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身私人顧問
-
2 # 嗜鐵癮君子
當你係統健身年限差不多有1年後,你會發現,這本書其實在扯淡。
作者,施瓦辛格,我不否認他的成就。反倒是,我特麼欣賞他,因為他是一位特別出色的,傑出的傳奇,健美先生,著名演員,加州州長。
可是,我不建議,大家按照這部書來訓練。
估計這個時候,有人要噴我了。你特麼算老幾,頭像帥就可以胡說八道了嘛!就算書裡有一些毛病,就憑施瓦辛格練的這麼牛逼,他的經驗多少會有價值啊!你憑什麼全盤否決。
我之所以做這麼絕對的評價,根本原因在於州長書中的健身理論真偽混雜,有些差不多還可以,但是有一些完全就是在扯淡,而且好多主次不分明的邏輯組織。然而對於一名普通健身愛好者來說,區分正確和錯誤的理論就更加不現實了。
如果我不說出,州長的書哪裡有問題,怕是要被噴成渣了。因為太多毛病,一一說,太困難了,我就挑幾個比較簡單的毛病來說好了。如果有書可以對著看,沒書的看看就好。
第一部分,第二章,健身基礎知識。漸進過程小節逐漸增加動作重量是肌肉不斷增長的幾乎絕對的前提之一,漸進超負荷也是最重要的訓練原則之一。(州長和韋德系都認可這件事情,但是為啥怎麼重要的東西,就寫了這麼一點?根本就體現不出來這個原則的重要性啊!相信有多少人就算翻爛了這本書,也不知道訓練過程中要不斷的加重。
第一部分,第二章,健身基礎知識。健身訓練如何有效州長提出一套系統的概括(上身8到12下動作力竭,下身12到15下動作力竭)並且聲稱“我們的體型證明了我們摸索出來的系統是正確的”行行行,你強你有理。可是這完全是扯淡。最優的重量也不是上身8到12,下身12到15,而且追求力竭更是天大的誤區。精英健美選手的經驗總結往往也和正確的理論出入甚多。
第一部分,第二章,健身基礎知識。有氧運動與肌肉清晰度小節有氧和肌肉清晰度沒啥必然聯絡,減脂靠的是diet,有氧最多隻是輔助。但是我想指出的是,對於“訓練過度”的說法,我不知道這個詞的原文是“overtraining”還是“overreaching”前者在普通人當中幾乎不會發生,後者則在普通健身者當中極度普遍,但訓練量overreaching的普遍罪魁禍首並非有氧,而恰恰是以州長和韋德系訓練方法為源頭的流行訓練方式,這類訓練方式容量巨大,只有州長這種天賦選手的人種才能承受的住,而普通人練一陣就會進入訓練過量的狀態。
第一部分,第三章,訓練體驗,所想即所得小節。我覺得這特麼純扯淡,還特麼直覺。要是直覺有用,我特麼在床上吃著炸雞和喝著啤酒,看著電視,腦子裡用直覺想著,我要成為施瓦辛格。你特麼做夢吧你。
第一部分,第三章,訓練體驗,訓練強度小節第一段有個典型的錯誤觀念“訓練越是刻苦,取得的成績就越顯著”健身是腦力和刻苦努力相結合的。而且這標題寫的訓練強度,而內容寫的卻是訓練量,當然這可能算不上錯誤,只是表述的問題。我要說的是,訓練量是一個極度重要的訓練因素,但是折斷只是草草介紹,沒有啥卵用。
第一部分,第三章,訓練體驗,肌肉疼痛和肌肉痠痛小節。這特麼是新手才會一直想的事,哎呀,第二天起床,渾身痠痛,肌肉疼痛,就好開心啊!心想,昨天訓練還是很有效果的,馬上就要長肌肉了。
第二部分第一章,基礎訓練原則,重磅日小節這段的建議對於普通人來說非常危險,並且基本沒有好處而言。
第二部分第三章,基礎訓練計劃這裡需要重要提出來,州長提出的訓練計劃,不適合所有人。但是因為其超強的傳播性和嚴重不靠譜程度,成為了健身者失敗的最大根源之一。
在簡單說說其他的
衝擊原則:純屬用幻覺?
強迫次數:我們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動作的變形,只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和疲勞。
助力法:沒有意義,想湊容量的話,直接休息再多做一組就好了。搞什麼亂七八糟的花樣,整的好像很專業嘛!哈哈哈
21響禮炮:最近傳的最多就是這個了吧!純屬為了複雜而複雜,沒有參考意義。
到這裡相信很多人說,有那麼人參考書中的建議,練成了打肌霸。
簡單粗暴點解釋吧!那些肌霸之所以可以練成,主要歸功於他們的大肌霸的基因(過人的恢復能力,訓練量的容忍度,肌肉增長潛質)有些狠人還會透過科技賴改變遊戲規則。這些人使用任何訓練方式都能獲得不錯的結果。
而且你能看到的,都是讓你看到的。
最後再說一下,我指出的是這部書的部分理論,而不是州長和韋德兩個人。我還很感激他們,是他們才讓健身成為社會主流運動之一。
回覆列表
謝邀答題!請點選右上角紅色關注按鍵,過往的問答和原創文章或許能進一步幫到您。
結論《施瓦辛格健身全書》對於新手和小白是入門級健身訓練指導手冊,而對於中高階健美運動員顯然幫助不大,這些都是客觀、不偏不倚的說法。
第一、先說其優點
1.系統詳細
這本書對於健美介紹可是事無鉅細,作為一個世界冠軍,他就跟我們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每個細節說起來都是不厭其煩:比如說,《健身全書》從健美的發展歷史開始說起,講到各個時期健美冠軍,身體各部分針對性訓練動作、初中高訓練計劃,營養知識和熱身拉伸,受傷康復……
2.簡單通俗
作為一本專業講健美的書籍,施瓦辛格寫的很通俗,書中專業術語和概念非常少,儘量用我們老百姓能聽懂的表達語句,當然也不排除翻譯到位的功勞。
此外,最走心的是書中包含大量訓練圖片,讓我們能感受和熟悉真正的健美訓練和健身的根本性區別,從而讓我們更加掌握如何訓練。
第二、再說其缺點
1.某些觀念錯誤
我覺得書中有個觀點,認為“充血和泵感”是能衡量訓練是否到位的,這個觀念流行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對現在來說並不科學。
而且對於合理休息和恢復身體,講的太少了。
2.訓練計劃不合適普通人
施瓦辛格訓練計劃與韋德訓練法則不同,作者依照韋德訓練法則制定計劃。計劃這個東西誰都知道因人而異,這個計劃無疑在施瓦辛格身上獲得了巨大成功,但他的訓練強度太大了,一週雙練。
普通人根本無法把這個計劃堅持下來,或者使用這個計劃沒有任何效果,那也完全正常。所以說這也是書中不合理的地方,這個“不合理”概念是針對健身愛好者的。
三、綜合來說
在國內很多人跟我說,推薦幾本健身書籍,除了韋德訓練體系書籍,真正科學、通俗的健身書籍幾乎沒有,當然也有國外健身大神馬克、瑞比託的《你倆訓練基礎》這樣的專業書籍像,可惜大部分老百姓根本看不懂,更不要說訓練了。所以《施瓦辛格健身全書》成為當紅炸子雞,也是無奈之選。
阿諾德的訓練全書則是一套集當時的理論性和經驗性指導手冊,它自然有它相適應 的人群,比如健身新手、肌肉發燒友,當然其它健身訓練者也可借鑑在自己的領域裡。
如果大家有什麼好健身的書籍,也可以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