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白一個最基礎的酒知識:白酒屬於“蒸餾酒”,而中國古代喝的酒是米酒,屬於“釀造酒”。
何為釀造酒:透過藉著酵母作用,把含澱粉和糖質原料的物質進行發酵,產生酒精成分而形成酒。釀造酒度數一般不會超過18°,因為超過這個度數,發酵的酵母菌也扛不住了,會被抑制直至殺滅。所以釀造酒的度數不高,酒精的刺激性就小,口感也還不錯。比如葡萄酒、啤酒、黃酒,就是典型的釀造酒。而且它們可以說是“文明的見證者”,基本上有文明,就有它們的身影了。
何為蒸餾酒:蒸餾酒是乙醇濃度高於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酒精飲料,製作過程為先經過釀造,後進行蒸餾後冷卻,最終得到高度數的酒精溶液飲品。白酒、威士忌、白蘭地,都是蒸餾酒的典型代表。
世界上的幾大文明,都是先發明瞭“釀造酒”,直到蒸餾技術出現之後,才逐漸的學會了“蒸餾酒”,中國也是如此。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釀造米酒,到了宋朝時期,更是釀出了米酒的頂級形態——黃酒。中國古代的酒史,完完全全就是米酒史,幾乎沒有白酒什麼事。所以不管是鴻門宴的樊噲抱著4L的桶狂飲,還是李白會須一飲三百杯,等等那些我們熟知的歷史故事,喝的都是米酒這種度數低的酒。
而白酒的歷史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長,學者們的基本共識是元朝時候才出現。但即使出現後,它也一直是“非主流“,一直到清朝中後期,白酒的飲用量才超過米酒(黃酒)。就算是這樣,直到民國時期,中上層人士,依然主要喝米酒(黃酒)。白酒完全佔據主流,那是建國以後的事了。
是不是完全顛覆了你的認知?
現在鋪天蓋地的宣傳裡,白酒品牌動不動就好幾百年曆史,恨不得說“山頂洞人“喝的都是他們的酒,讓人自然將“白酒”和中國酒文化聯絡在一起。這其實都是有意無意在誤導消費者。
但是資本決定屁股,看了下面這組資料,你就懂了。
目前白酒的規模、盈利,各個方面碾壓其它酒。馬克思可能說過:“你看那賣力吆喝的人,好像資本家啊!”所以哪裡有更多的利益,哪裡就有更高的聲音。
我不否認白酒有它的魅力,也是中國酒。但是歷史事實,並不該因此而扭曲。米酒,才是伴隨中國文化從石器時代一路走來的,最正統的中國酒。
中國酒的歷史程序是什麼樣的呢?
歷史在前進,米酒的釀造工藝也是在不斷改進的。總體來講呢,就是米酒的度數越來越高,酒液越來越清澈。
喝酒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其實是為了追尋醉酒時那種感覺。酒精度越高,那種感覺就來的越快。所以古人在釀酒時候,一直在追求更高的度數。因為早先時候的米酒,度數實在太低了,想喝醉真的是挺不容易的,基本上都會先喝撐。
比如秦漢時候,米酒的度數也就4°左右,這還是“掌握核心技術”的酒,至於老掛在嘴邊的“一壺濁酒”,就是連4°都沒有的帶有些許酒精的稀米湯。這種度數,跟現在水啤差不多,再想想現在有人喝啤酒一桶的不醉的,你就不難理解那時候的人為什麼那麼能喝。所以魏晉之前,喝“一石”(漢一石約40斤)也不稀奇,比如劉備的老師盧植就能喝一石(後漢書記載)。是不是很恐怖的量?想喝這麼多酒要去多少趟茅房啊,只能說酒量大首先要腎好。
隨著工藝的改進,中國米酒度數不斷攀升,到唐時,好酒能達到8-12°左右,顏色也變成琥珀色,你說它是黃酒也是可以的,只是還沒有達到巔峰。我特別喜歡唐代詩詞裡對好酒的描述,畫面都極美:“玉碗盛來琥珀光”“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當然,唐朝時候,能釀出來成黃色的好酒還是少。大部分還是度數偏低、漂浮著發酵殘留物的濁酒,比如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就是當時普通人家釀的普通的酒,是不是措辭逼格爆棚?但味道嘛,肯定沒有琥珀色的米酒好。
米酒最終品質穩定下來是在宋朝。此時好酒度數能達到14-18°,這也基本是釀造酒的度數極限了,正如前面所說,度數再高,連產生酒精的酵母菌都受不了。這時正兒八經按工藝做出來的米酒,基本上就是現在的黃酒了。
最牛的是,唐朝時候釀酒,已經懂得透過低溫加熱工藝,給剛釀好的酒滅菌。這種思路的技術換個名詞你一定聽說過,那就是“巴氏消毒法”(思路相同,但操作還是有點區別的)。這種技術,比西方早出現了至少800年。
透過這種滅菌方法,再加上酒度比較高,彼時的好酒封存起來,能放很長時間不酸敗。這樣酒就能長途運輸,另外就是“陳藏”才能實現,透過陳藏,可以大大提升米酒(黃酒)口感、風味。
另外米酒度數的不斷攀升,就意味著酒量的不斷下降。說“這人酒量真行”的描述,就從秦漢的“一石”變成了唐朝的“一斗”(一石的1/3),再到宋朝能喝個三升(3斤)就算很不錯了。到現在喝黃酒,酒量大喝3斤也是常有的。
後來到了元朝,人們發明了蒸餾酒,那時候白酒還不叫白酒,叫“燒酒”“燒刀子”“阿力吉”,被稱為白酒是建國以後的事情了。它直接將糧食和發酵的曲伴到一起,放在窖池裡發酵後蒸餾,這樣蒸餾出來的酒度數超級高,能達到60-70度,喝一口簡直就像有人拿一把銼刀在你的喉嚨裡摩擦~摩擦~。現在的白酒原酒出來基本就是這個,我們喝的成品酒一般是降度到40-52°左右,還要經過陳放、勾調處理等複雜的過程。
雖然古人一直在追求酒度數的提升,但是度數更高的蒸餾酒——白酒,自從元朝出現後,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得到主流社會的追捧。因為白酒的度數太高了,醉的太快,口感也太沖,這與明清時候文人追求“微醺”的感覺並不符合,所以黃酒依然是大眾的主流用酒。
但是白酒也有自己的優勢:想達到同樣的醉酒程度,白酒比黃酒便宜的多,而且勁夠大。所以慢慢就受到底層勞動人民的追捧。特別是到了清朝中後期,中國百年的屈辱史就是這個時候開始的,戰亂頻繁、天災人禍,用來釀黃酒的小米、大米、糯米,都不夠人吃呢,哪還有多餘的拿來釀酒。更何況打仗導致運輸困難,黃酒儲存不好就變質,導致黃酒愈發的貴了。
而釀白酒的主要原料——高粱,並不是主食,高粱杆還是修河提的必不可少材料。成本低,勁大醉的快,儲存方便。這些特點在亂世時期,那可是無可取代的巨大優勢啊。於是白酒就在這個時期,勢不可擋的反超黃酒,成為飲用量最大的酒。但即使是這樣,黃酒依然倔強的流行於上流階層,講究的宴請還是少不了。
直到1949年,無產階級鐵拳橫掃一切,新中國成立了。一方面是領導層當初大多是苦哈哈喝出身,就算不是,在隨後抗戰過程中也過得挺艱苦,那都是喝慣了白酒;最重要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勒緊褲腰帶前行,糧食一直緊缺,酒當然就更稀缺了。所以自上而下都推崇白酒,甚至在制定“五年計劃”、國家戰略時候都有白酒的內容,講究的是怎樣用更少的糧食釀出更多的白酒。所以就在這種環境下,白酒徹底把黃酒擠到犄角旮旯裡,成為絕對的“霸主”,一直延續至今。
這就是米酒和白酒的過往與關係。另外很多人覺得黃酒就是南方的產物,其實在白酒佔據主流之前,全國各地都有好的黃酒。北方以小米、黍米釀造的米酒,歷史上也是有許許多多出名的好酒。只能說古時候好酒不分南北,就看哪家技術強、口碑好。
首先要明白一個最基礎的酒知識:白酒屬於“蒸餾酒”,而中國古代喝的酒是米酒,屬於“釀造酒”。
何為釀造酒:透過藉著酵母作用,把含澱粉和糖質原料的物質進行發酵,產生酒精成分而形成酒。釀造酒度數一般不會超過18°,因為超過這個度數,發酵的酵母菌也扛不住了,會被抑制直至殺滅。所以釀造酒的度數不高,酒精的刺激性就小,口感也還不錯。比如葡萄酒、啤酒、黃酒,就是典型的釀造酒。而且它們可以說是“文明的見證者”,基本上有文明,就有它們的身影了。
何為蒸餾酒:蒸餾酒是乙醇濃度高於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酒精飲料,製作過程為先經過釀造,後進行蒸餾後冷卻,最終得到高度數的酒精溶液飲品。白酒、威士忌、白蘭地,都是蒸餾酒的典型代表。
世界上的幾大文明,都是先發明瞭“釀造酒”,直到蒸餾技術出現之後,才逐漸的學會了“蒸餾酒”,中國也是如此。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釀造米酒,到了宋朝時期,更是釀出了米酒的頂級形態——黃酒。中國古代的酒史,完完全全就是米酒史,幾乎沒有白酒什麼事。所以不管是鴻門宴的樊噲抱著4L的桶狂飲,還是李白會須一飲三百杯,等等那些我們熟知的歷史故事,喝的都是米酒這種度數低的酒。
而白酒的歷史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長,學者們的基本共識是元朝時候才出現。但即使出現後,它也一直是“非主流“,一直到清朝中後期,白酒的飲用量才超過米酒(黃酒)。就算是這樣,直到民國時期,中上層人士,依然主要喝米酒(黃酒)。白酒完全佔據主流,那是建國以後的事了。
是不是完全顛覆了你的認知?
現在鋪天蓋地的宣傳裡,白酒品牌動不動就好幾百年曆史,恨不得說“山頂洞人“喝的都是他們的酒,讓人自然將“白酒”和中國酒文化聯絡在一起。這其實都是有意無意在誤導消費者。
但是資本決定屁股,看了下面這組資料,你就懂了。
目前白酒的規模、盈利,各個方面碾壓其它酒。馬克思可能說過:“你看那賣力吆喝的人,好像資本家啊!”所以哪裡有更多的利益,哪裡就有更高的聲音。
我不否認白酒有它的魅力,也是中國酒。但是歷史事實,並不該因此而扭曲。米酒,才是伴隨中國文化從石器時代一路走來的,最正統的中國酒。
中國酒的歷史程序是什麼樣的呢?
歷史在前進,米酒的釀造工藝也是在不斷改進的。總體來講呢,就是米酒的度數越來越高,酒液越來越清澈。
喝酒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其實是為了追尋醉酒時那種感覺。酒精度越高,那種感覺就來的越快。所以古人在釀酒時候,一直在追求更高的度數。因為早先時候的米酒,度數實在太低了,想喝醉真的是挺不容易的,基本上都會先喝撐。
比如秦漢時候,米酒的度數也就4°左右,這還是“掌握核心技術”的酒,至於老掛在嘴邊的“一壺濁酒”,就是連4°都沒有的帶有些許酒精的稀米湯。這種度數,跟現在水啤差不多,再想想現在有人喝啤酒一桶的不醉的,你就不難理解那時候的人為什麼那麼能喝。所以魏晉之前,喝“一石”(漢一石約40斤)也不稀奇,比如劉備的老師盧植就能喝一石(後漢書記載)。是不是很恐怖的量?想喝這麼多酒要去多少趟茅房啊,只能說酒量大首先要腎好。
隨著工藝的改進,中國米酒度數不斷攀升,到唐時,好酒能達到8-12°左右,顏色也變成琥珀色,你說它是黃酒也是可以的,只是還沒有達到巔峰。我特別喜歡唐代詩詞裡對好酒的描述,畫面都極美:“玉碗盛來琥珀光”“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當然,唐朝時候,能釀出來成黃色的好酒還是少。大部分還是度數偏低、漂浮著發酵殘留物的濁酒,比如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就是當時普通人家釀的普通的酒,是不是措辭逼格爆棚?但味道嘛,肯定沒有琥珀色的米酒好。
米酒最終品質穩定下來是在宋朝。此時好酒度數能達到14-18°,這也基本是釀造酒的度數極限了,正如前面所說,度數再高,連產生酒精的酵母菌都受不了。這時正兒八經按工藝做出來的米酒,基本上就是現在的黃酒了。
最牛的是,唐朝時候釀酒,已經懂得透過低溫加熱工藝,給剛釀好的酒滅菌。這種思路的技術換個名詞你一定聽說過,那就是“巴氏消毒法”(思路相同,但操作還是有點區別的)。這種技術,比西方早出現了至少800年。
透過這種滅菌方法,再加上酒度比較高,彼時的好酒封存起來,能放很長時間不酸敗。這樣酒就能長途運輸,另外就是“陳藏”才能實現,透過陳藏,可以大大提升米酒(黃酒)口感、風味。
另外米酒度數的不斷攀升,就意味著酒量的不斷下降。說“這人酒量真行”的描述,就從秦漢的“一石”變成了唐朝的“一斗”(一石的1/3),再到宋朝能喝個三升(3斤)就算很不錯了。到現在喝黃酒,酒量大喝3斤也是常有的。
後來到了元朝,人們發明了蒸餾酒,那時候白酒還不叫白酒,叫“燒酒”“燒刀子”“阿力吉”,被稱為白酒是建國以後的事情了。它直接將糧食和發酵的曲伴到一起,放在窖池裡發酵後蒸餾,這樣蒸餾出來的酒度數超級高,能達到60-70度,喝一口簡直就像有人拿一把銼刀在你的喉嚨裡摩擦~摩擦~。現在的白酒原酒出來基本就是這個,我們喝的成品酒一般是降度到40-52°左右,還要經過陳放、勾調處理等複雜的過程。
雖然古人一直在追求酒度數的提升,但是度數更高的蒸餾酒——白酒,自從元朝出現後,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得到主流社會的追捧。因為白酒的度數太高了,醉的太快,口感也太沖,這與明清時候文人追求“微醺”的感覺並不符合,所以黃酒依然是大眾的主流用酒。
但是白酒也有自己的優勢:想達到同樣的醉酒程度,白酒比黃酒便宜的多,而且勁夠大。所以慢慢就受到底層勞動人民的追捧。特別是到了清朝中後期,中國百年的屈辱史就是這個時候開始的,戰亂頻繁、天災人禍,用來釀黃酒的小米、大米、糯米,都不夠人吃呢,哪還有多餘的拿來釀酒。更何況打仗導致運輸困難,黃酒儲存不好就變質,導致黃酒愈發的貴了。
而釀白酒的主要原料——高粱,並不是主食,高粱杆還是修河提的必不可少材料。成本低,勁大醉的快,儲存方便。這些特點在亂世時期,那可是無可取代的巨大優勢啊。於是白酒就在這個時期,勢不可擋的反超黃酒,成為飲用量最大的酒。但即使是這樣,黃酒依然倔強的流行於上流階層,講究的宴請還是少不了。
直到1949年,無產階級鐵拳橫掃一切,新中國成立了。一方面是領導層當初大多是苦哈哈喝出身,就算不是,在隨後抗戰過程中也過得挺艱苦,那都是喝慣了白酒;最重要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勒緊褲腰帶前行,糧食一直緊缺,酒當然就更稀缺了。所以自上而下都推崇白酒,甚至在制定“五年計劃”、國家戰略時候都有白酒的內容,講究的是怎樣用更少的糧食釀出更多的白酒。所以就在這種環境下,白酒徹底把黃酒擠到犄角旮旯裡,成為絕對的“霸主”,一直延續至今。
這就是米酒和白酒的過往與關係。另外很多人覺得黃酒就是南方的產物,其實在白酒佔據主流之前,全國各地都有好的黃酒。北方以小米、黍米釀造的米酒,歷史上也是有許許多多出名的好酒。只能說古時候好酒不分南北,就看哪家技術強、口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