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桂清9

    家長如何對待離家出走回來的孩子?

    孩子出走能夠回來,就證明外邊的世界不是他心裡想象的那樣,一定是吃了不少苦,受到艱熬,因此才想回家。

    孩子為什麼要離家出走?我想不外乎有這幾種原因,一個是在家不順心,家長管教的比較嚴緊,他的自由受到了挑戰。第二個外面的世界吸引他的想象力,想要嘗試一下。第三個正在發育期的孩子,隨著生理和心理的發育,內心逐漸在發展變化,隱隱潛浮著強烈的獨立和自我意識,膨脹的心裡在蠢蠢欲動,一旦被家長激怒就離家出走。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細心耐心的調教,絕不能對孩子衝動或者打罵,尤其對離家出走回來的孩子,更加倍努力同孩子溝通理解,掌握孩子的心裡須求和願望,家長要跟隨孩子意思形態的發展變化做好極時調理,以免孩子的思維走偏或誤差。孩子就跟一顆小樹一樣,你不管它,這顆小樹就會長出很多樹杈,或彎曲不直,這就直接影響樹的成長和教育孩子是一樣的。

  • 2 # 南拳過家家

    打,往死裡打。狠狠地教訓,然後嘲弄一番,再用仁義道德和是非對錯好好教育。

    別,千萬別做上面的事情。

    人在使用語言文字和邏輯思維能力時,我覺得只有醫學是用得最純粹的,拯救生命,尊重自然。

    其他時候,我們都太愛歸因總結了,覺得凡事得有個因果。大多時候我們這麼做,真的沒有一點尊重自然生命的獨立意義的意思。

    教育被冠以很正面的定義,但每個人理解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範疇。那問題就多了,幾乎每個大人對孩子的行為干涉都自認為是教育的一種,然而大部分演變成互相傷害而已。

    這值得反思,為什麼會這樣。顯然教育這件事並不自然,而自然的是什麼,是學習和探索。學習也是不得已的定義,更準確的說法是每個生命都會去感知這個世界並體驗這個過程。這個過程屬於所有的生命,只是人類有個具備語言文字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大腦,可以對過程本身進行脫實的再體驗而已。

    從胎兒期算起,大人對孩子的作用就僅僅是養分的供給而已,剩下的一切都屬於生命本身的能力。是的,一個獨立生命的狀態,跟另外一個獨立的生命的大腦意象轉變成的語言沒有半毛錢關係。若非說有關係的,也僅僅是作為世界的存在,被這個生命感知而已。

    所以我們需要看見的是,這個離家出走又迴歸的生命,它真實的存在,放下所有的歸因總結。

    通俗點就是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有事聊天就聊天。別糾結離家的原因、離家後的遭遇和回家的理由。

  • 3 # 服裝心理學講師思源

    孩子離家出走之後又回家,這個事情要分兩個方面來講,

    其一,他離家出走一定是由於過去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在和父母的溝通和相處的過程中有很多的矛盾,導致孩子不能再忍受,於是就離家出走,當他回到家的時候,父母應該和孩子及時溝通,坦誠接納孩子的情緒,詢問他離家出走的原因,對父母有什麼意見,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向孩子道歉,這樣的話對於以後的親子關係的相處都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作為家長也應該要審視自己到底是什麼地方處理的不合適,是什麼樣的行為對孩子造成了這樣的影響,以後及時改正。

     

    其二,孩子在外面生活了一段時間,發現一個人獨立生活沒有他想向中的那麼容易,於是他又回到家裡,這個時候詢問他從這段經歷中感受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父母要引導他總結一下在外面生活這段時間的感悟,因為對於他來說,這是一段難得的社會歷練,應該從中提煉一些社會經驗才會對今後的成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 4 # 莫歡的心理雜貨鋪

    不知道孩子多大年紀,既然離家出走姑且猜測是青春叛逆期。

    我覺得,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反思,為什麼孩子會離家出走?在一個家庭中沒有什麼事情完全是一個人的原因。很多家庭家長對孩子都是控制的,如果你嘴邊經常掛著不聽話,管不了,為你好,這些詞,那麼毫無疑問,你也是控制型父母。所謂哪裡有控制哪裡就有反抗,家長的控制,撞上青春期的孩子恰巧覺得自己是大人了,要獨立了,那必然會碰撞出激烈的火花。離家出走,奇裝異服,殺馬特髮型,都是青春期孩子常見的。

    再來說說孩子為什麼會離家出走,直接來說就是擺脫控制,不想被你管了。而深層來說就是為了激怒父母,激怒父母就象徵自己在精神上與父母分離。所以,孩子離家出走後,如果你對她發火了,那你就輸了。她的目的就達到了。如果你因為她的離家出走後變得妥協了,開始各種順著他,那勝利的也是他,這是一個雙贏的舉動,所以是我,我可能也會離家出走。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呢,其實只需要平心靜氣的表達你的感受即可。你離家出走,我們真的很生氣,但是如果你真的很想探索外面的世界,我們也不會阻攔你。

    這樣一句話,一沒有對他發火,而沒有卑躬屈膝。你以為孩子真想離家出走啊,外面有什麼好,沒有錢,吃不好睡不好,住朋友家也不能長久,他自己有沒有生存能力,所以他並不想,只是想讓你生氣。

    平時跟孩子溝通也不要再像對待小時候的他的那種態度了,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還不轉變一下自己的思維,那就真的錯了。

  • 5 # 心理專家劉愛民

    孩子離家出走又回來,說明他體驗到了這才是家,是可以安心待著的地方。所以孩子回家來後父母要做的頭等要事是觀察、“閉嘴”和“動手”。觀察是指觀察孩子的神情狀態,如果孩子心神不寧、言語行為反常,需要及時聯絡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測查是否出現心理問題,以便及時諮詢治療;“閉嘴”是指不責罵批評,孩子經歷了幾天的精神鬥爭和身體折磨,需要一個平和的環境修養身心;動手是指安排孩子洗澡換上乾淨舒適的衣服,給孩子做些清淡可口的飯菜吃,為孩子整理床鋪房間早些休息。這樣持續兩週左右的時間,該上學上學,缺的課及時配合學校老師補課。

    在這個時間裡,家長需要反思一下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通常,孩子離家出走主要的原因包括:

    人際壓力大。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管教責罵過多;師生之間發生矛盾誤解或者同學之間相處不融洽,內心壓抑無以解脫。

    學業壓力大。學習負擔太重,感覺自己怎麼努力都應付不過來、改變不了,自卑壓抑,產生了厭學情緒。

    等孩子身心安頓下來以後,可以找個時間跟孩子好好談談。首先要傾聽孩子關於離家出走想說的內容,接納孩子的所有表達,然後再瞭解孩子出走的原因。如果是因為家長要求過於嚴格導致的出走,家長要勇於承認錯誤,向孩子表示歉意,一起協商今後的相處之道,並且說到做到;如果是因為孩子跟學校老師、同學的關係不良,要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癥結在哪裡,問問孩子以往是如何處理的,效果怎樣,還有沒有別的辦法,也可以給孩子介紹一下家長自己的辦法,協商出一兩種辦法鼓勵孩子去實踐;如果是學業壓力導致的,要跟孩子一起分析學習困難在哪裡,對於一些科目孩子實在感到困難的,也可以補補課,這樣容易見到效果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是跟著別人離家出走的,要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這樣做對他的危害有哪些,對家人的影響是怎樣的,告訴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及時跟家人聯絡。

    另外,家長平時要多跟孩子的老師、親近的同學接觸,從跟他們的溝通交流中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孩子的情況,出現異常表現早知曉早處理。

    更重要的是,家長平時要多留出時間在家中陪伴孩子,多跟孩子在一起溝通交流,有不良情緒、困難問題及時排解、處理,不留隱患,也讓家真正成為孩子心靈的港灣。

    如果家長感覺採用以上方法對待離家出走後回家的孩子效果不理想或者實施困難,建議及時聯絡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解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地產市場要觸底反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