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港記
-
2 # 光線攝影學院
你好,現在是2019年了,如果你用的最近幾年的最新款佳能相機,可以說,基本上不用研究測光,也不用糾結測光的了。
如果你是使用光學取景器,那麼,必須要經常回放確認,然後給出曝光補償的適當糾正
如果你是用液晶屏取景,建議還是用評價模式,然後結合手指觸控即可,而且可以實時回放,實時糾正,測光曝光沒有那麼神奇和高不可測的了
你的具體問題,我具體解析一下:
一、如果你真的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那麼,你只能系統學習攝影基礎知識
如果你是新手小白,但是又不願意系統學習攝影基礎知識。
我想,你的問題,註定是無解的。
二、就事論事的來談佳能相機的測光
1,使用光學取景器的時候,使用評價測光模式就ok了。
2,使用液晶屏取景的時候,你可以使用評價測光,也可以使用點測光。
3,但是,在使用液晶屏取景的時候,其實還是評價測光更好用。嗯,我沒有說錯,在評價測光模式下,你用手指觸控式螢幕幕,是可以改變曝光的。
但是,反而是你用液晶屏的時候使用點測光模式,是無法透過觸控式螢幕幕來改變曝光的了。
你可以自己試一試。
三、對於數碼相機來說,最好的測光,只有如下兩種方法
1,自己的大腦的經驗和自覺,不用拿出相機實拍,就已經大概知道什麼樣的情況會出現曝光失誤,這個既可以是理論,也可以是經驗。
2,依靠螢幕回放結果,結合曝光補償。
綜上所述,不要把測光和曝光搞的太神奇太神秘了。
建議你還是老老實實,認認真真的學習攝影基礎知識,從原理上,系統搞清楚光圈,快門速度,ISO感光度,搞清楚測光的中性灰原理,搞清楚曝光補償的原則,搞清楚光比的計算和控制。
如果你不願意系統學習基礎。
那麼,也只能參考以上我的文字了。
-
3 # 仁者620630
拍攝時測光要根據拍攝的場景選擇測光模式,以我使用的佳能5D3相機測光為例,有四種測光模式,1、評價測光,2、區域性測光,3點測光,4、中央重點測光。
1、評價測光:是一種通用的測光模式,相機自動設定適合場景的曝光;
2、區域性測光:由於逆光等原因使背景比被攝體更亮時,該測光模式非常有效。區域性測光覆蓋取景器中央的6.2%的區域;
3、點測光:該模式用於對拍攝主體或場景的某個特定點進行測光。測光偏重於取景器中央,覆蓋取景器中央約1.5%的區域;
4、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測光偏重於取景器中央,然後平均到整個場景。
四種測光模式,中央重點平均測光覆蓋取景器面積最大,點測光覆蓋取景器面積最小。
曝光根據相機測光結果確定,但是還有一點要遵循的原則是白加黑減,也就是說背景如果有大面積的白(高光),要根據相機測光結果適當增加曝光,如果拍攝背景有大面積的深色,則要根據測光結果適當減少曝光。
感謝各位閱讀!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回覆列表
測光就是測量拍攝畫面的亮度,讓拍攝結果接近實際亮度。當你看到自己拍攝的照片亮度和實際有偏差時,就要想到測光出錯了。
如何使用相機的測光模式,從而拍出正確曝光的相片,介紹一下相機的測光模式,有不足之處,望大家海涵,還望大家多多指教。
現在的數碼相機一般都內建了測光表,當相機開啟進入拍攝介面時,相機的就開始自動測光,在測光表上反映當前的曝光情況。因此,想要拍出好的相片,測光是起著關鍵的作用。準確的測光能不但使相片曝光正確,還能使相片看起來富有層次感,表現也更加的豐富。
現在數碼相機型別眾多,如何快速的查詢相機的測光功能呢?
相機的測光功能是透過相機的測光表來反映的,而測光表是在相機取景窗內和肩屏上可以觀察到,如果沒有肩屏的單反相機,使用液晶屏取景時也是可以看到測光表的。如下圖
透過上圖我們可以知道測光表的形狀,類似標尺的刻度就是測光表,是相機內自帶的測光表,在拍攝時我們可以根據測光表的刻度變化來判斷測光的準確。那測光的概念是什麼解釋呢?
簡單來說,測光就是相機對光線進行自動分析後提供一個實時曝光量的參考。我們就可以參考這個測光表顯示出的刻度,進行調節相機引數以達到相片的正常曝光。
當我們把相機設定在自動檔時,相機會根據測光的結果自動更改相機的曝光引數。如果設定在手動檔時(M檔),相機也會自動測光,但不會更改相機的引數,這時我們可以自己調節相機引數達到正常的曝光。
影響測光表刻度變化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分別是光圈、快門和ISO感光度。
當測光表的箭頭指向0時(如下圖),相機給出建議為正常的曝光值;當測光表箭頭指向正數(+)的時候,相機給出的建議為現在曝光量過高,拍出的畫面會比較明亮;當測光表的箭頭指向負數(-)的時候,相機給出的建議為光線不足,拍出的畫面會比較暗。
相機的測光建議有時並不能全部代表正確的曝光,我們還需要根據所在的場景進行調整。一些攝影師在拍攝相片時並不需要全部都參考測光結果,他們會按照自己的創意進行過曝或欠曝達到想要的效果。
下面簡單的介紹影響測光的三要素與測光模式
光圈
光圈是鏡頭內的控制裝置,可以控制進光量。如果相機其它的引數不變(快門、ISO),當光圈開得越大,光線照進相機的感光元件就越多,圖片就會越明亮,測光表的箭頭會靠右移動。光圈開進越小,進光量越少,圖片效果會比較暗,測光表箭頭會靠左移動。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相片的虛化程度。
快門
快門是相機的內部元件,也是可以控制進光量的。如果其它的引數不變(光圈、ISO),當快門越快,光線進入相機的感光元件就會越少,測光就會變的比較暗,畫面的效果也就比較暗,測光表的箭頭就會向左邊移動。當快門越慢,照射進相機感光元件的光線就會越多,測光表的箭頭會靠右移動。
快門的快慢,可以拍攝出不同效果的相片。比如用慢快門去拍運動的物體,會拍得不清晰,但去拍水流、瀑布時,會拍出拉絲般的效果,拍夜晚行駛的汽車時,會拍出很長的光束軌跡。
ISO感光度
當光圈和快門不變的情況下,把ISO感光度調得越小(比如ISO50、ISO100)時,相機感光元件獲得的光線會比較少,畫面會比較暗,測光表箭頭會靠左移動。如果把ISO設定得越高(比如ISO800、ISO1600),相機感光元件獲得的光線會比較多,相片的效果會比較明亮,測光表箭頭會靠右移動。
ISO感光度的大小會影響相片的畫質,ISO越低,畫質越好;ISO越高,畫質噪點越多,畫質下降。
測光的模式
現在的數碼相機基本上都有幾種測光模式,常見的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及平均測光。
點測光是對很小的區域進行測光,大概是取景畫面中間1%-3%的區域,不受區域外景物的光線影響,因此測光的精度比較高,可以很方便的測出要拍攝主題的曝光量。
中央重點測光是測光重點放在畫面中央(約佔畫面的60%),同時併兼顧畫面的邊緣。不同的品牌的相機的中央面積會有所不同,大概也差不多。
平均測光是是將整個取景畫面劃分成多個區域,然後對多個區域使用獨立的測光元件進行測光,再由相機內部的處理器進行處理,從而得到準確的曝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