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龍山人士
-
2 # 機器人觀察
數字技術在工廠的商業價值,要從工廠本身存下的問題去思考。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客戶的需求是什麼?其實數字技術的產生也就是工業自動化的大企業,在發現製造業需要一些數字化方案,去最佳化生產,做的各類數字化產品。
先舉一個早年很多人都覺得雞肋的例子,讓我們來說一下數字化技術在生活中應用的各種優勢。
上圖是啥?是當下公共場所,衛生間使用情況的事實監控。
可以反饋除什麼?反饋出當前,哪些坑位是可以使用的,進衛生間之前,在門口可以一目瞭然,就不要去敲,已經被佔據坑位的門了。這是對於客戶來說的便利。
那麼對於保潔來說,當前那個坑位需要打掃,溫度,溼度,氣味都會反饋在大屏上面,遠端監控的後勤,可以直接看到是否需要打掃,保潔也可以直接去打掃。
那麼大屏顯示的今天到來的人流量,能夠為後勤最規劃,發現何時人多,是否需要透過引導方式分流這個衛生間的情況。看到大屏上面有附近洗手間的指示了吧。對的,這就是整個監視器的價值所在。
好的說完了,咱們老百姓能夠看到的數字化應用形式,那麼我們來總結一下,數字化的價值所在。
在細說數字化的內容前,還需要搞清楚一樣東西。那就是工業生產的流程步驟都包括哪些?舉一個例子,作為離散製造行業的典型代表,汽車製造行業,整部汽車擁有3萬多個零件。衝壓零部件就有1400多種。除了金屬部件,還有塑膠部件,電子零部件等等。
那麼從整個產品的設計研發——樣機測試——產線管理——各類車型銷量預測——零部件備貨——客戶市場銷售反饋——二次生產及備貨——新產品研發及測試。
整個汽車企業研發人員就高達1000人以上。你怎麼保證,大家在研發設計的時候,都是基於同一個標準,和同一樣樣式的?
你如何保證,生產產線各個工藝段生產的產品是合格的?
當你發現產品有瑕疵的時候,是加工工藝有問題,還是零部件本身有問題?
你如何保證,多達20多款汽車,共用一個標準零件庫?
競爭對手出新款車型,下游市場反饋,應該開發新車型,如何基於現有的研發體系,以及你的地盤基礎,你的懸掛基礎,你的發動機基礎去開發新車型?
是不是看著很複雜?如果全靠人去溝通這個流程,那麼一旦這個人不在了,一旦這個崗位職能空缺咋辦?
好了,是不是發現大型製造業,尤其是產業鏈比較長的領域,非常複雜,那怎麼辦?這就是數字化工廠的價值。
那麼數字化的價值在地方?籠統的講,數字化工廠的意義,就在於可以提高效率,加快產品上市,提高整個企業的靈活性,以及保證生產製造的良品率。
在汽車市場,手機制造領域,數字化工業的使用最為先進。一方面因為這兩個領域,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場,生產製造產業鏈長,且產品製造量大。二,新產品迭代極快,商業市場競爭激烈。如果沒有一套系統來保證企業的研發——生產——銷售。那勢必會在競爭中失敗。
舉一個手機領域的例子,有調查表明,富士康代工一臺iphone 6的收益是6-10美元。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低利潤。在企業領域大家都想要做的是,降成本,從而獲取更高的淨利潤。
怎麼降低成本?如果你的工廠全部都是定點,定人的工作,那麼降成本的唯一辦法就是:無窮無盡的加班,還有降低員工的待遇。
如果有一套數字化系統,你就可以在虛擬段,不斷的透過資料分析,發現哪個地方消耗時間太長,哪個階段成本過高,哪個環節造成良品率低。
1、數字化,也可以稱為視覺化——可監控整個過程。如果這是一個工廠,那麼就可以監控整個產線的各個環節。在工業領域,從研發——設計——模擬——模擬實驗——落地生產——客戶使用反饋,都可以做到線上的操控。這種視覺化的情況,對於離散製造,乃至比較複雜的裝置,非常的重要。
有一個東西,要叫驗證可行性。這種模擬模擬,就是這裡面最大的價值。
2、網路化——企業是人工作的場景。不管多麼偉大的企業。即使是華為,你進入了之後,也會發現其實就那樣,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固有的缺點。溝通的複雜性,合作的艱難,以及跨部門的壁壘。華為花費數億找IBM以及日本豐田的管理者去梳理其架構,就梳理的這玩意。說白了,就是數字化的一種形式。
網路化的有點,其實就是可以在整個系統裡面,實現整個工廠虛擬化。工業領域較數字孿生,也有叫數字化雙胞胎,不管怎麼一個叫法。其目的就是一個,可以讓老闆,在電腦端,看到所有的流程進行的情況,整個流程就是現實中的大家工作的流程。因為你的工作都在這個數字化的軟體裡面。老闆透過這個數字化工廠,可以自己去分析哪裡需要最佳化,哪裡可以改進。
3、工業軟體的應用——實現無紙化,以及高效率說起來比較容易懂,不少工業行業的朋友,應該都會CAD,或者SolidWorks等等,基於這類工業軟體進行機械裝置,透過離線模擬軟體,將整個產線的情況,先模擬一遍。在虛擬環境下,先開發好電氣控制的程式。然後才去購買裝置,並且安裝整條產線。
在生產管理階段,各類BOM系統,對備件進行管理,需要多少,哪些備件缺少了,哪些備件要儘快消耗掉,後面可能不需要了。
在營銷階段,ERP系統,可以下單,然後訂單直接流轉到生產環節,生產環節針對訂單需求,向研發反饋,開發新品,或者修改現有的設計。
4、數字化的核心理念如果從管理的角度去分析,數字化工廠的意義,那就是用計算機的形式,實現資訊流的互通。
讓不能說話的機械裝置,能夠透過資料的方式溝通,讓各個人類組成的部門,可以透過固定好的數字化平臺和系統,打破跨部門的壁壘,實現快速的資訊互通。
加快資訊的流通,讓更多有效的資訊得到可以看到的體現,這就是數字化的真實價值。
所以,越大的企業,越需要這玩意。
回覆列表
不是大佬,在工廠工作,能夠見到。略微說一下。這個問題真要回答起來,起碼一本書是不夠的。撿兩個最直接,最直觀的小應用描述一下。一是可追溯。比如產品從原料經過各種工序形成產品。最後打上二維碼或者條碼。如果產品有問題,直接可以查出這個產品哪天,哪個地區,哪個車間,出來的,進而還可以追蹤到哪個人,哪道工序。然後追蹤其他產品是不是也有問題。汽車一召回就是一批,就是這麼個概念。二是可控。生產可控是每道關係都有機器檢測,把結果實時反應在顯示屏上,生成資料。決策層根據資料做出決定。維護也是一樣道理,工廠所有需要的地方覆蓋感測器,哪裡有異常,到什麼程度,統統反應到顯示屏上形成資料,一目瞭然。簡單講就是,感測器收集各種實時的資訊,包括人物,時間,情形等。資訊以資料方式立刻傳到電腦上。電腦分析整理這些資料,做出綜合後的資料。這個資料提交管理者或者根據設定直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