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但在起初,清明並不具有這種意味,而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清明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民諺常說:“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這種敦促春耕的節氣,是怎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的呢?應該說這與此前兩天(或一天)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蹟。原始社會,我們的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對此,唐代詩人韓的《寒食》詩有生動描寫:“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由於寒食節期間禁止生火做飯,就需準備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備禁火期間食用,相沿成習,遂成寒食風俗。寒食節期間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麵粉做成蒸餅,上附紅棗並捏成燕子形狀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麥芽糖調製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黃色近似今日點心的環餅;有用糯米與雀麥草汁舂合而成,以棗泥或豆沙為餡料的蒸食——青白團子。此外,鴨蛋、棗糕、杏仁粥、凍豬肉、凍魚肉,也是寒食節常用的食品。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除了禁火冷食,還有後來成為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白居易也有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項規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說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日的色彩。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現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清明節後來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後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 大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一次,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匯了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專案,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一個官方認定。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及離世親人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並伴以踏青、植樹等活動,節日體現飲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關愛自然的意義。杜牧的《七絕·清明》詩,勾畫出了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春雨、牧童、酒家,詩人匆匆的步履牽引著清明節的詩情。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則把人們帶入另一番節日盛景,如林的店鋪、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態各異的車馬轎舟,一片忙碌、一派繁華盡在畫卷中。今天的清明節,依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著重要的位置。紀念先人,慎終追遠;緬懷先烈,展望未來,共創幸福美好未來,是我們過節的主題。 3 1 評論 分享 舉報songkexue0 2015-04-04展開全部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基祭”之補。後來民間亦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個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但在起初,清明並不具有這種意味,而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清明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民諺常說:“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這種敦促春耕的節氣,是怎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的呢?應該說這與此前兩天(或一天)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蹟。原始社會,我們的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對此,唐代詩人韓的《寒食》詩有生動描寫:“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由於寒食節期間禁止生火做飯,就需準備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備禁火期間食用,相沿成習,遂成寒食風俗。寒食節期間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麵粉做成蒸餅,上附紅棗並捏成燕子形狀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麥芽糖調製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黃色近似今日點心的環餅;有用糯米與雀麥草汁舂合而成,以棗泥或豆沙為餡料的蒸食——青白團子。此外,鴨蛋、棗糕、杏仁粥、凍豬肉、凍魚肉,也是寒食節常用的食品。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除了禁火冷食,還有後來成為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白居易也有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項規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說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日的色彩。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現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清明節後來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後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 大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一次,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匯了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專案,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一個官方認定。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及離世親人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並伴以踏青、植樹等活動,節日體現飲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關愛自然的意義。杜牧的《七絕·清明》詩,勾畫出了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春雨、牧童、酒家,詩人匆匆的步履牽引著清明節的詩情。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則把人們帶入另一番節日盛景,如林的店鋪、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態各異的車馬轎舟,一片忙碌、一派繁華盡在畫卷中。今天的清明節,依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著重要的位置。紀念先人,慎終追遠;緬懷先烈,展望未來,共創幸福美好未來,是我們過節的主題。 3 1 評論 分享 舉報songkexue0 2015-04-04展開全部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基祭”之補。後來民間亦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個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