的時候,什麼傳統文化,看自己哪都不行。老百姓沒有尊嚴,就沒有文化自信。沒有自信,怎麼能感染人吸引人?
-
4 # 古今文明之光
1.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以及各個省市,相關政府部門都有對於特色小鎮的認定流程,認定成功後不僅可以提高知名度,還可以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政府資金支援。詳情可諮詢當地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門。
2.特色小鎮的打造堅持三個原則:
(1)堅持原生特色的挖掘和品牌打造。
原生特色是小鎮的靈魂所在,要開展原生民俗的挖掘整理,開展原聲特色的樣板分析,是搞民俗特色,還是搞自然景觀開發,或者人文科技特色開發。注重原生,才能接地氣;注重品牌的申請和推廣,才能獨樹一幟。
(2)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
特色小鎮的打造,其根本還是為人民謀福利。不能脫離以群眾為利益受眾的前提,不能搞形式主義、官僚作風和盲目跟風,一切不以人為根本的區域發展形勢都不會有好的結果。
堅持根據本地人文風俗特點,最佳化設計,立足現實,適當建設,絕不能假大空,更不要好大喜功。
(3)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
堅持政府引導,小鎮的發展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堅持市場化運作,收益就會有所保證。切勿越俎代庖,也不可喧賓奪主。
-
5 # Mr我是老高
在特色文化小鎮的規劃、建設、管理的過程中,應當貫穿尊重自然、傳承歷史、彰顯特色的理念,其中要注入最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對於具有自然景觀優勢的,要做好旅遊服務,全力打造文化旅遊小鎮;而歷史文化厚重的,則要做好遺產保護,打造歷史文化小鎮,總體上來說特色是文化小鎮的生命,必須做到小而特,避免大而全。
產業發展是文化小鎮持續發展的動力,要把特色文化小鎮建設與當地產業相結合,堅持生產、生活、生態協同發展,打造成特色小鎮的文化風景,實現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種功能疊加,既延續了歷史文化根脈、傳承了民間工匠精神,又引領產業創新發展,為傳統產業注入新活力。
特色文化小鎮除了具備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之外,每個小鎮還要具備獨特的文化內涵,把特色小鎮的文化做活,從重物、重設施轉到重人、重養心上來,真正讓文化文物滲透到小鎮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實施文化特色小鎮建設,應當依託現有的自然條件,進行嚴格的生態環保評價,避免為了開發而大拆大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進行建設,有效保留當地特有的文化特色、建築風格,並使之成為小鎮持續發展的動力。在規劃時要統籌佈局產業、旅遊、社群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堅持構建產業生態圈的同時,要打造宜居環境和創業氛圍。將小鎮建設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來,既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居住品質,又可實現城鎮化的發展。
同時當地政府對於打造特色文化小鎮起到重要的主導作用,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進行資源配置,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以文化底蘊為靈魂,建立強有力的獎勵支援和財政補助,鼓勵當地有能力的企業擴大產業規模,形成具有影響力的代表品牌,從而拉動當地經濟全面發展,依據產業發展確定特色小鎮建設規模。
回覆列表
近兩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特色小鎮的品牌建設問題尤受關注。品牌建設已成為新時代中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如何突破特色小鎮品牌建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瓶頸,有效促進特色小鎮的高質量發展,成為促進特色小鎮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當前,中國特色小鎮的品牌建設問題較為突出,特色小鎮品牌的經營主體不明,政府和市場分工不甚明確;特色品牌建設乏力,特色小鎮品牌建設中的經營性失誤負面影響過大,導致品牌經營風險大大提高;城鎮之間競爭愈發激烈,城鎮品牌建設路徑相似,同質化程度較高,無法形成真正有特色的城鎮品牌;過於注重城鎮經濟快速發展,忽視了城鎮文化內涵和品牌建設,導致城鎮品牌建設空心化;等等。
一是盤活傳統文化資源,挖掘“特色文化”資源。文化資源是特色小鎮發展的基礎,挖掘本地特色的文化要素、文化符號及其精神價值,創新其表達方式和傳播形態,有利於小鎮文化品牌的塑造和對外傳播。傳統文化資源包含歷史遺址、傳統建築、民風民俗、傳統節慶活動等有形的遺產和無形的資產。盤活傳統文化資源需要在開發特色小鎮的過程中,既要保留或復原傳統文化資源的基本形態,又要發掘其中可以與現代的、時尚的或與國際接軌的因子,做到傳統與現代、古樸與時尚、國內與國際相結合,結合小鎮自然環境和文化空間形態,上述三方面的結合既可以分割槽佈局,又可以交叉佈局。烏鎮戲劇節正是將傳統與現代、特色與時尚、國內與國際相結合,既盤活了傳統文化資源,又促進了新型特色小鎮文化的發展。
二是打造文化與資本、社會融合發展的文化活動平臺。透過梳理烏鎮戲劇節的發展經驗發現,不僅要關注特色小鎮文化藝術活動本身的設計運作,更要從大局著眼,放在全球和國內經濟、文化、社會、生態角度來審視和運作,從文化藝術活動的設計、場景和空間建構,活動內容與硬體設施的結合,以及資本與藝術、節慶與社會的關係等方面進行考察。如今提起烏鎮,人們不僅是想到一個傳統的江南旅遊特色古鎮,而是能夠想象到一系列國際藝術文化節、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木心美術館等系列文化意象,烏鎮的江南古鎮風貌與這些現代、時尚的文化活動融為一體,擴充套件了人們的文化想象空間。因此,在特色小鎮文化品牌建設過程中,若能打造一兩個綜合性的文化藝術平臺,透過舉辦文化藝術活動或民俗節慶活動,對其文化品牌建設將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三是挖掘特色小鎮文化資源優勢,以文化品牌塑造為核心理念,帶動產業品牌、環境品牌、服務品牌協調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眾的消費選擇不是偶然的行為。從文化和社會角度來看,此行為反映了其所處的文化模式,即與文化價值和社會生活方式緊密相連。可見,文化品牌基因是特色小鎮品牌建設的“牛鼻子”,它對產業、環境、服務品牌基因有明顯的帶動以及提升作用。把文化品牌塑造放在關鍵位置,就會在價值理念和發展實踐中注重塑造特色小鎮的生態環境、文化資源、特色產業品牌,以及相關聯的服務品牌。充分挖掘和科學利用特色文化資源,儲存和豐富特色小鎮文化底蘊,凸顯小鎮品牌的文化特色,推進文化品牌建設與環境、產業、服務品牌建設協同發展。
四是以政府主體為多元主體,多元社會主體協商共建小鎮特色品牌。特色小鎮在建設文化品牌的過程中,應搭建或最佳化“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居民”的主體建設和治理結構。對政府主體而言,首先,應樹立特色小鎮品牌建設意識,出臺相關政策法規,為特色小鎮品牌建設提供政策和服務保障;其次,應放寬市場資金條件,讓社會資本進入,使小鎮特色品牌更好地和資本相結合;再次,完善特色小鎮的公共服務體系,打造良好的文化服務環境,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總之,應最佳化“政府主體引領+企業主體主導+小鎮居民參與配合”的主體結構,充分發揮文化旅遊企業的主體作用,同時推動小鎮居民充分參與特色小鎮品牌建設,形成良好的多元主體互動協作、共建共享的品牌建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