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雄的燈
-
2 # 使用者辰龍68
自古道: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然而袁紹兄弟及其家人卻是反面的例子。公元191年,曹操攻打袁術時,袁紹坐視不理,沒有正面接濟,也沒有間接施矛援手。當時曹孟德勢力不如袁紹,攻袁術時,許都空虛,若袁紹起兵許昌而可解袁術之圍,挫曹操銳氣。至此袁術敗北,絕食吐血而亡。
袁紹、袁術早年有過一些恩怨,袁術當年求袁紹借馬千匹未遂,心存怨氣,竟討兵伐紹,己至兄弟不和,可見袁術是多麼小肚雞腸。
官渡之戰曹操六萬人馬戰袁紹八十幾萬而終獲成功,其罪在袁紹。手下文臣武將極多,不納忠言,怠慢軍士,分不清誰對誰錯,使得軍心渙散,投降者極多,最後竟然用一個酒鬼淳于樸去守糧追烏巢,豈有不敗之理,嗚呼哀哉袁紹喪命,其子袁尚、袁譚也是一丘之䢔,兄弟間相互猜忌,曹操十分厭惡,將之殺害,袁熙被公孫康所殺,自此袁氏家族泯滅,幾千口人因袁氏兄弟的不和而共赴黃泉。
曹孟德煮酒論英雄時對劉備說過:袁術冢中枯骨耳,早晚必擒之,袁紹好謀無斷,色勵膽薄,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反觀之劉關張桃園結義,誓同生死,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義字當先,義博雲天,終久留下千古佳話!
各位書友,到此為止,見笑了。
-
3 # 破局攻心文案
袁紹兄弟其實是表裡不一,勾心鬥角,袁紹大哥,在出來兄弟問題上不行,管理人才更是一塌糊塗,早期沒有曹操的時候還可以,曹操推薦他當盟主,就開始表現為失敗, 其實袁術有點野心當皇帝,但沒有政治頭腦……
另外一位就不用提了,曹操是正在的梟雄,以少勝多戰勝袁紹的官渡之戰,可以說非常經典……
個人觀點!
-
4 # 不惑閒談
兄弟齊心其力斷金固然不假,但有句更現實的話叫做無情最是帝王家。
袁紹雖然沒有稱帝,但在當時諸侯中是實力最強的,而且也最有一統天下的面相,在他活著的時候三個兒子背後的勢力為了權力地盤,就已經在明爭暗鬥。
袁紹傳位並沒有遵守當時立嫡的原則,而是傳給了自己最寵愛的小兒子,而且這個小兒子還不是原配所生,結果就是眾人皆不服。
而且袁紹為了平衡各個兒子的感情,把自己封地分成了四份,除了三個兒子每人一份外甥還得了一份,結果是每個兒子手中都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互相不服。
袁譚袁熙袁尚三兄弟之間反目已在所難免。
-
5 # 帶頭套的胡樓娃
您提到的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什麼叫做同心,同心的前提下才是斷金。當時袁紹在官渡之戰中戰敗了,袁紹也吐血身亡,作為兄弟應該想的是怎麼抵禦外敵,而他們兄弟卻是在幹嘛,他們是爭奪王位,親兄弟在爭權奪利,各自擁兵數十萬,沒有在想著一起抵禦曹操,並且在內戰,這從哪兒齊力呢,從哪兒斷金呢?
-
6 # 北風同學的vlog
看過三國的朋友們可能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袁術袁紹兩兄弟為什麼不聯合?如果聯合了,天下可能就沒有曹操劉備什麼事了,這哥倆是真的傻嗎?
想當初,袁家勢大無比,袁家長子袁紹號稱天下第一諸侯,而袁術也能躋身前三,二人若是聯合,直接就佔據半個中原。而此時,劉備還是個無名小卒,正猥瑣發育,逢人就說我乃中山靖王之後,形式不對就拍馬走人。袁家這優勢對此簡直是億萬富翁與乞丐的差距。
那為何他們不聯合起來橫掃天下,反而兄弟相殘?白白把袁家大好基業斷送?有這麼幾個原因。
☞二人同父異母,有嫡出和庶出之別
袁紹雖然是哥哥,但是庶出,而袁術為嫡出,從小受到的家族待遇不同,而家族地位也有很大差別,心中難免有怨言,再者袁術十分看不起這個哥哥,常常嘲笑他是奴隸之子。而袁紹更是對自己這個不學無術的弟弟十分不屑。
☞二人都對自己實力太過自信
想當初,袁紹自關東聯盟以來,一直都是執天下之牛耳者,錢糧豐沛,兵多將廣,謀士如雨。在顏良文丑死之前,張郃這類武將只能算是二流。
而袁術得到傳國玉璽之後,認為漢朝名存實亡,於是便想稱帝。二人都懷有逐鹿天下的雄心,誰也不服誰。
我們可以設想一個二人討論合作的場景。袁紹說:弟弟,咱倆幹嘛聽董卓弄個傀儡要挾咱?咱一起擁立劉虞,如何?袁術迴應:你個奴婢生的玩意,叫誰弟弟吶?我只認當今皇帝!多年後,袁術跟袁紹說:朕順應“代漢者當塗高”說法,已經登基,要不要跟我混?袁紹:呸!
二人不僅不聯合,甚至還有過各種摩擦,那時候二人勢大,群雄互毆,實質上就是二人形成的兩方陣營的對峙。
袁紹希望佔據冀州,將版圖向南拓展,進而吞併袁術的江淮地區。袁術也希望拿下冀州,染指北方。換句話說,二人不僅不想聯合,反而想要隨時吞併對方。
-
7 # 你若不離我便不棄41026960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因為性格和成長地位的不同導致兩人從小就缺乏溝通交流,都說豪門深是海,豪門家子弟之間的勾心鬥角從小時候開始,所以他們各自為營後不會團結一致,只會想著怎麼打壓成為自己附屬
-
8 # 蜀鄉小果
對於袁紹與袁術梁兄的的勾心鬥角之事,不僅是因為兩人是同父異母的關係,而且還與自古以來的權勢誘惑有很大的關係,哪怕是父子、親兄弟,在權勢與金錢面前都不值一提。
袁紹與袁術是同父異母,袁術是嫡子,袁紹是庶子,所以兩人在從小的待遇上就有很大的差異,導致在兩人心裡從小就埋下了針鋒相對的種子。而且在當時還有其他諸侯都在虎視眈眈的想吞併對方,完成統一中原的雄途偉業,當然是打著除過國賊救皇帝的旗號。
我們先來看袁紹,在東漢末年時候的一方諸侯,一直以四世三公自稱,可以說是當時最大的軍閥了,掌握了中原地區最廣闊的地盤,擁有當時的冀、青、幽、並四州,是北方佔地最廣、兵力最強的割據勢力。
袁紹
當時曹操只有豫、允二州,劉備還沒有自己的根據地,只是暫時在徐州有一個臨時指揮室。可以說這個時候的袁紹擁有當時諸侯們都不具備的優勢:天時、地利、人和。
然而這麼好的資源讓袁紹這個沒有謀略的人掌握,實屬浪費。先是看著兄弟袁術被曹操攻打消滅時不出兵相助,殊不知下一個就是自己;其次是與曹操的官渡之戰對決中,落入曹操計謀時也不知所謂,最後以70萬大軍在面對曹操5萬大軍下大敗而歸,以絕對的優勢輸的一敗塗地。官渡之戰也是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
其次再來看袁術,如果說袁紹是有智無謀,那麼袁術簡直就是愚不可及。驕奢淫逸奢,橫徵暴斂,可以說是為他量身定製的詞彙,使得他所在的地區殘破不堪,部下離心,為他的失敗亡家奠定了基礎。
袁術
袁術與袁紹反目成仇,是因為袁紹向擁立劉虞為帝,但是袁術非常反對,因為他早已有自立為王的異心,所以兩兄弟從此倒戈相向。但正是由於袁術自立為王的舉動,加速了他兵敗的速度。
正因為袁術的叛逆稱帝之舉,又統治腐朽,導致部下脫離,諸侯針鋒相對的物件。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各路諸侯的征討、部下脫離反對,導致袁術在與曹操對戰時大敗,不久後便氣絕身亡。如果這時候袁紹出兵相助,將會是另外一個結局的三國。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如果袁紹與袁術兩兄弟聯手,很有可能天下就是袁家人的,但是都因自私、誘惑而不和,最終消失在三國裡。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不光是袁紹家族會有兄弟反目的現象,人和人之間都會有分歧的,不光是兄弟之間。人和人之間靠的相似性和互相,只有這樣才能夠和睦相處下去。本質上說是他們性格不合,因為他們身上沒有相似性,即便有,相似性的吸引力也小於性格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