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順勢而為2020
-
2 # 豌豆尖兒
韓信,西漢初軍事家,,淮陰(今江蘇淮安)人, 與彭越、英布合稱漢初三大名將,與蕭何、張良並稱漢初三傑。
由於家境貧寒,韓信連一日三餐都很難維持,只得到處投靠親友,成為不受歡迎的人物,飢腸轆轆的他只好到河邊釣魚,可什麼也釣不到,便向河邊的洗衣婦討飯,其中有位老婦人,經常給他飯吃,並且鼓勵他,他收到鼓舞,決心投軍,幹一番事業。在陳勝吳廣起義後,韓信投奔了同為起義軍的項梁,但是卻不受重用,碌碌無為。在項梁死後,他被項羽收用,但項羽讓他做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採納。劉邦被封為漢王后,韓信離楚歸漢,被分配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
韓信的人生轉折點是結緣蕭何,在和蕭何的交談中,蕭何發現韓信是一位難得的將才,十分欣賞他的才能。在劉邦前往漢中的途中,就有不少將領逃跑了,韓信見在劉邦處也沒有什麼發展,也一起逃跑了,蕭何得知,連夜快馬去追韓信。最後,在蕭何等眾人的舉薦下,劉邦任命韓信為統領漢軍的大將軍。結果韓信也沒有讓劉邦失望,暗度陳倉、東進滅趙、妙計滅齊,平定四國,最後與劉邦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韓信絕對是一個軍事奇才,沒遇到伯樂,也只能抱劍長嗟,直到遇到劉邦,兩人的命運都發生了重大轉機。所以說選擇相當重要。韓信對劉邦存有感恩之心,在劉邦處他才能施展畢生的軍事才能,他選擇了幫助劉邦奪取天下。還是那句話說得好: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3 # 十億年以後
個人認為,這是韓信的性格與慾望造成的。
韓信(公元前231至公元前196),淮陰人也,字號沒有記載。
小時家境貧困,又性格放蕩,所以名聲不好,不能做官,也沒那個耐心做生意,所以只好厚著臉皮投靠人家吃閒飯 。有幾次他投靠南昌亭長,吃多了,亭長老婆厭惡他,不給他做飯,他只好自己走了。他的母親死了,甚至都只能葬在一個高高的亂葬崗。
他在淮陰的人緣也不好。一個少年當眾侮辱他:”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雖然長得高大,喜歡佩戴刀劍,但你實際上膽怯得很!你要是不怕死,就用劍刺我;不能,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看了看他,彎下身子,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
幸好還有個洗衣服的老婆婆憐憫他,給他飯吃。他很感激,要報答她。老婆婆生氣地拒絕了。
是啊,他是多麼不幸,他受到怎樣的侮辱,他在社會的底層如何掙扎!這造就了他性格上的堅強,也讓他的慾望,對權勢、金錢的慾望,像暴食症一樣,無限增長。
天下大亂。韓信投奔了項梁,不受重用。項梁敗,又投靠項羽,做了個侍奉項羽的小官,數次進諫,項羽不用。
及項王分封諸侯,漢王劉邦入蜀之時,韓信逃到了漢王那兒,也只做了個管理糧倉的小官。犯法當斬,抬頭見到滕公夏侯嬰,大喊道:“上不欲就天下乎?而斬壯士!(漢王不是要統一天下嗎?為什麼要殺掉壯士?)”
滕公和他談話後,很賞識他,把他釋放了,向漢王推薦他。漢王沒有重用他,韓信又和蕭何談話,蕭何很賞識他。後來幾十名將領逃跑,韓信也跑了,蕭何把他追了回來。
後來武涉、蒯通來遊說韓信背叛漢王,韓信拒絕了。他感激漢王給了他施展抱負的機會,給了他名利、權勢。俗話說:“失去才知道珍惜。”韓信混到這個地步,非常不容易,所以他十分感激漢王,也自度無罪,不願背叛他。
但世事無常,韓信最後還是被他信任的漢王殺掉了。狡兔死,走狗烹。
參考資料:《史記.淮陰侯韓信列傳》《漢書.韓信彭越傳》。
-
4 # 杯酒話歷史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西漢開國元勳,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謀略家,韓信一生頗有傳奇色彩,因為其出色的軍事才能,被後世尊稱為兵仙,同時也與當時高祖麾下等名臣獲得兵家四聖之、漢初三傑等美譽。
國土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等是當時人對韓信的評價,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韓信作為軍事統帥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滅楚,協助劉邦一統天下。高祖之所以能夠奪取天下,其實與韓信有著莫大關係,得韓信者得天下一點都不為過。韓信年少時家境貧寒,窮到什麼地步呢,連母親逝世也無錢料理後事的那種,然而韓信還要挑選開闊高遠之風水陰宅。早年韓信當不了官,也不會做生意,整天無所事事到處混吃混喝被周邊人嫌棄看不起,還別說這一點和劉邦有共同點,韓信認為自己才幹出眾,總有一天會有出頭之日。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韓信雖然窮,但是還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只是暫時被埋沒,常年佩帶刀劍出行,大有俠士之風。淮陰屠夫中有個年輕人就看不起韓信,就想變著法子欺負侮辱韓信:“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一言不發,俯趴地上,從胯下慢慢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胯下之辱。其實從這事可以看出,韓信是一個忍耐性非常強的人,異於常人。
秦末世道混亂,君王殘暴,民不聊生,終於陳勝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義軍迅速在全國蔓延,六國開始醞釀復國,秦王朝在風雨中搖搖欲墜。亂世出英雄,大好時機韓信怎能錯過,於是就投奔了項梁,項梁戰死後,項羽開始坐莊,項羽安排韓信做一些不重要的小角色,不甘屈才的韓信一直想表現自己突出的軍事才能,經常發表看法,給項羽獻計,項羽從來沒有采納韓信建議。
後來韓信離開項羽投奔了劉邦,劉邦也沒覺得韓信有才能,安排他做倉庫管理的小官,韓信同蕭何有過數次交談,蕭何知道韓信才華橫溢十分賞識他,日子久了韓信在劉邦這裡感覺也沒什麼發展前途,有天大晚上就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趕緊連夜追趕回來,這也成就了膾炙人口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佳話。
動靜鬧得這麼大,在蕭何的重磅推薦下,劉邦終於答應拜韓信為大將,果然沒有令人失望,韓信的人生就像開掛一樣,就用了五年的時間,韓信就幫助劉邦蕩平天下,韓信也功成名就加爵封侯,天下穩定後劉邦開始慢慢削弱韓信勢力,最後誅殺了韓信三族,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殘酷還是發生在韓信身上。
韓信投奔劉邦之初想法就是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施展軍事才能,可能剛開始封侯拜相韓信想都沒去想,劉邦作為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謀天下就要會用人,劉邦麾下的張良、蕭何等個個都是佼佼者,劉邦所做的就是各施其才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到極致,自己只要駕馭好他們就可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背叛與否不會去想那麼多,打天下用武將,治天下需能臣。
回覆列表
韓信最初投靠的是項羽,項羽讓韓信做自己的衛士,韓信後來發現項羽並不打算重用自己,且項羽為人剛愎自用,他料定項羽難成大事之後,脫離項羽,投奔劉邦。剛到劉邦軍中,也不被劉邦重要,後來韓信就打算離開,劉邦的謀士蕭何深知韓信的軍事才能,於是就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把韓信追回來之後,極力向劉邦推薦韓信,在蕭何的再三力薦下,劉邦終於拜韓信為大將軍,統帥漢軍。士為知己者死,韓信心裡感激劉邦的賞識之恩,所以分外用命,他覺得自己忠心為劉邦拼命,劉邦也會厚待自己,韓信的謀士蒯通曾經勸他自立為王,韓信卻因不願辜負劉邦的知遇之恩,而沒有同意,最終落得個兔死狗烹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