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光私董會
-
2 # 麵包93308019
說的比較籠統,獲得股份有幾種形式,增資 轉讓 ,這兩種形式都需要自有資金參與,增資錢進公司,轉讓錢給受讓方。還有期權激勵和持股平臺,股份交割都需要自有資金。
-
3 # 股權導師郭富律師
員工入股最好的方式是出資,贈送的股份員工往往不珍惜。
就像談戀愛一樣,輕易獲得的愛情,也總是不珍惜,甚至輕易的就放棄了。所以,個人建議,給員工股份,員工一定要出資。
至於出資多少,或者公司怎麼估值,我們都有很多的方法,比如說市盈率(PE)
我正常的投資,存銀行的回報率是3%(活期),死期5%,基金8%,正常的投資彙報率10%,高一點的20%。那麼,我們以高的為準,20%,就是說,20萬的收益,至少需要100萬的成本。所以一般企業的市盈率是5陪,如果你有100萬的盈利,公司可以估值為500萬元。當然估值的方法非常多,今天不一一列舉。
算出公司的估值以後,給員工的比例是多少,自然可以算出員工應該出多少錢。
但是員工往往沒有很多錢。我們可以採取借的方式。你認購的部分,你可以類似房子按揭貸款一樣,先出首付部分。我們也可以要求員工先出一部分,剩下的大股東借給你(算一部分利息),或者向銀行貸款,由公司進行擔保。剩下的錢以分紅的形式歸還即可。
有時候我們規定,你可以提前將出資到位,什麼時候到位就按已經到位的比例支付分紅。這樣一來,如果公司效益好的話,他借款也借來了。所以,錢不是主要的問題,關鍵是員工可以拿到多少的收益。
-
4 # 東誠財商學院
這個要看員工獲得股份的原因和方式了,員工一般來說從公司拿到股份的有以下幾種方式:
1、公司發展過程中,公司進行股制改造,內部員工從老闆手中購買股票。這一種情況是需要員工支付相應的相應的費用,至於給多少或是怎麼給就需要老闆發揮智慧了。這個錢一般來說是需要員工從自已口袋裡掏了。
2、公司獎勵給員工的。由於員工表現好,或是給公司帶來較大的利益,這個時候公司公司獎勵給員工一部分股票。那麼這一種情況一般來說不需要員工出錢,或是遠低於市面或是公司內部定價的價格。這個錢名面上來說不由員工出,但實際上還是員工出了,因為,公司應該以現金獎勵的只不過把這個現金換成了公司的股份,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員工自己出了。
3、公司股權激勵。員工與公司簽定相應的條款,達到公司要求, 公司以股權的形式獎勵給員工公司股份。那麼這一種情況實際上也是一種對賭,也是期權。只有雙方達到一定條件,股份轉讓才能實現,因此在這種情況一般來說是不用員工出錢。這個錢是老闆從自已的口袋中拿出來,但實質和第二種情況相同。
公司做股權激勵或是期權計劃是需要經過多方考慮和設計的,也需要老闆有大智慧和大格局的。下面給大家一些方法參考:
股權激勵原則:低工資+高夢想
股權激勵政策,步步為營政策:
1、固定工資—獎金—績效—期權—身股—銀股;
2、日薪—月薪—年薪—三、五年薪—十年薪
股權激勵口決:
1、低層給錢,高層給股;
2、有能力的給股,沒能力的給錢;
3、重要的給股,不重要的給錢;
4、好管給錢,不好管給股;
5、管得到的給錢,管不到的給股;
6、能用錢解決的,不給股。
股權激勵法則:
1、給錢法則:給多少、怎麼給、給多少,老闆說了算!
2、平衡法則:形成企業文化,注意平衡!
3、小人法則:保密、依法給、小人原則
-
5 # 張廚匠
員工想獲得股份得給錢,這也許能夠成為他工作的動力,而憑空得來的東西他們不會珍惜。
給過錢以後的有一種踏實的主人感,能夠確實感覺到是在為自己工作。
所以,即使員工當時沒有錢也要在每個月里扣除,讓他知道這一切都來得不容易。
現實中你對他太好時,有可能被認為是應該的,或者是理所當然的,就會覺得自己特別“牛”,變成了不一般的人一樣。
不給慣這種風氣和思想,生存不易,生活更不容易,這樣也讓那些沒有真心的員工知難而退!能夠篩選出更優秀和思想更堅定的員工出來。
一舉多得的事!
-
6 # 至本股權設計
你好!常言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員工決不能也不會從企業得到無償的股權。但是,現實中,確實有員工“無償”獲得股權或股權性收益的案例。例如業績股票,它就規定:如果某員工完成了某業績就會免費獲得一定數量的股票。還有利潤分享制,就是原股東拿出當年的一部分淨利潤無償贈給業績突出的員工。例如明清晉商所實施的“身股制”就不需要員工出錢,但享有利潤分配權。你會說,這些企業向員工免費送股權或股權收益,他們不是犯傻了嗎?但事實是這些企業的老闆都賺得盆滿缽滿,請你仔細想一想,當老闆的能是傻瓜嗎?老闆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即使員工免費得到了股權,他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只不過代價並不表現為股權出資款。員工的代價表現為領取較低的工資和獎金或者做出超額的業績貢獻。
舉例:員工小張在2018年得到了100股股票,每股價值5元,應向公司出資500元;但是小張本來應在2018年每月漲工資100元,因實施股權激勵就沒漲工資,小張少得工資款1200元,對沖500元股權投資費用,小張少得700元現金。可以看出,由於獲得免費的股權,小張不僅沒少付出資款,反而一年多付了700元。
再舉例:小張工資在2018年每月漲了100元,免費獲得公司價值500元的100股,但是,小張在2018年為公司創造了超過其2017年業績定額5000元。那麼小張給公司的貢獻=5000—1200—500=3300元。可見,即使免費獲得了價值500元的股權,小張卻給公司做出了更多的價值貢獻。
由上可知,天上不會掉餡餅,所謂員工無償獲得股權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員工的付出已遠遠超過股權出資款,這才換來了老闆的慷慨。
如果,老闆對沒有價值的員工無償贈與股權,這時,老闆是真正的傻瓜了,他看人不準,連賬都不會算,所以會得到投資失敗的結果,這樣的老闆的確沒資格繼續辦企業了。
-
7 # 51股權
1、目前主流的員工獲得股份都是給錢的。主要是儀式感,讓員工更珍惜;
2、做股權激勵時,公司老闆會充分核算員工的收入水平,既然是激勵,肯定不會讓你吃不起飯,一般錢都是在你咬咬牙能承受的範圍之內
-
8 # 短線淘股喬東澤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員工因何而能得到股份,員工在公司時間長?能力強?公司想要留住員工?員工有特殊技能?
根據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時間,針對不同的物件,使用不同的方法。
員工入職公司肯定是想賺到更多的錢,如果要員工掏錢買股份,會有多少員工願意掏錢?而且怎麼定價你的股份?如果員工要離職股份又怎麼算?員工獲得股份後擁有哪些權利?哪些義務?
如果員工不掏錢得到股份,很多時候都不珍惜,特別是一些非上市公司股份很難定價,每年分紅也不是很高的時候,給員工股份可能也沒有得到公司預想的結果,特別是一些員工得到股份以後反而不好好幹活了。
回覆列表
員工獲得股份,一般來自於公司增發或者大股東釋放股份,可以賣、可以送,也可以半賣半送。員工購買股份的資金來源主要有:員工自有資金、公司出資設立專項基金、槓桿化基金(公司組織設立專項基金並以該基金名義向金融機構貸款購買股份,然後以購得股份的收益還貸,隨著貸款的歸還,逐步將股份轉到員工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