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恆山秦老師
-
2 # 晨風說語文
梁啟超在敘論中的第一句話是:“天下唯庸人無咎無譽。”人世間只有默默無聞的人才不會受到眾人的指點評判,真正行大事者要不是被人毀損至極要不就是讚譽至極,總是呈現著極端的兩極。
而李鴻章正是後者的體現,作為晚清最關鍵的人物之一,他把握著中國的前進走向,關於他的評價當然是後人茶餘飯後和學界爭鳴的談資。也正是因為其影響力之大,涉及事務之複雜,其咎譽之多是同時期的名人所不能及的。
對於這樣一個眾說紛紜的曾經敵手,梁啟超是怎樣看待李鴻章的所作所為呢。
梁啟超坦白地說到:“ 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敬一字,體現了梁啟超作傳治史的客觀冷靜,不偏不倚。作為維新派的代表,對一個封建統治階層的高官產生敬重之情,這已經可以看出梁啟超透徹清晰的分析能力。梁沒有被蒙上雙眼,沒有忘掉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清朝開明官僚對中國近代化做出的巨大貢獻。他們效忠於朝廷,矢志報效國家,在國家危難之際自覺地邁出了第一步,這其中李鴻章是佼佼者。他的軍事、外交之才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讓中國保持了穩定。惜一字又體現了梁啟超對李鴻章的責備與痛惜。梁公在書中痛批李鴻章“不學無術”,稱他“不適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原,……”只知道縫縫補補,不從根本入手;學 西方也只學皮毛,不諳其中道理。他的見識淺陋,正是這樣才貽誤了中國發展之機。悲一字則更多是一種無奈悲涼之感。“凡人生於社會之中,每為其社會數千年之思想 俗義理所困,而不能自拔。”李鴻章自幼熟讀儒家經典,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官僚,縱然其受到了泰西堅船利炮、機車工廠多大的衝擊,面對著這三千年來之大變局也只能想著衛國禦侮,抱殘守缺之事。梁啟超將李鴻章的保守歸為社會環境的影響,是義理仁義的說教和陳陳相因的陳規舊 限制了他的視野。梁啟超在敘論中還提到一個觀點,馬關之禍辛丑之難堅決不能歸於李一人,不能讓他為那些蠅營狗苟、碌碌無為的官員背鍋。假如讓其他那些大臣走上談判桌,和西方列強討價還價,大機率不會比李鴻章做得好。梁啟超還評價李鴻章道:“是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也。“這句話十分貼切,正是清末這風雲激盪的時勢,給了李鴻章大展身手的機會,讓他”剿發捻,勤遠略“,成就一番大事業,可算是英雄。但是,他只是因勢而行,苟且度日,沒有造時勢之勇氣才度,只能是淪於普通之列,不能和”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大英雄同列並肩。作者在書中還反覆地強調他並不是想為李鴻章洗脫他該有的罪名,而是意在借他的一生來串聯起“同治以來的大事記”,總結中國近代歷史程序中的經驗教訓,為華人提供一面鏡子。我認為梁公看似為李鴻章作傳,實則是本書的字字句句都是他的血淚之言,是他拳拳愛國之心書面上的體現,直到現在讀來仍會有一股雄火燃燒在人們的胸膛。
-
3 # 幸運老辣椒
此段話是梁啟超先生的所著的《李鴻章傳》中對於滿清政府晚期的北洋大臣李鴻章的論述。
其此段原文如下:“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舉天下人而惡之,斯可謂非常之奸雄矣乎。舉天下人而譽之,斯可謂非常之豪傑矣乎。雖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論非常人,烏見其可?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語曰:蓋棺論定。吾見有蓋棺後數十年數百年,而論猶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論人者將烏從而鑑之。曰:有人於此,譽之者千萬,而毀之者亦千萬;譽之者達其極點,毀之者亦達其極點;今之所毀,適足與前之所譽相消,他之所譽,亦足與此之所毀相償;若此者何如人乎?曰是可謂非常人矣。其為非常之奸雄與為非常之豪傑姑勿論,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尋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燭照而雌黃之者也。知此義者可以讀我之‘李鴻章’。”
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天下只有平庸平常的人是既沒有人謗,也沒有人譽的。如果有人能讓全天下的人罵他,那這個人一定是奸雄;如果有人能讓全天下人讚譽他,那他可算是天下豪傑。但是,全天下那麼多的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平常之人,非常之人不到百分之一,用平常人的標準,來評價非常之人,這合理嗎?所以譽滿天下的,未必就不是假好人;謗滿天下的,也未必不是真偉人。古話說:蓋棺論定。可我發現有的人蓋棺了幾十年、幾百年,卻還沒有定論,所有的人都是說自己的好,議論別人的不好,後世的評論者即使想要評價一番也沒有可以借鑑的東西。所以說:如果有人是這樣的話,讚譽他的人不計其數,批評的人也是不計其數;讚美他的人恨不得把他誇獎到極點,批判他的人也是恨不得批判的他一文不值;如今對他的詆譭和以前對他的讚譽抵消,以前對他的讚譽和如今對他的詆譭也互相抵消;如果這樣的話還有何意義呢?所以說:他已經不是一個平常人。這個人不管是大奸之徒還是英雄豪傑姑且不論,這個人的所作所為是沒有在他的位置上的人可以看清的,也不是庸人可以胡亂信口雌黃的。如果你知道了這樣的原則,你就可以看一看我寫的《李鴻章傳》這本書了!
所以說,透過以上這段話所表達的意思,我們就能夠理解“天下唯庸人無諮無譽”這句話的含義了吧。用我自己的理解方式理解這句話就是:這個世界上只有幹事的人才會有人去議論你的好壞。也就是說,你乾的事情越多,出錯的機率也越多;那些不幹事的人永遠也不會出錯。這倒是讓我想起了以前所流傳的一段俏皮話:“乾的在幹,轉的在轉,轉的還給乾的提意見”。
好了,就到這兒吧。說了這麼多,怪累的!
-
4 # 正義的匹夫
天下唯庸人無咎無譽,這句好話字面意思為,天下平常普通的人,才會沒有過錯,也沒有讚譽。是梁啟超評論李鴻章的一句話,說明李鴻章非普通人,必然受到批評,不能把清政府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很多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歸咎於李鴻章,還說李鴻章應該是個英雄,在清朝末期,是國家的頂樑柱,是個大大的忠誠良降,應該為李鴻章歌功頌德。歷史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學的近代史都錯了嗎?李鴻章作為清朝末年的重要人臣,不思如何讓國家政府走向興盛,而只會修修補補,對洋人點頭哈腰,在談判中唯唯諾諾,小心還價,好像沾了便宜。一個衰亡的朝代,必定有一個昏聵的皇帝,一班無能的大臣。一個只知享樂霸權的慈禧,一幫李鴻章之流的大臣,清朝怎麼會不忘。李鴻章發起洋務運動,對國家進步有一些貢獻,但,他做的真的很好嗎?他做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了嗎?真的進行了徹底的改革了嗎?他興建北洋水師,軍費卻挪作他用,致使北洋水師被日本一戰而滅。喪權辱國。小人之有才不如君子之無才。如果李鴻章是大英雄,那麼秦檜,汪精衛之流都是英雄。
回覆列表
“天下唯庸人無咎無譽。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梁啟超對李鴻章的定呼叫了近世史之筆力,意不在古人,在來者。
梁啟超學貫東西,才華橫溢,對世界之狀的觀察犀利透徹,加之一顆憂國憂民的愛國心,譜寫出這部廣為讚譽的傳記。從一部傳記讀出了那個時代文人的氣質底蘊和李鴻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臣子精神。
梁啟超是懷抱改良救國、振興中華抱負的改良派,李鴻章透過科舉道路走向仕途,位列晚清重臣,自稱是清朝的“裱糊匠”。雖然兩人政見相左,但梁啟超寫傳不罔史實、持論公允、褒貶有據,將那段中國歷史在大世界背景下推陳至讀者面前,從外交、從軍事、從洋務等角度寫了李鴻章的一生。
李鴻章,飽受儒學思想的教化。彼時的中國,在英國特使馬嘎爾尼眼中是“中華帝國就是一艘破敗、瘋狂的戰船”,之所以能維持,只是“僥倖出了幾位高明的船長,最終會分崩離析、朝不保夕”。果然不久,鴉片戰爭的爆發這一說法得到應驗。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李代表清政府被迫簽訂各種不公條約,意在為一個沒落的朝代贏回時間,但他被非落井下石即錦上添花的烏合之眾們唾罵不已,這實屬李之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