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城城物理
-
2 # 高原歌者
這個問題確實給老師帶來難題,對每一位老師都提出了挑戰。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一、控制好時間
週末一般都有兩天時間,在加週五晚上,相當於兩天半。老師佈置作業儘量留一天時間給學生休息,其他時間可以佈置作業。
二、把握好數量
兩天半時間,老師不能佈置太多作業,讓學生整天寫作業,過多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會引來家長的怨氣。儘量做到讓學生有半天的休息時間。
三、注重作業質量
老師佈置作業時一定要考慮哪些作業是重點,哪些作業可寫可不寫。一定要做到讓學生寫了後有收穫,達到訓練和鞏固的目的。
四、捨得放棄
有些老師對學生總是不放心,擔心這也練不好,那也做不好,總是多佈置作業,讓學生重複機械地做題,搞題海戰術,達到訓練的目的。這就增加了學生的作業量,佔用了學生的休息時間。引起學生的厭惡和家長的反感。老師要捨得放下,不要擔心過多。仔細閱讀課標,抓住主線,圍繞主線轉一般不會有太大偏差。
五、注重課堂訓練
課堂訓練對學生來說更有效。老師不能一天幾節課都包講,講得太多會讓學生思維受限,反應遲鈍,效果減退。因此,教師可以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訓練,一是隨時指出問題,及時糾正。二是,讓學生可以相互討論,相互借鑑。這樣也就解決了一些問題,家庭作業也就可以適當減少一些,不至於影響學生週末休息。
-
3 # 彭少康中國臺灣
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學!
唯有將學習融入生活經驗之中,從做中體會丶從玩中感悟丶從過程中反思。就像騎單車,想忘,也忘不了。
@體驗式教育平臺
-
4 # 伯廷
你好!
你的問題很好,應該是許多老師,包括許多家長都想要的。
因為,一到週末,孩子們就像籠脫韁的Mustang,放飛的小鳥,拼命的蹦躂,自由的飛翔,早把作業學習什麼的扔得遠遠的,忘得淨淨的,家長無論是從學習還是從安全的角度,都希望孩子能夠安安靜靜的呆在家裡!老師也希望學生星期天繼續學習,鞏固知識。
那麼,老師如何佈置週末作業,既保證學生正常放鬆,又能兼顧鞏固知識呢?這種一舉兩得的作業,其實很簡單——實踐性作業就能達到這個目的。
平時,老師的教學總是囿於教室,許多需要走出課堂,去實踐,操作,調查,訪談等課型都在教室裡說說過去了。如果是因為感覺課外實踐活動不好組織,又怕承擔許多風險的話。趁週末或節假日,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性題目,既保證了學生的放鬆,又鞏固了知識,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實踐性作業很廣泛,各個年級各個學科都有。下面略舉幾例:
一,動手操作加計算的題目。
學生學習了圖形的周長和麵積以後,可以要求學生,週末回去,量一量家裡的餐桌周長是多少?算一算桌面面積是多少?量一量你的房間是多長多寬?地面面積是多少?如果一塊地板磚的面積是0.64平方米,鋪這間地板要多少塊這樣的地板磚?還有一些小製作,比如製作三角形△,看三邊的關係;製作長方體,測算它的表面積,體積;製作小棒,演算100以內的加減法等等。這樣既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又鞏固了所學知識。
二,調查,訪談,蒐集資料的題目。
1.調查,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基本能力,給他們佈置調查作業。比如,隨意調查十個人,說說當地最嚴重的汙染源是什麼?應該怎麼治理?
2.訪談,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訪談主題,然後人學生自己制訂訪談計劃以及各種準備。
3.蒐集資料,在學生學習了統計知識以後,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蒐集資料的題目。比如,讓學生自由結合成小組,做某一路段時間段的車輛統計。大貨車,小貨車,大客車,小車,電動三輪車,摩托車,電動車(兩輪)。一人負責列表,一人負責一種車型,然後彙總。根據彙總,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透過這些活動學生不僅可以走出家門走出教室,接觸各色人等,瞭解生活了解社會。又培養了學生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就近參觀的題目。
在學生學習了《雞公山》《索溪峪的野》《灕江》《黃果樹瀑布》《人民大會堂》等課文以後,可以佈置讓家長帶著孩子參觀遊覽這些地方。
-
5 # 藍色的海洋168516680
1.教師要注意佈置作業的質量,力求少而精,千萬不搞題海戰術。2.教師可以佈置一些探究型或實踐型的作業,學生可以邀約幾位同學來一起進行共同探究和實踐,這樣既能鞏固知識,又能提高同學之間團結合作意識,也能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
6 # 小謝語文
學生的現狀
現在學生的學習任務很大,同時升學壓力也很大,所以小謝先聊聊學生的現狀。
1、功課多:現在學生的功課很多,這些功課不僅僅是手寫的,還有很多軟體app上的功課內容需要孩子完成。
2、興趣班:小學階段的孩子,每位孩子至少會上一個興趣班,有的多得還不止,有2-4個興趣班,因此有時除了把週末安排滿了以外,還把課內的時間也安排滿了。
3、試卷多:低年級階段的孩子還好,高年級階段的孩子試卷特別多,因為科目多了,每個科目每週至少1-2張試卷,那麼時間就很難安排過來。
4、效果差:功課、興趣班、試卷等這一系列的壓力下,那麼孩子的時間就少了很多,所以學習的效率有時反而低。
因此針對以上的學生現狀,這時候老師佈置作業就顯得無比關鍵和重要了。
作業佈置老師是作業佈置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如果老師對作業研究不深入,那麼孩子將會存在很多徒勞無功的浪費,因此老師佈置作業不是搞題海戰術,而是考慮學生如何更有效果的鞏固現有的知識點,小謝簡單分享如下:
1、作業佈置的原則:讓學生鞏固知識點,同時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2、作業佈置的考量:第一步考慮學生基礎,第二步考慮學生透過這些作業提升什麼,第三步如何進行擴充套件(思維的、能力的),透過這三步,可能會是作業很有針對性。
例如:《變色龍》,這是契訶夫寫得一篇很經典的短篇小說,小謝首先先進行講解,理清文字思路和時代背景,接著讓同學們分析考試中會考查到的題型和知識點,最後作業是,學生已經全部理解了,小謝讓同學們進行分組,然後把這篇小說改成舞臺劇,這樣不僅鍛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也鍛鍊的學生的寫作能力,更鍛鍊了學生的社交能力,此外還有上臺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力。
3、作業的型別:作業分為基礎題型、簡答題型、理解題型和綜合性題型,老師在進行佈置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哪些題型是現在學生最需要提升的。
現在在小謝大語文的專欄中,已經出品了幾個精品課程:《滿分作文72技法》《中小學閱讀滿分公式》等、
回覆列表
以物理學科為例,我發現大部分學校都是留很多張卷子,習題量很大,學生很難完成,同時也會產生排斥心裡。
我建議物理作業的習題選擇還是需要好好動腦筋設計的,畢竟物理是一個前後章節銜接性很強的學科,單單複習當前知識是不夠的,建議選擇一些小綜合的習題,比如一道關於圓周運動的動能定理問題,既複習了動能定理,也複習了圓周運動,一舉兩得,甚至一舉多得
所以老師在佈置作業時要清楚想讓學生複習鞏固哪些問題,進而蒐集相關習題,爭取少而精,少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