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璐兒要高傲的活著

    揉泥。

    揉泥是陶藝創作中首先要掌握的技巧或者是訓練的方法,是成型創作的第一道工序。揉泥,目的在於排空泥料中的氣泡,使得泥料進一步緊緻。缺少這一道工序,則容易出現坯體中含有氣泡,坯體乾燥燒製時容易破裂變形

    做坯。

    做坯又叫拉坯,在泥揉妥後,即可開始做坯。依據最終的器型作出大致相應的坯體,以供後期印坯時使用。

    印坯。

    做好的粗坯,在經過一定時間的自然陰乾(必須在一定的溼度和溫度條件下自然陰乾,不可日曬。做坯成形的坯體,必須斜放在坯板上,不可直立放置,直立放置,則可能產生底部的坯裂),就可以進入印坯工序。印坯,是為了使手工成形的圓器在燒製後達到整齊劃一。待手工拉坯的坯體自然陰乾後,將半乾的坯體置於土製磨具上以手按拍,使得坯體周正勻結。

    利坯。

    利坯是將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進一步光整圓潤。

    蕩裡釉。

    圓器製作,若是器內沒有裝飾的,則需要先上裡釉。器物外面的釉則是後期第二次的浸釉。釉一般以石英、長石、粘土等為原料。陶瓷施釉的方法有:噴、吹、浸、澆、蕩等方法。

    畫坯。

    指用青花色料在坯上畫紋飾。凡屬青花瓷器,不論圓器琢器和大件小件,都須經過畫坯這道工序。

    混水。

    青花之美,不僅僅在精細的畫工,青花的山水具有中國傳統水墨山水的皴法和染法所具有的優美細膩的層次,而這一切都來自於混水這一道工藝。

    施外釉。

    繪製完成的瓷坯,需要進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此時,杯子的底足還未形成。浸釉法需要師傅對坯體、釉料以及瓷器的預期有全面的瞭解和把握。瓷坯浸在釉水裡的時間長短,直接影響到瓷器燒成後的品相。

    挖底足。

    瓷坯外部施釉後,在釉面自然乾燥後,就可以進入挖底足的工序了。由於我們製作的是釉足的器物,在挖底足時需要留出底足最外圈的坯,且必須保持外圈的基本一致,這需要很強的控制能力和功底。

    施底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區塊鏈技術有哪些?應用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