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老大207637629

    詩詞對文章而言,它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一首詩,一首詞寫好了,更能說服人,教育人。一首詩寫好了,明眼人一看就懂。有一首詩寫得好。李杜詩編萬口傳,千年萬載讀不厭,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可見詩詞的魅力。

  • 2 # 七山客

    如何正確解讀“詩詞”的魅力?

    詩詞意指古體詩,近體詩,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詩歌,也是漢子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一般認為“詩”較為適合“言志”,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

    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是用凝練的語言,嚴格的韻律要求,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的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詩詞的魅力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難以言明的,會讓不同的人體會不同的意境,卻又能讓不同的人產生共鳴。

    詩:是一種以有節奏,形象生動的語言,高度凝練和集中的反映生活或抒發強烈的感情的文學作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想象,語言精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詞:詞其實是詩的一種韻文形式,是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是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特點是句子不像詩一樣有格式,章法或是韻律要求。

    特點:詞一般多以抒發情感為主,表達形式通常是結合音樂,包括詞在古代興起的時候都是合樂的歌詞,所配合的音樂都是隋唐以來新興的音樂,由於這種文體對音樂的依附性,決定了詞在體制風格上一系列的特點,到了現代更是多用於音樂。

    我個人覺得詩詞在表達的意境上是無止境的,跨越了時間和空間,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同樣的詩詞,每個人的想法或體會都會有變化,這也是詩詞對我的啟發。

    詩詞不僅僅是表達,體會,意境,詩詞更是我們的生活,“無處不在”,這就是詩詞的魅力!

    多有疏漏,勞煩斧正,感謝!

  • 3 # 古城漁樵

    下面本人就用(中華詩詞)作一首藏頭詩,以答此問!以謝閱讀的朋友們。

    (中)國文化博精深,

    (華)夏五千載古今。

    (詩)賦憂愁喜樂韻,

    (詞)抒壯志平常心。

    謝大家釜正!

  • 4 # 子平182546961

     詩詞源於歌,魯迅先生說過最早的詩歌應該追溯到“吭吆吭吆派”,很早很早的先民開始不會詩,而歌也是隨著人們勞動的號子起始的,第一個喊出“吭吆吭吆”的人就是我們詩歌的始祖吧,而他畢竟起了示範帶頭作用,後來唱的時間越長聲音越響亮,再後來內容越豐富聲音越發悅耳他便成了最早的歌手……於是就有了後來《詩經》裡的風、雅、頌。 

            我想風雅頌的原作者一定彼時代的文明人,而之後各個朝代各個階層的人無不向往做個文明人,諸如屈原、宋玉,劉邦,曹操,之後的唐宋名家……等王侯將相無不是那個時代的文明人,歌、詩、詞自始至終便是我們民族文化傳承最顯著的形式(史料的傳承早期侷限於皇家及官僚貴族)。

             歌、詩、詞是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文字語言表達形式,所以它受到全社會 各階層追捧與喜愛,而以詩詞繁盛的時期無過於唐宋,詩詞的魅力莫過於婦孺老幼皆宜吟詠,生活中處處有它的影子,尤其涉及感情方面,親情友情愛情都有它深淺相宜、濃淡相宜、雅俗相宜的表現形式,為後世之人晶晶樂道,據說乾隆爺曾幾何時一日一首詩,平生集詩數萬首之多,這位盛世帝王對詩歌的喜愛程度可想而知。

            中華詩詞的魅力可體現於人們運用它對生活描述,對生活的詮釋,對生活的點綴。讓人們從物質生活介面昇華到精神層面,用語言之美來達到人們的物境、情境和心境……

             中華詩詞是我們民族文化之瑰寶,它的魅力又在今天的中國詩詞大會上大放異彩!

            

  • 5 # 阿燚黃南開

    如何正確地解讀詩詞的魅力呢?

    我認為,詩詞的魅力首先在於它們獨具的聲調之美。在世界文字中,惟漢語有四聲,古賢巧妙地將詩詞搭配,使它產生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音樂效果,聽者如聞歌唱,悅耳怡情;

    其次是詩詞所追求文字的韻味。有時,好的文學藝術語言並非皆求準確,有些因為所要表現的是難寫之情、難描之景。這時反倒需要含蓄甚至朦朧一些的文字也許更好,例如李商隱那些無題詩,很難理解,讀之卻感極美,因為這類文字非常有嚼頭,它們提供的正是品味景象之神理,由此激發讀者們遐思無窮,從而達到藝術審美目的。

    還有就是詩詞中的“一字多義”。這些關鍵詞語在詩中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和情色,這是來自偉大的中華民族靈魂的“詩語”,意蘊豐盈、歷史厚重、獨有神韻。早已化為中華民族的集體意識和精神,並且一代代被承傳著、運用著。這些語詞除了本義外,又被附加了另外特定的意義和感情色彩。由於文人把它用得十分鮮活,如有神助,遂在歷代文學領域裡紮下了根。這種特定的語義超出了各大詞典中的解釋,被稱作“歷史積澱義”。例如“楊柳”一詞,因在《詩經》中把它擬人化“楊柳依依”,令它送別也依依,此後“楊柳”便成為“惜別”的代名詞,常用在詩詞之中。這對於西方人來說就是“嘔埋瓜”!簡直是不可思議,無法理解!而對有古典文學素養的華人來說,卻倍感到特有韻味。因此,詩詞中的“一字多義”不但使詩詞更美,更有魅力外,它也是一種民族意識、情感的體現,又是中國文學的特色。如果你理解並掌握了它,可讓你常獲詩詞藝術鑑賞之妙,加以運用它,更助你不斷創出詩詞精品呢!

  • 6 # 春雨44000583

    詩詞是語言的昇華,文字的凝聚。情操的發揮,思想的光芒。詩詞的魅力在於對情感抒發的空間和層次的提升得到有效的延伸,奮發出心聲的真摯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認可。自然而然的發揮自的思想特點,把表達的情感昇華成語言的生動,解練,鮮明,誇張以及對比等放面的和諧統一引人思考啟發的認同。生活是一切的來原,詩詞也不列處能作出好詩詞的人一定是個愛生活的人。有進取心,胸懷,文化底蘊這些是作好詩詞的基礎。詩詞的最大魅力莫過於人格魅力和個人的才華,詩詞完全可從展現個人的生活方方面。讓詩詞走進我們的生活使自己充滿活力,同時也讓別人感受詩詞魅力,文化繁榮社會進步生活和諧……

  • 7 # 使用者61261209737

    詩詞都有它的創作背景,無論寫景狀物還是抒情言志,詩詞中都蘊藏著作者情感的資訊,只要捕捉住作者情感的資訊,就拿到了解讀“詩詞”的鑰匙,不難領略詩詞的魅力。倍受世人敬仰的千古清官包拯包青天的一首五言詩,試賞析。原詩如下:

    《書端卅郡齋壁》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這首詩開宗明義,正本清源,闡明為官之道清心寡慾,剛正不阿是修身之本,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為蒼生著想,不為一已之私。這樣,才能成為好官、清官。

    “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優質的大樹總會成為棟樑之材,好鋼不曾用來制釣魚的彎鉤。這兩句以大樹和精鋼為喻,是包公心跡的流露,反映出包公自信、正直的品格。

    “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最後站在歷史的高度,總結出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教訓,不要作使後人蒙羞的事情。是包公自勉,也是勸人。

    這首詩通篇嚴以律己,充滿正氣,疾惡如仇,憂國愛民之情顯露無遺。從而令讀者領略到了包公的人格魅力。

    這首詩,那些心術不正,貪汙腐敗之流讀了是否汗顏呢?不得而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健身的動力是什麼?是因為喜歡還是因為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