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松風閣書法日講

    趙孟頫在中國書法史上是有著特殊意義的書法家。我們要想搞清楚學習趙孟頫書法的真諦,就先應該瞭解他這個人以及他的書法在中國書法史的地位。

    一、趙孟頫其人

    熟悉趙孟頫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有著特殊雙重身份的人。生於宋末元初的他有著顯赫的身世,是南宋皇室的後裔。但是隨著元朝蒙古人大舉進攻,宋朝不久就滅亡了。趙孟頫也就從一個皇家公子哥變成了亡國舊人。隨後在好友程鉅夫的多次邀請下,他終於答應並出任元朝文官官職。也就是說,他同時是前朝王室的後裔,又是新朝的大臣,在古代來說,這是既不孝又不忠的行為。

    而這一決定幾乎完全改變了趙孟頫一生的軌跡。也成為後世文人詬病他的原因所在。而且趙孟頫在元朝的地位其實也沒那麼好。元朝統治者雖然很重視他,但是也僅僅是把他當作一個象徵,一個拉攏前朝舊臣、文人的象徵。

    所以,趙孟頫在這樣的尷尬處境中既痛苦又無能無力,不得作為又不得不作為。因此他屢次自求外調,常常放浪山水、醉心於書畫之中。雖然這些痛苦是趙孟頫不想承受的,而且在詩文裡他也屢次表達了自己出仕的悔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趙孟頫這些細微而又深刻的痛苦,讓他的詩文、書畫常常有一種難得的深度在其中。許多書法作品看似是無心之作,實際上趙孟頫在其中蘊含了深刻的心理體驗。

    清代的紀曉嵐曾經對趙孟頫做出如下評價:

    孟頫以宋朝皇族,改節事元,故不諧於物論。觀其《和姚子敬韻詩》,有“同學故人今已稀,重嗟出處寸心違”句,是晚年亦不免於自悔。然論其才藝,則風流文采,冠絕當時。不但翰墨為元代第一,即其文章亦揖讓於虞、楊、範、揭之間,不甚出其後也。

    所以,趙孟頫的書法之所以好,還因為他的書法在其中蘊含了他自己深刻的人生理解和感悟。但這些體驗,這對於一個初學書法的人而言,未免是比較難的。

    因此,從這個層面上講,如果要想學好趙孟頫的書法,光臨摹其外形是不夠的,你要深入的去體會他內心的世界,在臨摹的時候要想著這是和趙孟頫再進行談話,想他之所想,憂他之所憂。這樣在臨摹的時候,就更能掌握趙孟頫書法的神韻了。

    二、書法史的地位和影響

    趙孟頫生活的元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由於元朝特殊的文化政策使得元朝的文人普遍呈現一種悲哀消極的情緒。文人幾乎無仕途未來可言,他們作為當時地位最為低下的“南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蔑視和不屑。所以整個元朝的文化藝術更具有民間文化的特徵,例如元雜劇等文學戲曲。而像趙孟頫這樣為數不多的文人可以進入中央權力系統擔任一官半職的實在是少數。而他也就成為了宋元之交書法傳承的一個比較關鍵性的人物。

    所以後世在評價趙孟頫的書法成就的時候,此把他定義為“前後五百年書法的集大成者”。正因為有了他,宋代和明代的書法傳統才不至於中斷。因此,趙孟頫的書法在某種程度上更具有書法大家的風範。而很多人也把他與王羲之並列稱之,視之為中國古代兩大書法家。

    三、學習建議

    趙孟頫作為書法的集大成者,在藝術上更多的收到了晉唐書法的影響,尤其是王羲之的書法風格。但是趙孟頫的楷書、行書不可避免的帶有一種柔媚之氣,書法風骨稍弱。很多人認為這是和趙孟頫的性格有關,認為他由宋入元時,當元朝的大臣就是他軟弱怯懦的表現。

    然而趙孟頫在歷史記載上的性格恰恰與之相反,有時候他甚至會激動到和丞相據理力爭的地步而絲毫不退讓。所以,這種柔媚應該是晉唐書法多種風格的一種加強,是他個人在審美上的偏好,不能說他整個人就是軟骨頭。在取法晉唐的過程中,趙孟頫把他們柔媚華麗的一面繼承了下來。

    這雖然說不上什麼大的書法毛病,但是正如西施皺眉之態一樣,東施如果盲目模仿就會弄巧成拙。同樣我們學習書法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對趙孟頫這一風格盲目模仿,很可能在趙孟頫筆下這些柔媚是好的,但是在我們筆下就是醜態。

    因此,在學習趙孟頫書法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學習一下其他書法家的書法,比如王羲之、歐陽詢等人。尤其是趙孟頫的楷書,一定不要過早入手。趙孟頫的楷書歷代評價是“無真楷”,跟多接近於行楷。初學者貿然模仿,恐怕會弄巧成拙。

  • 2 # 可食中國

    趙孟頫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天才型的藝術家,其繪畫在有元一代無能出其右,文學造詣在當時一流,而其書法上的成就,更是作為中國書法史卓然的高峰而獨立存在。學習他的書法,那就得具備更加廣闊的藝術視野,系統的對其進行了解,才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趙孟頫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楷書歐、顏、柳,趙並稱楷書四大家,在歷史上留下了有《洛神賦》、《道德經》、《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臨黃庭經》、獨孤本《蘭亭十一跋》、《四體千字文》等一大批優秀的書法作品。所以,面對如此卓越的一位大家,去學習的他的書法,就應該注意一下幾點了:

    首先,瞭解趙孟頫書法的傳承和主要的美學思想

    趙孟頫是二王書風的傳承者,更是晉唐書法的前後五百年的集大成者,他的書法尚“古意”,哪怕是被人詬病的“妍媚入骨”也是從晉唐書法中汲取和再強化而來。

    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他十分注重學習古人法帖,提出"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甚至指出:"前人得到古碑帖數行,專心學習,便能聞名於世”

    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想要真正深入的學習趙孟頫的書法,那麼就得從鍾繇開始到二王書風,再到唐代諸多大家,如歐陽詢,諸遂良,顏真卿,柳公權,虞世南,李邕等人的書法都要先去過一遍。透過傳承的路線和諸多大家的風格,來更好的瞭解趙孟頫的源流和美學思想,及書道創新和歷史定位。

    其次,要通讀趙孟頫所有的傳世墨跡及相關書評

    趙孟頫傳世墨跡諸多,《洛神賦》、《道德經》、《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臨黃庭經》、獨孤本《蘭亭十一跋》、《四體千字文》等都各具風采,也體現了其不同人生階段,不同時期的風格及美學思想。

    學習者,從這些趙孟頫傳世大作中,可以更整體,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的對趙孟頫的書法面貌有個瞭解。而讀關於趙孟頫書法的書評,則會為我們提供更多的解讀角度,瞭解其風格,更清晰的把握到趙的藝術語言體系。

    接著,再從中選出一個自己最喜歡,也最契合自己的審美傾向,努力方向,入手較為輕鬆的法帖,開始一門深入的系統的學習。

    最後,在臨習時要把握正確路徑和方法

    方法用對了事半功倍,方法錯了,事倍功半。無論是臨習趙孟頫的書法,還是漢隸未必,還是二王的,顏柳的,宋四家的,都必然是如此。

    在臨習之前,要先觀察趙的筆畫特性和規律,反覆揣摩,線條的變化和執行路徑。接著細緻的解構和觀察,聯絡其字形結構,在骨架上先要搭起來。再往下要力求把握一筆一劃,間架結構在一個個單獨字上的精準的表現。再接著嘗試通臨,意臨,以此揣摩其章法佈局,筆墨行氣,疏密濃淡,快慢急徐之間的差異和意趣。

    這一系列操作要一步一步來,不要著急,不要三心二意,要很堅定,很深入的沉浸進去才行。當然,找到一個好的松雪體的書法老師也十分之關鍵。我相信,如果願意用心投入,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浸淫個兩年左右,就能夠很好的趙體氣象和氣質出現了。加油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有老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