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志讀書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屈原日”“龍舟節”“粽子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我是山東威海人,每當5月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心裡總是很興奮。期盼媽媽包的粽子、高粱筒、茶葉蛋,還有綁在手臂上的五彩繩。那一抹粽香,那一抹淡淡的鄉愁,總是纏繞在心上。我們這邊端午節的習俗是包粽子、高粱筒、煮雞蛋、插艾草、拉露水、給小孩戴五彩繩。

    1包粽子 高粱筒

    粽子又叫“桶粽”,粽子由來已久,花樣繁多。自晉代起,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的節慶食品。小時候一看到媽媽準備粽葉,就知道端午節快來了,那時候媽媽和小姨總在一起包粽子,高粱筒。粽葉都是前10天準備好的,選用的是大粽葉,這樣包起來,整個能將米裹進去,米選用上好的黃糯米,這樣吃起來又香又粘。媽媽一般只包棗餡兒的,這是我和爸爸的最愛。高粱桶(又叫糊豎筒)是用高粱米和糯米混合包制的,用的是玉米葉,相比於粽子,高粱米和糯米的結合更加軟糯,顏色紅亮,加上糖吃起來口感特別好。

    2扎五彩繩

    相比於現在隨處可見的五彩繩,更喜歡小時候母親做的五彩繩,因為那是滿滿的愛。每到5月端午節,各家都會做不同顏色的五彩繩。五色繩的五彩線,相當於五色龍可以降服妖魔,小孩子配戴在手上、腳上,一定要帶到節後第1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水裡,為孩子帶來好運氣。據說戴五彩繩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把繩子扔到河裡,意味的將疾病,壞運氣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3插艾草 掛桃枝

    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大家把插艾做為重要的內容。家家都清掃衛生,打掃庭院,將艾草用紅繩綁上,插於門上。膠東這邊的風俗除了艾草之外還有桃枝,挑選好的桃枝綁上紅繩,跟艾草一起插在門上,用來驅邪。

    4煮雞蛋

    將雞蛋跟粽葉一起染色,粽子包好後,跟雞蛋放在一起,在大鍋裡一起蒸煮。開鍋時,粽子的粽香和雞蛋的蛋香瀰漫在一起,這時的雞蛋,除了雞蛋的本香之外,更有粽葉的清香,非常好吃。吃著雞蛋,再配上粽子,加上糖,這才是真正的端午節。

    5拉露水

    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早起,在太陽出來之前,大人和小孩帶著毛巾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拉草上的露水擦臉,尤其是眼睛和耳朵要擦的很仔細,據說這樣可以耳聰目明,不害眼病,大人用露水擦臉和胳膊,祈求全年身體好,牲口吃了端午草,可以全年不得病。當然,這都是大家美好的心願。

    每逢佳節倍思親。每一個傳統的節日,都是和家人團聚的好時刻。過節時,帶上妻子兒女和父母過一個祥和的端午節,才是最快樂的事,才是團圓的節。寫回答的同時彷彿又聞見了粽葉和雞蛋的清香,看到了母親忙碌的身影,6月7號是端午節,又是一家團圓日,很期待。真心希望所有看到此文章的人,身體健康,家庭和睦,永遠幸福。

  • 2 # little14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吃粽子的習慣,每當端午節到了,我喜歡用水桶去井裡打水,那時候的水很乾淨,可以生喝,當然去海邊看龍舟,游泳是少不了的

  • 3 # 宏源品文

    一、節日的起源

    端午節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一問到端午節的起源,恐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端”在古漢語中有開頭、初始的意思;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在“端午”的起源說中,追念歷史人物說佔據了主流,紀念屈原說逐漸成為了端午節由來的一大觀點。屈原是中國古代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屈原一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仁政愛民的愛國思想。但是由於受到封建勢力的排擠和君主的不信任,在被流放的過程中聽到自己國家滅亡的訊息,在悲痛長恨的心情下,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百姓被屈原偉大的愛國情懷所感動,紛紛湧到汨羅江去憑弔屈原。

    二、端午節衍生出來的民間活動

    吃粽子。傳說屈原投江死後,漁夫們划起船隻來回打撈屈原的身體,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有位老中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龍舟競渡。龍舟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在過去,人們祭祀時氣氛很嚴肅,寓意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懸艾葉、菖蒲、蒜頭。在古時候,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認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於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懸掛在門頭,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後來這一傳統延續至今。

    三、各地的端午節

    由於各地各民族的風俗不一樣,在這裡只列舉具有代表性的。北京有遊天壇風俗,端午節期間還有馬戲、搶鴨等活動。河北有食“五毒餅”的風俗(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貴州省有“遊百病”的風俗。江南地區則是賽龍舟,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

  • 4 # 知閱門庭

    我是四川人。

    在我的故鄉,稱它為端午節。這也算一年之中比較重要的節日了,小時候家裡窮,過節的時候,總是比平時吃的好一些,這就是小時候簡單的想法。

    我們家鄉有一些習俗,最重要的不免是吃粽子,但是那時候粽子裡面只是加幾粒豆子,外面用蘆竹葉包著,吃的時候有一股淡淡的竹葉的味兒。

    還有就是在那天早上,大人們會出去採一些艾葉,掛在門兩旁,具體意義我不知道,我也沒問,但是我猜它可能是保護我們不被蠅蟲鼠蛇類的咬,但是那時候還是經常被這些蟲蟲咬。

    小時候家裡的大人,還會給孩子準備一個小香包,裡面裝著雄黃粉,這是用來驅邪避難的,這我到覺得是真的,因為我這輩子到現在還沒遇到任何“邪事”。

    有的地方有條件的,還組織划龍舟,這可是當天重大事,鼓聲滿天,河兩岸站滿了人家,準備觀賞著這一年一度的重大比賽。我家長沒有這條件,所以就這樣聽別人說十幾年這樣的事兒。

    最後在這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 5 # 偏愛蜂蜜柚子茶

    過節,最快樂的莫過於小孩了,不管是什麼節日,一能不上課和小夥伴們盡情的玩耍,二能有好吃的飽飽口福。端午,更歡喜的是,大人們會為孩子們添置一套夏天的新衣服,男孩子是短袖短褲,女孩子是漂亮的小裙子,還有貼身的小背心,背心中間會縫一個小香角,男孩子是牛角型,女孩子是心型。五彩的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腳踝,香包或掛於胸前,或掛於床前,在額頭塗雄黃,門口插艾葉,有驅邪、祛病,求吉祥之意。 端午前夕,家家戶戶都飄來粽葉的香味。爸爸有一手絕活,包的粽子在鄰里親朋好友之間都讚不絕口。從選材,每一片粽葉,每一粒米,每一顆棗都精心挑選,從浸泡,洗粽葉,浸泡米的時間長短都細心謹慎,從手法,米與棗的比例,米與米之間的密實度,米與粽葉的協調都無比講究,從火候,蒸制大小火的調節,關火後燜煮的時間都有一定要求。每到快熟的時候,就早早的趴在餐桌邊著急的等待,香味四溢,饞涎欲滴,端上桌後,看著每個倒三角粽子都大小相同,迫不及待的隨便拿起一個解開繩子,粘在粽葉上的少許米粒都要舔乾淨,然後把米和紅棗混合均勻,吃起來粘而清香,甜而不膩。以致後來,市面上粽子口味琳琅滿目,嘗試以後,還是認為自家的黃米紅棗粽子最美味。 那會,吃著粽子,還在遙想,在書本里看過的聲勢浩大的賽龍舟,啥時候能親自去南方看看?提前祝願大家端午安康

  • 6 # 知足常樂273298521

    我是山東人,每到五月端午的前幾天,大家都在準備包粽子,(會包的不多)買米,買粽葉,用糯米,黑米,還有大棗,提前把米用水泡,泡透了再包,粽子葉集市上買來,人家已經煮過了,並且一疊一疊的,拿來就能包,巧婆婆們(媳婦)用巧手,把米包在裡面,用手添點水,再包起來,不鬆不緊,包好後放在大鍋裡,把水浸過粽子,用重物把它壓著,上面再放一盆水,鍋下燒火,先大火,然後小火,慢慢燉,燒一段時間,再把盆中的熱水,倒入鍋中繼續燒,讓水慢慢燉透,因為這裡的竅門很多,包的時候即不能太緊,又不能太鬆,太緊裡面的米是硬的,沒法吃,太鬆又不行,據說要在鍋裡悶一宿呢。

    可惜我從未包過,都是親朋好友送的,人家講給我聽,我把方法告訴大家,巧女們一定能學會的。

    在五月初五早上,要去山上拉露,割艾草,這是老輩人的風俗,一代一代傳下來,一直延續到今。

    如果你到農村,會看到每家的門口,都掛有艾草,不但避邪,還有藥用價值呢。

    大家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在當午那天,多割些艾草回來曬,曬乾後貯藏,如果能存三年,那你就可以用它泡腳,洗澡,養生的效果特別好。

  • 7 # 宛昀說

    我是山東濰坊的,我們那邊吃粽子,插艾葉和桃枝,長輩會給小輩縫荷包掛在胸前,寓意平安健康。

  • 8 # 魚小七愛Angie

    我是山東這邊的,我們這邊過端午很熱鬧,小孩子系五色彩繩,大人們都會給孩子們用不同顏色面做出來的小卡穿成一串拿著。早上的時候家家戶戶的男人插上艾葉,然後一家人吃雞蛋,發葉蔥,還有小火燒。到了中午就包包子,一般都是野菜的,現在很多人不願意麻煩就買粽子吃或者是直接買包子吃。在農村有一些兒小型的慶祝活動,小孩子會放船,很有趣

  • 9 # 四哥說鑽石翡翠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大臣,為了楚國富國強兵,舉賢薦能 ,受到保守派的排擠,遭革職流放到沅、湘流域。在家破國亡之時,屈原投身我故鄉的汩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當年5月5日屈原死後,楚國的老百姓為了不讓江中魚蝦破壞吃掉屈原屍體,把飯糰、竹筒飯等投入江中給魚蝦吃,後來就慢慢演變成每年五月初五包粽子、吃粽子、投粽子入江等活動來紀念屈原,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我在湖南常德長大。我們小時候快到端午節時,把父母早早採摘並曬乾的粽葉放在鍋裡用水煮開,並一片片整理洗淨備用。母親把糯米先用清水發脹,然後淘洗乾淨。把粽葉折成錐形或狗頭形,在其中放入糯米,用筷子紮緊,再用棕葉繩子捆紮緊,再入鍋慢火煮熟,一個粽子就做成了。

    我們常德這邊的粽子跟廣東不一樣,裡面除了放糯米(也有糯米拌綠豆),一般都不放任何東西。邊吃邊沾點糖,勁道彈牙那是兒時正宗的味道。

    每到五月初五,我們也去走親訪友。主要是女婿們帶著粽子和豬肉去看望岳父母,端午節也成了維繫親情的紐帶。

  • 10 # 五零六零三

    用柚子葉,桃葉,黃皮葉煲水洗澡,俗稱洗龍舟。其他差不多的都是包粽子,吃粽子,插艾,爬山。就是洗龍舟有特點

  • 11 # 福鼎茶一

    端午包粽子划龍舟是肯定的。頭年結婚的女方給男方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送粽子。。

  • 12 # 冷風及月

    我家是屬於華北地區,中部平原地帶,沒有像南方水鄉一樣的水資源,也就更沒有端午節划龍舟的習慣。甚至在早先幾年,我們都沒有過端午節的習慣,只是會在端午節包些粽子,算是過了每年一度的端午佳節。

    我不知道其他地區是否跟我們一樣,但北方大部分地區的端午節應該都是這樣度過的。

    我老家是在華北農村,這個季節的這個時候,我們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都在進行麥收工作,炎熱的夏日裡,每家每戶都在辛勤地潑灑著汗水。

    農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雖然端午節國家作為法定節假日給工人和白領們放了假期,但對於機械化程度尚還不太高的農村來說,這個時間正是我們辛勤勞作的時候。

    其實節日文化發展到今天,我們的很多習俗都慢慢淡化了,而且漸漸的都失去了它原本的用意。幾千年前屈原以死保節的行為,時至今日仍被華人所紀念和推崇。

    但是南方水鄉的划龍舟,甚至搶鴨子的行為似乎早就脫離了當初人們紀念屈原的本意。屈原的投江自盡,本是一件很令人悲哀的事情,現在卻發展成半娛樂的喜慶文化。但是大多數華人似乎也已經接受了這種紀念形式。網上甚至有調侃地說感謝屈原,給學生和上班族創造了一個假期。

    這種言論當然不會是主流,但是看到這樣的言論,我還是會覺得不舒服。畢竟屈原是殺身成仁,到了現在卻成為網友調侃的物件。

    其實這種現象不只是體現在對先人的不敬上,在其他方面網路惡搞大軍從未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調侃的機會。曾經網路惡搞被許多社會人士予以譴責和抵制,但今天的中國,惡搞文化甚至已經成為人們娛樂的一部分,沒有人再去關注這個話題,大家都理所當然地習慣性接受了。

    對於90後甚至00後來說,他們生活的年代是網際網路爆發和發展的年代,他們一年接受到的資訊甚至超過了父輩十數年甚至一輩子要學習的知識。惡搞文化一方面帶動了網際網路消費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造成這一新生代獨特的思考角度和思維方式。

    他們以新奇為追求,甚至娛樂至上,而社會的發展也給90後00後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但是娛樂文化的井噴式發展也造成了這一代人的膚淺和隨性。

    我想,國家之所以將端午節等節日作為法定節假日推廣,或許正是為了讓年輕一代甚至全體國民能夠“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當今的社會需要文化感召給年輕人以方向,西方的文化侵略其實已經對中國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特別是新生一代的思想,充滿了各種天馬行空的想象。但是中華之所以還是中華,就是因為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我們強烈的民族認同以及愛國主義。如果我們的先輩給我們的精神感召都這樣被我們曲解的話,我們國家的發展就會陷入迷茫困境。

    看看今天的中國,大多數人都是金錢至上的思想,這對於經濟發展來說是好事,但是國家治理不能只看GDP。讓人欣慰的是,我們的國家對國學教育越來越重視,我們中華文化正在復興,我個人在接觸到孔孟思想的過程中,深刻的體會到我們老祖先的智慧。中國現在面臨的挑戰很多,但是隻要我們的文化不丟失,我們的民族事業就不會迷失方向。

    相信以後的發展,我們會有更多的獲得感,等我們過去了這個階段,我們中華文化在世界上大放光彩的時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時!

  • 13 # 平安6603

    傳統節日越過越淡了,但家家包粽子的習慣還有,只是意義弱了好多。

  • 14 # 踏歌走馬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而出現的,這一點不管真假或者傳說,大家應該都知道。

    然後延伸出了不少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等,與其說是為了紀念屈原,不如說是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和期盼,生活的多姿多彩總是會帶給人們一種希望,好好活下去的希望。

    各個地方的端午習俗不一樣,大致分為南北不同,北方就是包粽子,當然是甜的,掛艾草,小孩系紅繩等等,我是北方人,對於南方的不太瞭解,不過聽朋友說過,他們那邊要殺雞殺鵝,賽龍舟等等。

    其實南北文化差異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節日怎麼過,開心最重要,自己喜歡最重要。

  • 15 # 觀瀾白蓮

    和家人一起包粽子,觀看賽龍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瀏覽器有哪些好用的外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