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今年10月10號終於釋出了旗下全球首款MPV—VF11,此命名為內部代號,目前新車官方圖片已經在官網公佈,同時正式命名也隨之公佈,該命名並沒有按照以往的“博”字輩繼續進行命名,而是為其開啟了“嘉”系列,名為嘉際,該命名一點都不“吉利”,但是從吉利公司為其進行全新的系列命名可以看出對首款MPV的重視程度,對於該正式命名也讓消費者對其的認知度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10
回覆列表
  • 1 # 來自冰島的一隻考拉

    吉利這款所為的MPV,尺寸不知道多大,看圖應該和宋MAX相當,這款吉利的最大競爭對手應該是宋MAX,而不是傳奇的G50。必定吉利和宋MAX高度都在170以下,2排平開門,最多算臺休旅車。而G50車身高大,2排應配側滑門,可偏配了外開門,傻了吧唧的真的很不協調。對車的認知,什麼叫“MPV”,這點中國設計師該好好學習,向日本人好好學習如何造家用緊湊級MPV

  • 2 # 小怪物噗噗

    吉利這款MPV,現在一直保持很高的關注度,我也一直在關注著,從一開始的命名曝光,我就充滿了好感,名字的寓意很好,到外觀曝光,特別是那個湖水藍,真的是越看越舒服,很大氣的感覺 ,到現在曝光了內飾,簡直是很讓我滿意啊,內飾真的是科技感滿滿,最最重要的是還有好幾種座位佈局可以選擇,真的是不錯。現在就坐等上市了,想看看實車是不是也這麼高顏值。

  • 3 # 使用者208076111

    談什麼底氣不底氣,如果嘉際剛剛上市,大通是釋出新款,當然是嘉際更能吸引人的目光,吉利這幾年發展勢頭越來越好,首款的MPV當然也是備受關注,之間曝光內飾之後引起了一陣小風波,座椅可以自定義佈局這點很人性化,動力曝光後,又吸引一波粉絲,個人是比較喜歡嘉際的,也比較看好它上市之後的表現。要說適合家用,MPV當初的設計構想定位不就是家用嗎?再說都是中國產車,沒啥好比較的,槍口應該一致朝外,與合資車進行比較。對我來說,真的是妥妥的選擇6座了,一家人出去多好,我和老公座前面,爸爸媽媽然後公公婆婆,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的。關於名字,這有啥?管他叫啥,咱們老百姓也不去搞什麼測評,統一都叫“車“,第一眼看的肯定是外觀,有顏值者得人心。

  • 4 # 七座小磚家

    自從二孩政策公佈以來,各大汽車廠商都瞄準了家用MPV市場,吉利自然也不甘落後,最近釋出了MPV車型嘉際,嘉際是吉利旗下第一款MPV,這也就意味著吉利在MPV領域的經驗會有所不足,從而影響到吉利嘉際的表現,畢竟MPV與轎車以及SUV領域的經驗不能完全照搬。

    上汽大通在MPV領域的經驗則豐富得多,上汽大通目前在售的MPV產品,比如上汽大通G10 PLUS一經推出就獲得了良好的口碑以及優異的市場表現,這為上汽大通G 50的推出,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也積攢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

    吉利嘉際和上汽大通G50受眾群體都是家庭用車人群,那麼作為家用MPV,首先要充分考慮到空間利用的合理性和多樣性。吉利嘉際燃油版長寬高分別為4706mm、1909mm、1690mm,軸距為2805mm,在座椅佈局上,吉利嘉際採用2+2+2、2+2+3、2+3+2共3種座椅佈局形式。

    上汽大通G50的車身尺寸為4825*1825*1778mm,軸距為2800mm,座椅佈局方面,上汽大通G50首發版目前有2+2+2、2+2+3兩種佈局。不過春節後上汽大通G50全面上市,屆時使用者可以選擇2+3、2+2+2、2+2+3、2+3+2、2+3+3共五種座椅安排,從5座到8座車型均有,更為貼心的是消費者可以透過C2B私人訂製模式,根據家庭人數自主選擇5座6座7座甚至8座的車型。

    對比兩車的車身尺寸來看,兩車的資料表現都大於同級別MPV,只不過吉利嘉際車身更寬,上汽大通G50在長度和高度上佔優勢,長度的優勢直接影響車內第一二三排座椅之間的距離,也影響到後備廂的容量;而高度上的優勢會令乘坐者頭部空間加大,乘坐體驗上更舒適;由於上汽大通G50靈活多樣的座椅佈置,完全可以弱化掉與吉利嘉際在車身寬度上的差距。

    兩車同樣方便出入地下車庫,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考慮到停車位大多按照相應最低滿足的尺寸而設計,就車寬而言,這時上汽大通G50的停靠表現好過吉利嘉際,可以相應減少刮蹭事故。

    再來看車內空間,吉利嘉際最大頭部空間970mm,第二排為960mm,但是第三排座椅表現不佳,頭部空間900mm,導致頭部空間不足,坐墊高度僅為210mm,明顯有點矮,以4250px成年人為例,坐在第三排會出現膝蓋頂到前排座椅的情形,這樣的坐姿極易產生疲勞。

    上汽大通G50因為同級別中最大的1100mm內高帶來了不俗的頭部空間,第二排頭部空間1000mm,座椅可以前後滑動,易於乘坐者四肢伸展,腿部舒適度提高。第二排中央通道300mm,方便第三排乘客進出;第三排頭部空間975mm,第三排座椅坐墊高度300mm,可以給乘客舒展腿部的角度,椅座承託性不錯,乘坐較舒適,體驗上比吉利嘉際好許多。

    滿載七人時吉利嘉際的後備箱空間非常小,亦不實用,進深只有280mm,只能放下一個20寸拉桿箱;將第三排座椅放倒可以獲得較大的行李廂空間,但當第二排為兩個獨立座椅時,則無法摺疊來獲取更大的裝載空間。

    上汽大通G50後備箱進深有430mm,在滿載7人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放下三個24寸拉桿箱,或者一個28寸、二個20寸拉桿箱;二排、三排座椅均可按需放平,不僅可提供乘坐者旅途休息和交流的需要,而且滿足運載多種類巨量行李的全面需求。

    相比較而言,吉利嘉際和上汽大通G50在空間與乘坐舒適體驗上,上汽大通G50優勢明顯,作為中級家用旅行MPV,空間與乘坐舒適度無疑是消費者需要考慮的重要一環。

  • 5 # 汽車李昂

    說到MPV,個人首先想到的還是上汽大通的G50,不過近期吉利剛公佈的這款MPV嘉際名氣也是不小,但是對比起上汽大通的G50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對比這兩款MPV哪款略勝一籌呢?

    首先從各自品牌背景來看,吉利是首次涉足MPV領域,雖然在轎車和SUV領域有著不錯的經驗,但是吉利在MPV領域的經驗不足可能會嚴重影響到吉利嘉際的表現,因此絕大多數人會對吉利嘉際保持觀望態度。而上汽大通在MPV領域的經驗就十分豐富了,之前的上汽大通G10 PLUS在市場上有著優異的表現和良好的口碑,這些經驗對於上汽大通G50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從經驗層面考慮,上汽大通G50相比于吉利嘉際有著絕對的優勢。

    再從顏值方面來看,上汽大通G50是首家C2B自由定製,在外觀上的創新重新整理了人們對於MPV的刻板印象,更加註重體驗和多種需求相結合,個性化智慧定製,體現了當代年輕人追求更多元化的MPV,而吉利嘉際雖然在外觀上採用了最新家族設計理念,還是沒有考慮到使用者的獨特體驗和個性化設計,上汽大通G50大氣張揚的紫色也打破了大家對傳統MPV的刻板印象。

    外觀上G50車身尺寸為4825*1825*1778mm而吉利嘉際車身尺寸為4706*1909*1664mm,而作為一款MPV型車系來說,更大的空間也體現了更為舒適與便捷。上汽大通G50車內有36處儲物空間,均勻分佈在座艙內,同時後備箱在第三排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可以容納3個24寸的行李箱,吉利嘉際的後備箱則是隻能放下一個20寸左右的行李箱,單從這點就能看出上汽大通G50在空間上的優勢。

    對於一款好的MPV大家更看重的是其動力匹配,而上汽大通是G50與榮威RX5及ENVISION同款動力總成(1.5T+7DCT),工信部綜合油耗為百公里6.9L,不僅節能環保保證動力強勁,作為MPV來說這種油耗實屬罕見。

    一款創新的MPV其智慧科技也是十分讓人驚豔的,而上汽大通G50擁有ACC自適應巡航、LKA車道保持系統、以及智慧互聯絡統。其他配置上還有多重安全氣囊與安全氣簾、二三排ISOFIX兒童座椅介面、真皮多功能方向盤、質感皮質座椅、穹頂式全景天窗、自動空調、360°全景可視行車輔助等。擁有上述全部配置的上汽大通G50自動豪華版售價僅為12.38萬元,對比下來,上汽大通G50更加令人期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何謂pdca特點和實施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