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小柚子

    我是一個睡渣寶寶的媽媽,這個我是深有體會。

    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來以後跟她以前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改變,所以寶寶都會缺乏安全感,這個時候媽媽或者她熟悉的人在身邊就會特別重要。小霸王是個睡渣寶寶,一般如果沒有人在身邊她可能就睡個十分鐘最多半個小時就會醒,如果她睡著了我在她身邊,那麼她中間醒來的時候看到我再她就會繼續睡第二覺,這樣能睡一個半小時多,所以陪伴很重要,如果你的寶寶是個睡渣寶寶,那麼多給她點陪伴她會更有安全感,只要度過這段時間就好了。

  • 2 # 風中清兒

    首先,爸爸媽媽需要正視“寶寶睡不好”這件事。睡眠能力不是天生的,對於小寶Bora說,睡眠跟抬頭、翻身、爬行一樣,是一項技能,需要學習。

    嬰兒的睡眠週期比成人短,只有 30~50 分鐘,而青少年和成人的睡眠週期有 90 分鐘。也就是說,寶寶睡熟後過 30~50 分鐘就由深睡眠轉為淺睡眠,在這個轉換的時間點寶寶特別容易醒。

    要像成年人一樣一覺睡到大天亮,寶寶需要花上幾年的時間,各種睡不好都是學習的必經過程,需要爸爸媽媽多些耐心哦。

    ​那麼,為了儘可能地讓寶寶睡個好覺,需要排除哪些干擾因素呢?

    1有聲音或光線干擾

    寶寶需要一個溫暖、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寶寶睡著後要拉好窗簾、關掉燈(可以留小夜燈)、保持安靜。

    最好不要讓寶寶和爸爸媽媽睡一張床,大人的活動(翻身、手機亮光)會打擾寶寶睡覺,讓寶寶單獨睡嬰兒床是更好的選擇。

    2穿蓋太多或太少,寶寶覺得熱或者冷

    爸爸媽媽可以摸摸寶寶的後背,溫熱說明溫度合適。如果後背發燙甚至有汗,說明寶寶熱了,如果後背發涼,那就是冷了。

    一般來說,只要室內溫度適宜,讓寶寶穿厚度合適的睡袋睡覺即可,被子容易滑落著涼。而且,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要在不滿 1 歲的寶寶的嬰兒床裡放毯子、被子之類的物品,會有窒息風險。

    3睡前沒吃飽或吃飽後又餓了

    通常寶寶 3、4 月大以後,晚上可以連續 6~8 小時,中途不用再餵奶,只要在睡前一頓讓寶寶吃飽就能睡個好覺了。

    但寶寶在第 3 周、第 6 周、第 3 個月、第 6 個月會經歷一段猛長期,對奶的需求量會增大,夜間也可能會因為肚子餓而醒來。

    判斷寶寶是不是真餓了,一個簡單的方法是觀察寶寶吃奶的狀態。如果寶寶吃奶比較急,咕嘟咕嘟往下嚥,吸吮有力,那麼就是真餓了。

    但如果只是小吃幾口,或者含著乳頭不吮吸,那就是求安慰。爸爸媽媽就要用輕拍、哼歌等其他方式安撫寶寶,不要讓寶寶養成不吃奶就不能睡的習慣。

    4紙尿褲溼了,寶寶不舒服

    如果寶寶是因為紙尿褲溼了,感覺不適而醒來,爸爸媽媽要快速幫他換掉。

    5缺乏維生素 D

    寶寶出生後就要及時補充維生素 D,維生素 D 不足會使寶寶神經興奮性增高,容易夜醒。尤其是吃母乳的寶寶,每天要補維生素 D 400IU(國際單位)。

    6睡眠週期轉換容易醒

    嬰兒的睡眠週期比成人短,入睡 50~60 分鐘後會從深睡眠進入淺睡眠,這時只要有一點聲響或感覺不舒服,寶寶就容易醒來。

    寶寶進入淺睡眠的表現為眼瞼閃動、臉部肌肉抽動、身體抽動、呼吸不規律,家長這時只要把手輕輕放在寶寶身上,輕聲哼一哼催眠曲,寶寶就能順利進入下一段深睡眠。

    7長牙

    寶寶一般會在 4~10 個月大時長第一顆牙,長牙的疼痛感會讓寶寶感覺不適,影響睡眠。解決辦法是家長安撫或使用安撫奶嘴,吮吸安撫奶嘴可以緩解由長牙帶來的不適感。

    8自己把自己吵醒了

    小寶寶身體的協調性不好,睡眠中小手小腳亂動,容易把自己吵醒,裹襁褓或用睡袋是個不錯的方法。另外,寶寶在學翻身的時候,睡著了翻過去但翻不回來,也會醒。

    9大腦飛速發展期

    有研究顯示,寶寶在 20 個月大之前會經歷 10 次大腦發育飛躍期,分別在第 5、8、12、15、23、34、42、51、60、71 周。這些時期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改變可能會使寶寶焦躁不安、哭鬧增多、變得粘人,睡眠和食慾都會受到影響。

    10分離焦慮

    寶寶產生分離焦慮的表現為,一沒看見爸爸媽媽就哭鬧,變得特別粘人,分離焦慮一般在寶寶 6~8 個月大時開始出現,10 個月~1 歲半時達到頂峰,然後在 1 歲半~2 歲慢慢消失,它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

    分離焦慮也會對寶寶的睡眠產生影響,尤其是如果家裡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比如媽媽去上班、搬新家等,會讓寶寶更加粘人,睡覺也會不踏實,爸爸媽媽要耐心安撫哦。

    11脹氣

    小寶寶的消化功能還不成熟,吃完奶肚子容易脹氣,可能會影響睡眠。所以,爸爸媽媽在餵奶中途和喂完奶以後都要給寶寶拍嗝。

    將寶寶豎著抱半小時,頭趴在成人肩頭,用手輕拍寶寶背部,五指隆起,手掌中空,從下往上輕輕拍。

    如果寶寶吞入的空氣不多,拍背後寶寶不一定會打飽嗝,爸爸媽媽不必一直拍到打飽嗝才罷休。

    12腸絞痛

    許多有腸絞痛的寶寶會在每天的同一時刻哭泣,常見於下午兩三點以後或晚上,一哭就是幾個小時。寶寶會一邊哭一邊放屁,蹬著雙腿,並且痛苦地扭來扭去。

    引起嬰兒腸絞痛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不過好在這個症狀會在寶寶 4 個月大左右消失。

    爸爸媽媽能夠做的就是平時正確給寶寶餵奶,包括規律飲食、更換配方奶粉、拍嗝等,寶寶哭鬧時儘量安撫,可以讓他趴在你的大腿上,肚子壓在腿上會讓寶寶舒服許多。

    13做夢驚醒

    如果上面原因都排除了,那寶寶可能是做夢了,爸爸媽媽可以安撫他,讓他安定下來,再次入睡。

    寶寶睡覺醒來原因有很多,爸爸媽媽可以一一排查,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除了外部環境不舒適讓寶寶醒來,很多時候是寶寶自身的生長髮育引起的睡眠問題,不可避免,但也不會持續很久,家長不用過於擔心,只需要耐心安撫即可。

    當然,寶寶睡不好也有可能是生病了,比如繞蟲病等,如果爸爸媽媽自己判斷不了原因,那就帶寶寶去看看醫生吧。

  • 3 # 兒推薛斌

    嗯,小寶寶在白天都不會一下子睡很長的時間,一般都是一個鐘半個小時的醒來一下。在我帶下午寶寶的時候發現,如果寶寶睡了一個小時突然會哭起來,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寶寶抱一下抱起來哄一下,他又會繼續睡下去,有時候這樣的操作會迴圈幾遍,然後他就這樣可以睡到3至4個小時。有心理學家說,是因為孩子他這個時候不會翻身,他睡一個姿勢睡久了,他會覺得不舒服想翻身,但是不會翻,所以他只能用哭來求救。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它抱起來,讓它的身體姿勢都輕鬆一下,它又會安靜下來繼續睡,我們又可以把它放回床上,讓它繼續睡一會。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不肯睡了,在那裡哭鬧。更有的媽媽覺得他哭鬧是想人抱,又怕孩子這樣會抱習慣,就讓他在那裡使勁的哭。其實這樣更不好,會讓孩子的安全感漸漸的磨滅,日後脾氣會變得更暴躁。

    所以每當孩子睡到半途中哭醒之後,我們要把它抱起來給他充足的安全感,也讓他的身體姿勢得到一定的緩解和輕鬆。那寶寶又會好好的安睡,想去。

    其實小孩子哭鬧就三件事:吃,拉,睡。我們要好好的摸清他。才能更好地跟剛出來的寶寶渡過這磨合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豆腐燒紅燒小黃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