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到老不死
-
2 # 千千千里馬
藝術終結論的緣起
德國古典主義哲學家黑格爾1817年在海德堡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提出了“藝術已經走向終結”的論點。
黑格爾認為,藝術經歷了象徵主義、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三個型別化,歷史階段性的發展過程,目前已經走向終結,被管你替代。
偉大的黑格爾,站在歷史宏觀的思維世界,不能不說,他的論斷具有偉大的歷史性的高瞻遠矚。
他肯定了歷史的進步是不可逾越的,也是不會倒流的,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黑格爾也混淆了他提出的“藝術類型”並行和混合的事實。
比如,黑格爾生活的時代和他去世以後,藝術並沒有完全浪漫主義,也不是完全古典主義,也不是完全象徵主義。
就是我們現代,藝術仍然也象徵主義、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不同風格的創作。
但是,主流的導向確實發生重大的變化,那就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藝術。
黑格爾提出“藝術終結”論,並不是瞎想象出來的而是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確實擠壓了藝術生存的空間,這也是事實。
黑格爾所謂的藝術被觀念替代,說的就是藝術想象將化為現實,藝術不再神秘而“觀念”將成為“藝術”。
例如,黑格爾同時代的偉大文學家歌德在他的文學鉅著《浮士德》中,想象了一個化學家瓦格納在實驗室創造了一個人。
這就是浪漫主義藝術。但是,今天,我們確實用事實的“觀念”,研究可以“創造”人,這已經不是浪漫主義藝術,而是實實在在的科學了。
但是,現代影視藝術大片,照樣還會上演科幻故事,這種故事,應該也屬於浪漫主義藝術的。
兩種不同的藝術終結迴應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哲學家阿瑟、丹託重新提出了“藝術終結”論。他說,哲學已經成為藝術世界的一部分,藝術沒有什麼意義了。
而中國一些學者也受到這些影響,丟擲了“中國畫沒有未來”論。
藝術到底是不是死亡了?在丹託延續黑格爾“藝術終結論”的同時,有一個人給出了不一樣的答覆。這就是英華人邁克-費瑟斯通的“日常生活審美”化。
什麼是“日常生活審美化”一句話,就是現代工業化也需要藝術。沒有藝術是生活,不叫生活,生活應該是一種藝術。這就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原理。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教授邁克-費瑟斯通在1984年的一場演講中,他的演講題目就是《日常生活審美化》。
正如他的演講題目,他的演講主旨是:日常生活審美正在消弭藝術與生活之間的距離。
我們已經生活在處處有藝術,處處是藝術生活的時代,藝術是生活,生活也是藝術的。
這就是說現代科學,把生活轉換成藝術的同時,也把藝術轉換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費瑟斯通認為生活審美應該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藝術和審美進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別是批次生產中的產品以及環境被審美化了。
例如,現代工業設計,已經是藝術的媒介了。
沒有現代設計的工業產品,簡直不可想象如何面對市場競爭。
藝術終結和日常生活審美有什麼區別還是有區別,黑格爾是從人類歷史的橫向發展來研究藝術的發展和未來。事實上,藝術確實有發展的不同。
例如,今天的西方畫家大多數人還是畫印象派這一路,很少畫古典主義繪畫了。
中國呢?也是大多數人也是畫寫意畫,很少畫工筆畫。
而一些戲劇,歌劇,也被現代影視替代了,這也足以說明每一個時代的藝術,都是以時代的“觀念”我基礎的。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
日常生活審美化,也是文化和產業共同普及的結果。
比如,以前欣賞唐詩的人很少,現在,我們的教育非常普及,唐詩研究進入我們尋常百姓家了,包括《詩經》我們都可以欣賞。
不但可以閱讀文字的唐詩宋詞,還可以欣賞到影視作品的情景再現。
這也是藝術日常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體現。
總之,藝術不會消亡,生活需要藝術。藝術永遠是生活的伴侶,與我們一起創造美麗世界。
-
3 # 東建東建
首先:看了其他朋友的回答。我說說自己的見解。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的簡單。藝術和審美可不是劃等號的。
1、關於藝術終結,只要有人就不會終結。我們從教科書裡面看到,其他的人的嘴裡面聽到什麼是藝術。但是終歸到底,我們問問自己什麼是藝術。對於我們個人而言真正的藝術是什麼,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的藝術。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主流代表藝術。何來藝術終結論一說呢?
2、日常生活審美化,這個意思可以認為是日常生活趨向審美化吧。這是個進行時,因為審美也在變化。在上個世紀,大街上都是齊劉海,綠軍裝。這是個年代的風潮,現在流行服裝也是一年換幾輪。這是日常審美,可不是什麼藝術。
生活使用的工具和生活方式的改觀,這種變化可以被認為是趨向“審美化”。而在這個設定裡面,已經否認了之前的審美。重點是,現在所謂的審美是某些人或者某種潮流所定義的。比如唐宋元明清的服飾變化。事實上,從現代的美醜比較會認為清朝保守,唐朝開放。唐朝在某種意義上更能代表漢服。而在清朝就會覺得,唐朝的服裝太露骨,違反最基本的著裝禮儀。限定在某個時間節點的思維,總是唯我主義。
所以呢!
藝術終結論是個狹隘的唯心主義,唯當下主義的人說法。依據自己看不到新藝術的出現,或者主管判斷新藝術很難再出現就否定不在有新藝術。
日常生活審美化正是那些不懂得審美的人的說法。中國的歷史悠久,傳承眾多。美的事物一直都很多,但是享受美的能力的人並非如此。沒有獨立判斷的能力,一味的去跟風裝酷的人才會說日常生活審美化。所謂的審美,前提就是有判斷,而非跟風。
這兩者相同之處都是狹隘的當下定義,不從宏觀上理解事物。
回覆列表
其實關於“藝術終結論”早於黑格爾之前就有人提出來了,到了黑格爾時代及當代學者丹託,他們給了其更深層的剖析和隱喻。論及到藝術發展到了浪漫時期它也就發展到了頂點,人們就再也不能從感性的藝術形象中認識理念,精神進一步擺脫物質的結果必然就會轉向哲學的概念,最終藝術讓位給了哲學。正是基於這樣一種精神的發展模式,黑格爾就提出了“浪漫型藝術的終結”的概念。其實,黑格爾、丹託的說法似乎並沒有斷言藝術終將死亡,這種似乎充滿著悲悼性感嘆的預言,雖然不意味著藝術就止死亡, 但又確實成為了此後藝術哲學和美學關於藝術終結的不斷闡釋的隱喻和困境。 黑格爾在《藝術哲學講演錄》的序言中寫道:“儘管我們可以希望藝術還會蒸蒸日上,日趨於完善,但是藝術的形式不復是心靈的最高需要了”。1988年,英國學者邁克·費瑟斯通提出了“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概念,指的是審美活動超出所謂純藝術、文學的範圍,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文化現象,就是藝術終結轉向的途徑和表現。他認為日常生活審美化正在消弭藝術和生活之間的距離,在把“生活轉換成藝術”的同時也把“藝術轉換成生活”。在日常生活與藝術界限消弭的今天,藝術不再是一個可以明確界定的範疇。日常生活審美化所帶來的藝術與生活的雙向互動,正切實改變著藝術的當代走向。後現代文化語境為藝術創造了探尋自身存在價值的契機,與生活合流、與技術結合為藝術提供了多元化的呈現方式。其實,在他們論及的理論空間裡,藝術還是沒有終結,而生活審美也含育了藝術,它們是一個可以互換的形為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