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陸小雞讀歷史
-
2 # 陸棄
我認為,曹丕說不上心狠手辣。
人們認為曹丕心狠手辣的原因,不過是因為三點。第一點。按電視劇情節,新三國中有一個情節,曹丕暗害了他的弟弟神童曹衝。所以心狠手辣。實際上,電視劇抹黑了曹丕。曹衝是病死的,歷史上並無曹丕害死曹衝的證據。如果憑這點說曹丕心狠手辣,那曹丕比竇娥還冤。
第二點,曹丕七步詩,意圖害死弟弟曹植。這個事歷史上倒是有。但也並不能說曹丕心狠手辣。當時為了爭世子,形成擁丕派和擁植派,雙方爭了個你死我活,鬥爭在所難免。雙方的力量可說勢均力敵。擁丕派有桓階、邢頤、吳質、賈詡、司馬懿等,擁植派有丁廙、丁儀、楊修、孔桂、楊俊等。雙方各為其主,免不得出些對付對方的主意。曹丕勝利後,雖然用七步詩試圖試驗曹植的才情,但最後並沒有害死曹植。因為事先母親卞氏已經警告曹丕了,曹丕只不過表演一下罷了。曹植是曹丕的弟弟,他明知弟弟才高八斗,卻用做詩來試驗弟弟,明擺著給弟弟一個臺階下,怎麼能說他心狠手辣呢?曹丕後來雖然沒有重用曹丕,但那是政治上的需要,因為曹植是他政治上的威脅。而且,為了照顧弟弟,他還曾給弟弟增戶五百。沒有殺死弟弟,已經夠仁義的了。
第三點,曹丕篡奪漢獻帝的江山。這事可以說他心狠手辣了吧。但也不盡然。因為這是歷史大勢。曹丕不幹這個事,他手下的大臣們也不幹。就象趙匡胤不黃袍加身,他的手下不幹一樣。曹丕只是順勢而為罷了。魏代漢,是歷史的必然。
-
3 # 唐風宋月
文學史上雖然有“建安三曹”的說法,但人們提及更多的是曹操、曹植父子,對曹丕的文學成就選擇了漠視。所以如此,應與其政治形象不佳有關。曹丕因為代漢的原因,不但揹負了亂臣賊子的罵名,就連史家也落井下石給出了“帝業無足稱”的差評。
東漢政權是不是該覆亡,歷史早已經有自己的選擇,自然無須贅言。其實,吃瓜群眾對曹丕的不感冒,可能是因為他迫害弟弟曹植太狠,加上曹植屢次遭貶,一生鬱郁不得志有關。
現在從大歷史的角度來分析曹丕對待曹植的問題。話說曹丕代漢之後百廢待興,如何鞏固新政權就成了當務之急。一個新生如何做皇帝?只有學習揣摩一途。曹魏政權的穩定壓倒一切,任何膽敢挑戰皇權的行為必須堅決打擊,無論他是臣民還是骨肉,絕不能手軟。兩漢政權覆亡殷鑑不遠,如何避免出現宗室外戚宦官干政擅權禍亂朝綱傾危社稷的情形,繼位之初的曹丕如履薄冰。
曹丕決定先從削奪宦官權力,削除外戚政治勢力,削弱宗室權力入手,然後透過嚴格監察制度,親禮大臣,借重士大夫集團力量,實現政權的平穩過渡。歷史證明,越是接近皇權的人,越容易產生覬覦皇權的心理。所謂明槍易躲、家賊難防說的就是這種情形。
對待這些不安分的弟弟,曹丕先“諸侯就國”。此舉並非眼不見心不煩,而是先打發他們離開政治權力中心分而治之。緊接著設立了監國謁者,替他盯著這些弟弟。監國謁者只對曹丕負責,職責就是天子的千里眼、順風耳。據史書記載,曹丕給幾個弟弟安排的僚屬盡是些歪瓜裂棗,兵丁不過二百,都是些老弱病殘,曹植屬於特殊照顧的,配置減半。
曹丕這樣對待弟弟們,並不是他的首創,完全是效仿漢文帝的作法。令諸侯有王的名位,卻沒有威脅到中央統治的力量。這樣做,表面看起來薄情寡義,更無手足之情,長遠看卻是仁至義盡。既防患於未然,又維護了中央集權統治,還保全了親情,一舉三得。至於說“十一年中而三徙都”,搞的曹植鬱鬱寡歡,那也是無奈之舉。
漢文帝因為開創了“文景之治”,一俊遮百醜,就沒有人攻擊他。而曹丕這個亂臣賊子依樣葫蘆,也會被後人詬病。
這種事情,還真的沒地說理。
曹丕的做法雖是出自私心,但卻是國策,絕非針對曹植一人。曹植數次被監國謁者檢舉告發,也被認為是曹丕對他的打擊迫害。曹魏立國之初,法制峻切、禁防嚴密,謁者雖然級別低,代表的卻是皇權。任性慣了的曹植“醉酒悖慢,脅持使者”,如果上綱上線的話,就是藐視皇權,屬於重罪。曹丕始終沒有嚴肅處理,也算是對曹植網開一面,極為寬容了。曹操曾告誡過兒子:“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一旦君臣名分定了,就得按規章制度來辦。
曹丕曹植情為兄弟、義為君臣,許多時候是曹植擺不正位置,曹丕偶爾敲打敲打他也是全兄弟之情。曹植深受父親曹操寵愛,又是母親卞氏的最愛,是一眾兄弟中第一個封萬戶侯的。
曹操一共25個兒子,卞後一共生四子,曹丕做了皇帝,其餘三人都在史書中單獨立傳,而其他兒子則“以母貴賤為次,不計兄弟之年,另外併合列傳”。從子以母貴的角度來說,曹植在宗室的地位遠比其他二十多個弟弟為高,曹丕對他特殊照顧也是應有之義。擺平曹植一個,就等於在宗室諸侯王面前樹立了一個服從的典型。從史實看,效果很明顯。
那些嘴裡吟誦著“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人,卻將順天應人革故鼎新的曹丕歸為亂臣賊子;那些透過父子相殘、兄弟鬩牆上位的被稱為明君,對二十多個兄弟有情有義有始有終的曹丕反而被無視,歷史證明吃瓜群眾眼睛未必雪亮,也有犯糊塗的時候。
積三代之功一舉篡奪了曹魏政權的司馬氏,居然認為曹魏政權的覆亡與其宗室政策有關,志得意滿之餘免不得評頭論足一番:“忘經國之宏規,行忌刻之小數……徒分茅社,實傳虛爵,本根無所庇陰,遂乃三葉而亡。”於是革除曹魏弊政,大分宗室子弟以藩衛司馬氏基業,結果話音剛落就被“啪啪啪”打臉,晉朝宗室操戈,“八王之亂”使之走上了敗亡道路。
這正是: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更有收人在後頭。
回覆列表
曹丕對待曹植不能用心狠手辣來形容。曹操在時,曹丕和曹植爭奪世子之位,曹植本來是很有勝算的,但是他行為放蕩不守法律,又被人算計,讓曹操很失望。
而曹丕的表現讓曹操覺得正是他所需要的接班人,經過幾輪的測試篩選,曹操選擇了曹丕做了繼承人。
曹操去世了以後,曹丕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勢,先收了三弟曹彰的兵權,四弟曹植在文藝領域有極高的威望,曹丕很害怕曹植振臂一呼,那些有才華的人都跟著曹植造反,從而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曹丕為了自己統治的穩固,給曹植出了一個七步詩的難題。想透過這個辦法來達到殺害曹植的目的,曹植才高九鬥,學富六車,很快作詩一首,救了自己一命,也點醒了曹丕不該殺兄弟。
曹丕最終沒有殺害曹植,給了曹植一個安樂王爺,一直到曹植壽終病死,曹植的兒子繼承了他的王爺封爵,後來還身份地位還有所提升。
總的來說,曹丕對曹植不算心狠手辣。但是曹丕為什麼要養這麼一個閒人白白消耗糧食呢,有人總結了一下,原因有兩點
第一,曹植的文壇的領袖,在天下仕子心中影響力很大,如果沒有什麼大的過錯,只是以為行為放蕩,就隨隨便便的殺掉,那麼就給天下的仕子們樹立了一個很壞的榜樣,就不敢真心給曹丕辦事,不得人心的曹丕,統治自然不會穩固。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第二,曹植是曹丕的親兄弟,如果曹丕真的把曹植殺掉的話,勢必在百姓中耳口相傳,老百姓說我們的大王是個連親兄弟都不容的人,我們跟著這樣的大王,絕對不會有好日子過。曹丕看過曹植的七步詩之後,一定能想到這一點。所以曹丕不會殺曹植,影響自己的統治。
曹丕不殺曹植的事,也為後世很多帝王所借鑑。後世的雍正皇帝上位以後,和幾位兄弟多次較量後勝出,而失敗了的那位十四王爺和雍正皇帝是同一個媽所生的。
雍正皇帝上位以後,也沒有對他的這位親兄弟趕盡殺絕,而是跟曹植一樣,也做了一個安樂的王爺。據說,後來乾隆皇帝上位以後給了那位十四王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