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當王爺好多年
-
2 # 伴虎吃豬
個人認為蜀漢的滅亡就是成也劉備,亡也劉備。四川劉璋闇弱,劉備攻下了四川,後奪得漢中,建立蜀漢。關羽北伐連戰連捷,曹操都想遷都,東吳都認為劉備快要統一天下了。但是後來又因為劉備的重要失誤,導致蜀漢由盛而衰。
關羽在北伐時(北伐在諸葛亮隆中對時就說過拿下益州待天下有變後從荊州出兵,劉備親率軍隊出秦川),但劉備沒有在漢中採取任何作戰方針。可以說是劉備剛拿下漢中,兵馬需要整頓。但是同樣投入漢中之戰的徐晃都帶兵南下防守關羽去了。這樣就導致關羽孤軍深入,最後被合圍,兵敗身死。
關羽丟了荊州本來也還是有機會能復興漢室的。因為龐統本身就說過“荊州不是久居之地,奪益州後可棄之”。劉備也沒有聽從龐統的諫言。在丟了荊州後,劉備起兵伐吳,遭到慘敗,不久抑鬱而亡。劉備經夷陵之戰,元氣大傷。雖然傷亡人數沒有《三國演義》中七十萬之多,但對於蜀漢而言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了。
所以說劉備留給諸葛亮的就是一個爛攤子。蜀漢實力本就不如曹魏,夷陵又戰敗。要是比發育,曹魏九州得其六,經濟重心又在北方,怎麼可能發育的比曹魏快。司馬懿就說過“先休養生息十年”,諸葛亮不攻曹魏正和曹魏的意。諸葛亮也只能以微薄的力量去減慢曹魏發展,為蜀漢的生存多爭取時間。
-
3 # 楊角風發作
在我個人看來,把蜀漢的滅亡的大黑鍋給一個人來背,這有點太過分了,蜀漢從成立到滅亡,由盛轉衰這不是單單一個人的問題,要問蜀漢滅亡的原因,我們倒可以分析一下。
公元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逼劉協下臺,自己當上了皇帝,自詡正統的劉備出於各方的考慮也好,還是自己的私心也好,沒多久就稱帝了,改元“章武”,國號“漢”。蜀漢就這麼建立了,其最初的根基為荊州部分地區和益州。
但此時的蜀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關羽丟了荊州,命喪麥城,劉備決定和孫權決戰。家底被燒了個底朝天,蜀漢成為最為弱小的國家。劉備死後,劉禪即位,諸葛亮權傾朝野握有實權,聯合孫權對抗魏國,多次北伐中原,無果。諸葛亮死後,後期三國的蜀漢依然沒有恢復往日的鼎盛,兵馬人口都被隔壁兩家壓了一頭,劉禪依然沒有實權,做事的人還是諸葛亮留下的班子。
蔣琬、費禕慢慢被本土士族同化,消極對外,而且一個走的早,一個被刺殺。僅存的精英姜維連年北伐引起群臣不滿,不堪政治內鬥,屯田避禍,蜀漢中央班子開始被西川豪族替代。宦官黃皓得寵,這個過程或多或少有點排斥諸葛亮留下的人馬,也可以看作劉禪在為自己培養新的精英領導團隊。
但是劉禪並沒有等到那一天,蜀漢後期基本是人人有矛盾,宦官黃皓,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大臣張翼公開反對姜維,要求罷免姜維兵權。同時,諸葛瞻等人和黃皓也在窩裡鬥力求除掉黃皓,奈何劉禪寵信,無法下手。
公元263年,在外屯兵的姜維得知鍾會扎兵關中,上書劉禪積極防守,被黃浩阻止。魏國五路伐蜀,朝廷之上權臣進諫幾乎一致認為投降是最好的選擇。
劉禪稱臣,姜維不甘心,試圖借鍾會之手復國,鍾會有意做新蜀的皇帝,可惜計劃敗露,姜維、鍾會雙雙殞命,自此蜀漢徹底滅亡。
有很多人認為蜀漢的滅亡是劉禪一手造成的,但是我認為劉禪只是窩囊和沒主見,亡國罪人的帽子他是戴不住的。他不過是順應事態發展而已,在我看來蜀漢的滅亡之路有四個大轉折點導致。
一、關羽丟失荊州,我相信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荊州對於蜀漢的重要性,可以說蜀漢的作戰方針就是以荊州為基礎而做的,荊州一丟,除非再次奪回來,否則全盤計劃都要推翻重來。
二、劉備伐吳,這是在關羽丟失荊州後的緊接著來的第二個轉折點,也是蜀漢有盛轉衰最明顯的一個轉折點。劉備打輸了,在沒有奪回荊州的前提下,所帶兵馬幾乎全滅,雪上加霜,奠定了後三國時代蜀國羸弱常態。
三、姜維損耗國力的北伐,加劇了蜀漢內部鬥爭,諸葛亮北伐時候的政治生態姜維無法複製,姜維被排擠在外一邊屯田一邊準備北伐,蜀漢猶如兩個小朝廷,分裂嚴重。
四、黃皓亂政,領導班子無心抵抗,衛國之戰不戰而敗,在生死存亡的時候,沒有積極的應對敵軍的進攻,群臣皆降,江山拱手讓人。
以上是蜀漢自身的內因,此外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外因,那就是人們已經默認了漢的滅亡,人心向背,不再認為蜀漢是正統。劉備早期拉攏人心的優勢已經不在了,人才的斷層讓蜀漢到了“廖化為先鋒”的地步。
所以蜀漢的滅亡不是單單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導致的,而是多個人做了多個錯誤的選擇、幹了多個錯誤的事而造成的。
-
4 # 布夫舟
關於三國中的蜀漢滅亡,原因如下:
第一、人才缺失的影響。劉備能夠從“織蓆販履”到三國霸主之一,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和。劉備在世的時候,手底下人才濟濟。
可是蜀漢後期,真的沒有多少可用之人。有句話說得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為什麼蜀漢沒有人才呢?首先蜀漢大部分的人才都不是益州本地人,沒有宗族支撐,死後沒有家族後輩。蜀漢本身就重視荊襄集團而打壓益州集團,加上蜀漢沒有政治改革,選官制度的改良,因而人才後繼乏力。
第二、當政者個人缺陷。這首先要從劉備說起。劉備雖然是一代仁君,但是在群雄爭霸中,必須有長遠的眼光。劉備就是在關鍵時候過於注重個人義氣,以至於功虧一簣。在關羽失荊州以後,他沒有從大局出發修復吳蜀聯盟,而是盲目興師進攻東吳,最終兵敗使得蜀國元氣大傷。
劉禪就更不用過多介紹了,完全靠諸葛亮支撐著。
第三、政治分化帶來的惡劣影響。前面提到過蜀漢的人才政策是有問題的,原因就是對待益州集團政策錯誤。蜀漢執政者一直器重草莽勢力,並且重用荊襄勢力,而對不合作的益州本土勢力則採取鎮壓。結果使得益州勢力與其他勢力之間的矛盾導致蜀漢內部虛弱,使得蜀漢逐漸走向滅亡。
第四、地理條件對蜀漢的限制。我們知道蜀漢在硬實力上是不如曹魏,東吳的,劉備退守巴蜀自守可以說是上上策。益州作為天府之國,它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易守難攻的地形。
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樣的環境在易守難攻的同時不僅資訊落後還容易引起人民的厭戰情緒。四川地理壞境特殊,在冷兵器時代中對抗身高馬大的中原軍士必處於劣勢,所以蜀漢環境不利於培養軍事 人才,更不利於建設一支能攻善戰的隊伍。沒有強大的軍隊保衛國家,滅亡只是時間問。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回覆列表
說了大家別不願意聽,蜀漢之亡,就是亡於諸葛亮。
蜀國當時僅據天下一州之地,與吳國的三個州,魏國的七個州相比,實力太弱,人口才90萬,理應注重與民休息,積攢力量。但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北伐,大大傷了國本。雖然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興復漢室,但可行性值得商榷。
更要命的是,他一開始制定的大略方針就有問題。正如毛澤東認為的: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是的,諸葛亮的願望極其美好,他想要先奪荊州,後取益州,再分兵兩路以奪天下。可以說,沒毛病。但是,當時的蜀國,與東吳集團的矛盾太大了。誰都知道,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是塊寶地。因此,蜀國最終並沒有徹底擁有荊州。其次,再說益州,此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卻有個缺陷,它不足以制天下!把戰略重點放在益州,本身就是諸葛亮戰略上的失策。蜀國的兵力如此薄弱,還要兩線作戰,已經夠疲憊的了,又讓劉備駐守白帝城,以應東、西之變,更是把僅有的兵力分成了三撥,如此,戰鬥力早就大大削弱了。這些原因,便是諸葛亮決策的失誤,更是蜀國最終滅亡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