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榮

    起初,魏延是劉表的部下,與黃忠、甘寧、李嚴、文聘、等並稱十大猛將,同時也受到了曹操的賞識,後來劉表死後又成為了劉備的部下,因年輕有為而深受劉玄德劉備的賞識。但在劉備封漢中王時,因年輕而怕魏延並不能服眾,故而沒有將其列入虎將之列,而是將魏延封侯。

    魏延請命任漢中太守,他說道:“若曹公不來,我不攻;若曹公來,請為大王拒之。”劉備聽了話之後非常的開心,心裡越發賞識魏延,立即封他為漢中太守。果然曹操在那之後不再進攻漢中。

    但之後的道路魏延過的並不好,諸葛亮覺得他天生反骨,劉表死後立即背叛了劉表勢力,諸葛亮一心為國想要將他除之後快,背信棄義之人——不能留。只是劉備以德服人又是一位愛民入子的愛才之人,就又將魏延留下了。

    話又說回投奔之時,魏延投奔劉備之後,被封為衙門將軍,在作戰方面雖然魏延各人武力強橫,常常作為帶頭衝鋒的頭號人物,但也不是盡善盡美,在排兵佈陣方面上也不算是方面俱全。漢中守衛戰他在戰役中擊退了魏王曹操曹孟德,蜀王劉備非常高興,甩手就要封魏延為五虎將。

    但因為魏延的桀驁不馴與年輕氣盛,很多將領包括了丞相諸葛亮諸葛孔明都十分反對這個決定,但劉備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退而求次的的封魏延為蜀候。公元223年,漢昭烈帝劉玄德怒急攻心伐吳失敗,病逝於白帝城,劉禪即位稱為蜀漢懷帝。蜀漢四個大將全都在戰場上犧牲了,諸葛亮不得已要重新啟用魏延。

    在多次南征、北伐中,魏延都在蜀國戰役裡充當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就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想法,就是突襲子午谷,但未經允許之下,擅自使用。然而此時,魏延與楊儀之間的糾紛矛盾日益嚴重。楊儀屢進讒言,使得諸葛亮也對魏延越來越不信任。

    那麼魏延為什麼這麼不受待見呢。魏延為人太過囂張跋扈,以至於把同僚們都得罪了一遍,甚至他的壞名聲都一路傳到了吳國那裡,孫權曾經說過:魏延就是個小人,雖然有做過好事,但是現在成大人物了,就開始得瑟了,如果現在沒有諸葛亮在這裡牽制他,以後肯定會惹禍。

    他的名聲這麼差,古代名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武將立了很多功但是又又很多惡名,那下場肯定是不好的,魏延當然也不例外。劉備稱帝之後又加封了魏延為鎮北將軍,直到劉備去世,魏延的好日子也到了盡頭,諸葛亮總攬軍政大權,由於諸葛亮不重用他,重重牽制他,他只能做一些無法發揮他才能的事情。不僅如此,諸葛亮死前還讓馬岱設計殺了魏延。就這樣,魏延在臨死前還囂張的大喊:“誰敢殺我!”魏延就這樣帶著仇恨死去了,他在臨死前對天下人喊出的四個字,不料竟然一直流行了2000年。

  • 2 # 怪獸小火龍

    魏延悲催啊!死於謀反罪,到底歷史上魏延真的謀反來嗎?答,當然沒有,當時的魏延位高權重,諸葛亮死後魏延成了蜀漢的二把手,他謀反動機是什麼,難道他要當皇帝嗎?顯然是不可能。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臨終前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史書只短短几個字:“密語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可以看出諸葛亮並沒有讓魏延參加,所以很多人說諸葛亮居心叵測。作為僅次於諸葛亮的重臣,魏延參加是天經地義,為什麼不讓魏延參加?魏延是蜀中難得的將才,諸葛亮死訊一旦陷入10萬蜀軍必定軍心渙散,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將北伐軍完整無好的撤回蜀國,所以讓魏延斷後無可厚非,沒讓他參加也說的過去。可奇葩的是諸葛亮明知道魏延的脾氣,可偏偏讓和魏延有過節的楊儀去執行這條命令,這就有點……事實也是如此,諸葛亮死後楊儀派費禕傳達了命令後,魏延說:“丞相雖已不幸去世,但我還在!就叫丞相府中的文官們護送丞相靈柩回成都歸葬吧!我親自率領部隊繼續北伐,怎麼能因為丞相一人去,就失去了北伐大業”?我魏延是何等人物,怎麼能可能接受楊儀這樣的小人,還給他做什麼斷後將軍。費禕是奉了楊儀的命令去的,可魏延真沒把他當外人,就和他重新制定了方略,費禕同意了魏延的方案,也就是繼續北伐,由楊儀等文官護送諸葛亮的靈柩回成都,費禕向楊儀說了魏延的方略後,楊儀很高興,因為魏延違背了諸葛亮的遺命,命令主力部隊立刻全線撤退。想想看魏延正與敵軍對峙,主力一旦棄之不顧而後撤,魏延的部隊必然將被司馬懿包了餃子,這無異於借刀殺人。當魏延的偵察兵回報中得知北伐軍主力已經“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時”,魏延失去理智怒火中燒,這就是武將做事不用腦子,下面所屬部隊迅速與敵人脫離接觸,經棧道搶先回到漢中,並燒燬棧道阻擋主力南歸。還派飛馬趕往成都,表明事情的原委爭取政治上的主動,可沒想到楊儀因這事已經報告了劉阿斗,兩人互相告狀控告對方謀反,劉禪難以定奪,把裁權交給了董雲和蔣琬……最後他們一致認為魏延才是謀反者,劉禪擔心文臣楊儀不是魏延對手,特派蔣琬率精銳部隊宿衛軍集合北上接應楊儀。沒有皇帝的支援,魏延敗局已定。之後,魏延率領著幾個心腹和兒子殺出了重圍奔向成都,楊儀派出馬岱率追兵追殺魏延,魏延寡不敵眾被殺……

    這個仔細看就漏洞百出,有人說諸葛亮設計的,這個真的很扯,1.諸葛為什麼不在他生前處死魏延呢?為什麼死後才做決定,你就那麼肯定能你死後,他們能殺死魏延,要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諸葛亮害死魏延可能性不大。2.在整個蜀漢集團裡,魏延是諸葛亮堅定北伐的支持者,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反對的,包括諸葛亮繼任者費禕,所以諸葛亮沒有理由要除掉魏延,就算要除掉也最後是在生前,天下未定殺魏延得不償失……魏延為什麼反對楊儀,當然以楊儀資格還真沒有權力命令魏延,如果他們說是諸葛亮的遺命的話,我想魏延在蠢也不會違抗軍令。

    那麼,魏延真的謀反了嗎?當然沒有,魏延沒必要謀反,諸葛亮死後魏延在蜀漢的地位“一人之上,萬人之下”。魏延到逃亡路線再次證明他並無反意。陳壽在《三國志·魏延傳》中說:“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資治通鑑》更直截了當的為魏延喊冤:“始,延欲殺儀等,冀時論以己代諸葛輔政,故北降魏而南還擊儀,實無反意也”。

    在看看魏延功勞,劉備奪取四川和漢中後,史書記載“先主留魏延鎮守漢中,皆實兵諸圍為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劉備曾問魏延如何守漢中,魏延語出驚人,“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劉備入川后由魏延猶如猛虎歸山,由無名小卒登上了蜀國政治舞臺,憑藉出生入死立下的赫赫戰功,晉升為與趙雲平起平坐的牙門將軍。 魏延根據漢中地形特點和自身作戰經驗,無師自通暗採《周易·繫辭傳》原文為“重門擊拆,以待暴客,蓋取諸豫”。首創“圍守禦敵”戰法,於漢中險要之處,依憑地勢築起一座座土圍作為營寨,積糧屯兵,加強守備。敵軍來犯,各圍據險固守,避敵銳氣。在持久戰中伺機出擊,各圍相互救援,逼退敵軍。費禕,蔣琬掌權後也是用了魏延守漢中的戰略,可姜維後改變了漢中防禦,最後漢中丟失,三個月蜀漢滅亡。

    魏延鎮守漢中15年,劉備讚賞有加封魏延為“鎮北將軍”。魏延在建興八年,奉命“西入羌中”,與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在陽溪大戰。魏延大破淮等,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 ……魏延因此功被朝廷為“遷為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蜀漢將領中領授“大將軍”銜者唯魏延一人,獲假節(代皇帝巡查可先斬後奏),而南鄭侯位屬縣侯,等級高出諸葛亮這個武鄉侯。魏延斬王雙殺費瑤打敗郭淮,幾次和張頜對戰,可以說蜀漢後期沒有幾個將領能和張頜對抗的了……

    其實,魏延確實是軍事人才,但毀於性格,像他這樣的人很多,別說古代,就是在現代領導都不會喜歡這樣的人,典型的刺頭,居功自傲死的人歷史上很多,如明朝的藍玉和清朝的年羹堯,這些人物不都是和魏延一樣的人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交車的混動系統是什麼樣的,和普通汽車的是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