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鶴立林中

    油輪被擊,而且做得絕,做得妙!日本中箭啞巴吃黃連!……特朗普屈人之兵己成,(除中俄外,其他都怕,這叫殺雞駭猴,出錢物給美別無選擇)現在美國不打,嚇唬而己只因為競選(連任後可能真開啟殺戒了)……特朗普又連任無疑……

  • 2 # 不知果味

    近日,在美伊局勢持續對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率領高級別代表團訪問伊朗之際,緊鄰伊朗的霍爾木茲海峽附近,兩艘油輪被襲擊,發生爆炸。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同時該事件加劇美伊對抗局勢。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緊急召開新聞釋出會,提供影片證據,指責油輪被襲百分之百是伊朗乾的。日本方面證實,兩艘被襲擊油輪裝的貨物與日本有關。在蓬佩奧指責伊朗為該事件負責時,表示伊朗侮辱日本。英國與沙特都支援美國,同時譴責伊朗,對伊朗局勢無疑火上澆油,蹊蹺的油輪被襲跟安倍晉三的訪問貌似無關,又處處透著詭異。有人就是想讓伊朗不得安寧,伊朗局勢該何去何從。

    我們來回顧一下,上月5月12日,阿聯酋附近港口4艘油輪被襲,美國極其盟友指責就是伊朗所為。伊朗方面予以否認。事件發生後,美國增派航母艦隊和B-52戰略轟炸機進入該地區。伊朗方面繼續履行伊核協議,另一方面指責美國政府混淆視聽,攪亂地區局勢,並要求歐盟主持公道。

    而在本月6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會晤當天,下午就發生了日籍油輪被襲事件。隨後美國就公佈事發時的影片,證明是伊朗革命衛隊海軍所為。並同時向出事海域派軍艦前往參與救援。伊朗緊急表態,堅決反對美國聲稱伊朗對該事件負責的說法。國際社會也予以高度關注,英國跟沙特立馬跳出來支援美國,認為伊朗就是襲擊的發動者,因為伊朗有前科。而歐盟方面要求各方剋制,避免事態升級。歐盟正在收集相關資訊,並指出不能在該地區增加不穩定因素。俄羅斯方面正告各方,不要輕舉妄動,不要利用阿曼灣油輪事件來打壓伊朗,事實確實關鍵資訊,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伊核危機的的責任在美方,對於“可疑”的油輪被襲事件,伊朗方面堅決不背黑鍋。在安倍晉三作為中間人的角色,向伊朗傳話之際,有人按耐不住,怕伊朗與美國重新談判。藉機挑起事端,欲嫁禍伊朗。給美伊局勢火上澆油,給美軍動武提供藉口。伊朗問題下一步,主要看美國對伊朗的態度,不是伊朗自身所能決定的。

  • 3 # wwe258147

    謝邀,為什麼美國航母圍伊朗那麼長時間圍而不打,如今又調兵遣將又再加碼不外乎就一個原因,想打伊朗卻又怕拖入持久戰,經濟上消耗不起,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又達不到目前,伊朗仍堅挺,唯一就是拉盟國下水,不斷製造事端嫁禍伊朗,前幾天川普歐洲之行大有收穫,歐盟英國態度軟化還搞了個十八國軍演,川普就像打了雞血針一樣興奮,以為打伊朗有幫手了,眾所周知打仗其實打的是糧草,最耗國力,如今歐盟英國的經濟並不怎麼樣加入美國打伊朗其實是在美國強逼進行到時出工不出力,再則國反戰聲高漲,第二次難民潮更讓歐盟承受不起,這樣算來歐盟支援打伊的機會不大,除非美與歐盟暗中達成某種不告人的協議,如瓜分中東能源等,否則歐盟英國不可能加入打伊朗,川普的現在的雞血針一過將恢復平靜。

  • 4 # 平民視觀

    在美國和伊朗關係緊張的情況下,日本油輪發生爆炸,然後就進入了老套路了,美國媒體和美國政要紛紛發聲,說是伊朗乾的,就連特朗普也對影片進行解讀,向伊朗頭上扣屎盆子,一口咬定是伊朗乾的。然後就向波波斯灣附近調兵遣將,對伊朗施加壓力。

    這事明擺著,伊朗在和美國沒在軍事上撕破臉前,不會主動發起攻擊。現在去攻擊油輪,只能把自己放在道義上的被動位置,一點好處都沒有,不可能是伊朗乾的。然而為什麼美國非要一口咬定呢?

    美國兩大殺手鐧,經濟制裁和軍事壓力。現在都用上了。經濟制裁上,已經對伊朗制裁了30餘年了,沒有什麼效果。現在又增兵了,想從軍事上給伊朗施加壓力,逼迫伊朗就範。所謂,讓伊朗回到談判桌上,無非就是讓伊朗放棄國家利益,一切按美國的意思辦。

    然而,事情的發展,真會如美國的意?不可能的事!

    第一,美國不會真在軍事上動手,伊朗肯定也看到這點。如果美國真想在軍事上有所行動,伊朗派遣軍隊進入敘利亞,幫助敘利亞政府軍的時候,直接動手就行了。以美華人的德性,隨便找理由就行了。而現在,向波斯灣增兵就做做樣子罷了。

    第二,美國不敢像打伊拉克一樣打伊朗。波斯民族的性子,如果美國展開軍事行動,將陷入萬劫不復中。因為伊朗美有反對派,沒人幫美軍。真打進去的話,伊朗全民皆兵,美華人就不是死個萬把人的問題了。而且,伊朗山區較多,美國施展不開手腳。

    第三,美華人現在沒錢打仗了。真要在軍事上動起手來,一萬億美元擋不住,說不定就能到五萬億美元。而現在,美國國債都到22萬億美元了,觸及警戒線了。想讓盟國掏錢的話,支援的不多。當年打利比亞的時候,就沒人掏錢,好不容易把仗打完了。

    第四,還有兩個大國的態度美國得考慮。中國和俄羅斯肯定不會讓美國胡來,一旦伊朗淪陷,成為美國的小弟,中國和俄羅斯的大門就敞開了。從戰略角度看,這兩個國家或明或暗,都會站在伊朗一邊,為其提供支援。中美俄關係,一直是平衡關係,現在美國把中俄逼到一起,美國雖然個子大,但和另外兩個大個子打仗,贏面不大。

    透過以上幾點看,美國增兵波斯灣,也就坐坐樣子,嚇唬嚇唬伊朗,伊朗不會就範。結果就是,此事不了了之。美國真要大一點的國家動武,一般都動用三艘航母。現在的情況,美國還沒有做充分的準備。

    因此,下步雙方會繼續打嘴仗,美國繼續伊朗施加經濟和軍事壓力。伊朗也該幹啥幹啥,也不會短期內真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 5 # 正道272

    美國和伊朗的爭鬥實際是兩個體制的爭鬥。不同之處是伊朗的統治者拿伊朗的資源到處結交或者換取別的國家的認可或者結交,以減輕國際社會帶給他們的壓力,好穩固他們在國內的統治地位。美國的統治者是為了美國國內民眾享受到更加舒適的生活,控制石油的價格以便為美國的經濟服務。這樣美國國內的選民會繼續支援他們在美國的領導地位。

  • 6 # 科沁雜談

    近日美國以伊朗襲擊阿曼灣油輪為由,再次向海灣地區調兵遣將。看似來勢洶洶,實則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極限施壓的又一調整。

    日本首相安倍訪問伊朗的時候就向伊朗最高層轉交了特朗普的書信,而伊朗拒絕回信。為什麼要轉交書信呢?無非是想讓伊朗當局接受和美國的再次談判。

    伊朗也是一個神奇的國家,放眼全球,美國誰都在懟,誰都在和美國作鬥爭,沒有哪一個像伊朗那麼強硬的。兵臨城下不知道玩點太極,談判可以,把球踢回去,然後,談判嗎,前進十步退五步。談來談去,總能找到折中點,美國太強大,太強硬不是最好的,爭吵總比打仗好。

    目前國際社會紛紛發言,俄羅斯外交部就強烈譴責襲擊油輪事件,同時呼籲避免草率下結論。美國的伊朗恐懼症人為加劇緊張。

    事實上,美國因為政治需要往往對事件下指定性目標,從而失去客觀性。只要美國指責的事情,相反,指責物件是受害者。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呼籲徹查真相,對事件深感憂慮,應該避免衝突。其他國際發聲也表態希望徹查真相。

    美國自當有自己的利益考量,目前最為現實的很有可能是美國以此為藉口,增加兵力部署,為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海域實施武力護航,而伊朗也會在此附近採取武力護航。

    擦槍走火的危險會增加不少,美伊雙方當局自當有所警惕,也會盡量防止被人利用從中破壞 ,從而引起美伊真正的戰爭。

    美國武力護航和巡邏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海域,並尋求談判機遇以解決僵局,是伊朗局勢下一步最迫切需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江南七怪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為何七個人聯手可以縱橫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