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岩茶道

    誇一下提問的朋友,幾年的省外市場經驗,“巖茶就那種味道”、“巖茶?我喝過。”等等不論好壞的標籤,幾乎成了大眾的標準。如問題所述“巖茶有過千種。”的概念能瞭解的少之又少,會想去了解的更是鳳毛麟角。

    言歸正傳,單就提問,從所謂規律角度而言,選擇火功略低,茶性略為平順的巖茶作為入門相對合理。值得說明的是不論火功高低,焙火需透。理由簡單,巖茶最具特色的工藝就是焙火,被譽為“火與茶完美融合”的巖茶,就大部分茶客而言,或者中火,足火的茶品才能體驗巖茶的魅力力。但是作為初識者,交高的焙火過去激烈,複雜的層次,味蕾無法適應更無法體驗的完美。而大部分輕火茶以“花果香”為主,“巖骨花香”得到了很好的詮釋的同時,教品順直白的喝味教容易讓初識者的味蕾接受。同時,常言道“色”、“香”、味”。就感官而言,“香”的體驗先於“味”的感受。推薦茶品:黃觀音、奇蘭、金牡丹、金鑰匙、花香水仙等等高香水甜的品種。

    當然,俗話說“眾口難調”,理論的描述畢竟有它的侷限性,如題所述,過千個品種,幾乎所有的茶客想喝全的可能性真的不大,甚至幾乎沒有。而且其實每個人的味蕾感官是不一樣的,對於飲品口味的接受偏好更是不同,根據自己掌握的渠道,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基礎上,嘗試選擇自己喝著會喜歡的品種的同時,多嘗試一些其他品種喝味的茶品比較現實。

    最後,多支援一下我一直的觀點,茶無好壞,不同的茶適合不同的人。就喝茶而言,太過“專一”不推薦。

  • 2 # 阿龍聊創業

    1,入門級的先從基礎知識開始,也就是文章

    2,開始慢慢喝接觸多個茶葉店老闆,找他們買一些茶感受一下

    3,挑出優質的商家進行深入交流學習

    4,巖茶的話,入門級的就是水仙肉桂,因為最普遍,很多老師傅會跟你聊很多品茶喝樂趣

    5,接著慢慢接觸一些香型品種,奇蘭,金觀音

    慢慢來,巖茶是一種有靈魂的茶,慢慢品味,底蘊十足

  • 3 # 山石言茶

    巖茶的種類繁多,如果初嘗巖茶時想去了解各個品種巖茶,分辨其滋味,那就會陷入泥濘裡了。

    初嘗巖茶應該首選水仙、肉桂

    水仙、肉桂是巖茶的當家品種,產量是最大的。並且很多你沒有聽過名字的茶,其實就是水仙和肉桂,區別就是不同山頭、不同商家、不同火候而已。所以才有喝懂水仙和肉桂,對巖茶的瞭解就基本上算及格了。

    ( 中火的水仙幹茶,水仙葉片比肉桂大)

    選有量的茶去喝,就容易找到參考對比的產品。比如說不同級別的水仙,也便於和茶友進行交流。大紅袍的量雖然也很多,但是絕大部分的大紅袍是拼配茶,每家的產品標準差異太大,不利初學者去抓住特點。其次可以選擇相對有點量的奇蘭、105(黃觀音)。

    (輕火的大紅袍幹茶)

    雖然四大名叢如水金龜、鐵羅漢、白雞冠是很有特點的名茶,但量少,比較難找到標準產品嚐。

    喝水仙可以對比火候

    (足火的老叢水仙幹茶)

    巖茶相較於其他烏龍茶,其焙火工藝是最經典的,最少有輕、中、足三種火侯的變化。而水仙在這些火候中的變化是最大的,挑選不同級別款式的水仙喝,最能感受到火工對巖茶的改變。輕火香揚的水仙、有水柔且山場氣息明顯的中火水仙,還有有樹齡很高,焙到足火的老叢水仙。

    喝肉桂可以重點對比山場的特點

    (中火的肉桂幹茶)

    肉桂的火候基本只會到中火,樹齡的變化上主要在於其桂皮味上。但是其山場變化很大,即使是同一個山場,在陰面和陽面的茶都會有差異,山崗上和坑澗底的茶也會有不同。武夷山產肉桂的山場諸多,這個山場有另一個山場卻不一定有。各個山場氣息對茶香的變化影響都很大。所以當地的商家也喜歡用山場來進行產品分類,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肉”。

    喝肉桂需要抓住它的品種香、地域香,可根據不同品牌,不同山場來感受它的特質。

    學習巖茶難,剛開始不宜漫無目的地胡亂喝一通,從水仙、肉桂開始敲開巖茶的大門最為適宜。

  • 4 # 會當—茶農

    首先,我會避開化工激素茶。

    什麼是化工茶?

    用茶樹過濾著化學產品而催生出來的葉子。就是化工茶。

    怎麼識別呢?

    一、在沖茶出湯的時候,看茶湯是否有懸浮物,如果懸浮物太多,久久不下沉,湯色渾濁,要注意了,化肥激素下多了的茶容易造成這個現象,如果做工一流的話,也是可以規避掉這個現象的,只是普遍規避不掉。

    當然,種在田裡的茶、雨菜、炒青熟不透、揉捻過度也會造成懸浮物多這個現象。就算是這些原因造成的也不是好茶。所以運用這個武斷片面的排除法沒有什麼問題。

    二、一泡茶沖掉二十幾衝,直至葉底完全泡開以後,將有折斷的葉片開啟,看斷處是呈刀割的直線、還是齒狀?如果有部分的茶葉有直線刀口的,我基本上不喝了,因為這是機器切割的茶葉,瞭解機割茶的作業流程以後,相信你以後就不敢喝了。

    割茶葉的機器一般是橫直拉鋸或弧型拉鋸的兩種,而為了收割機有辦法作業,茶農在茶葉正常發芽的頭幾天,會先將茶隴用收割機割齊,然後噴上激素催芽。茶葉就會整齊的長出來。15天后,葉子長成熟,茶農再沿著之前的切口將新長的嫩葉割下來,再進行後期製作。但總有一些茶的葉子因為長斜而被刀片從中切斷,從而造成了有許多直線刀口的茶葉。所以有直線刀口的茶葉我是堅決不喝的。【理由是:沒有噴激素催芽的茶葉長得參差不齊,更不好割,所以只要是機割茶,都會化工催芽。】

    規避掉了上述兩點隱患,我再選水甜回甘的,不管是水仙還是肉桂。因為大紅袍重水道,烤火比較重,降輕了苦澀感,也沒有了花香。所以大紅袍不要去追求花香了,傳統工藝都越來越少了,花香不常見了。所以水甜回甘成了我的首選。注意:火香不是花香,更不是巖韻。很多人把火香理解成了巖韻,

    另外大紅袍屬於青茶,青茶最大的特點是焙火後始終要求葉底能夠回青,活色過來,如果葉底怎麼泡都硬邦邦,烏黑烏黑的,那是炭化了。爛茶才需要用特高火去掩蓋良心上的缺陷,焙出高火味,銷售時把火味忽悠成巖韻。這種火香的確是爛的巖茶的顯著特徵。

    我想我不能說太多了,我不是方舟子。

  • 5 # 懂茶帝

    巖茶,屬烏龍茶,主產區且最有名是福建武夷山茶區。巖茶按花色分為如下系列:選擇優良茶樹單獨採製成的巖茶稱為“單叢”,品質在奇種之上,,單叢加工品質特優的稱為“名叢”,如“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稱四大名叢。武夷巖茶香氣特徵變化性太強,今年喝到的水仙可能明年就喝不到了。

    若是讓種類繁多的巖茶挑花了眼,那我們就從先從水仙、肉桂開始喝起。武夷水仙外形外形肥壯,香巨濃,具特有的“蘭花香”,味濃醇而厚,口甘清爽。湯色濃豔呈深橙黃或金黃色。

    武夷肉桂以香氣辛銳濃長似桂皮香而聞名,湯色橙黃清澈,葉底黃亮。

    總之,巖茶首重“巖韻”;香氣馥郁具幽蘭之勝,銳則濃長清則幽遠,味濃醇厚,鮮滑回甘,有“味輕醍醐,香薄蘭芷”之譽,即所謂“品具巖骨花香”。茶條壯結、勻整,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點,俗稱“蛤蟆背”。泡湯後葉底“綠葉紅鑲邊”,呈三分紅七分綠。

    武夷巖茶的泡飲,別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 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隨園食單》。開湯第二泡香才顯露。茶湯的香氣自口吸人,從咽喉經鼻孔撥出,連續三次,所謂“三口氣”,即可鑑別巖茶的上品的香氣。更有上者“七泡有餘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有四天沒有上廁所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