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男科醫生談健康
-
2 # 醫聯媒體
在日常生活中,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血瘀和血栓這兩個詞。不過,很多人對血栓和血瘀這兩種情況也存在著一些疑惑。那麼,今天就來說明一下血瘀和血栓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概念。
實際上,血瘀主要是中醫學上的習慣性叫法,它主要指的是因血管內廢物堆積過多而導致血液流動速度過於緩慢的情況。而血栓則是西醫學上的概念,它主要指的是血管內的血小板凝聚並不斷在血管中堆積的情況。雖然在血栓和血瘀在概念的定義上有些不同,但是血栓和血瘀這兩者在本質上是相似。簡而言之,我們可以把血瘀和血栓理解為血管內代謝廢物堆積過多。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血瘀還是血栓,它們對人體的危害都是十分大的。而想要化解血栓和血瘀,我們就一定要多注意飲食以及生活習慣。在飲食上,我們可以多吃以下幾種能夠幫助人體清血管的食物。
一、海帶
海帶中的牛磺酸和褐藻酸可以有效幫助人體清理血管內的代謝廢物,能夠很好地幫助我們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二、綠茶
綠茶含有大量的茶多酚,而茶多酚是一種可以有效防止微小血管破裂和血管硬化的物質,可以很好地幫助人們預防各種血管疾病。
三、生薑
生薑含有豐富的姜油酮和姜烯酚,對抗凝血有很大的幫助。如果長期食用,有助於保持血液流動的順暢,能夠很好地化解血栓和血瘀。
指導專家:張龍,副主任醫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擅長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各種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診斷和治療。
-
3 # 臭氧介入專家何曉峰
血瘀和血栓並不是一種概念。
血瘀是中醫概念。主要是指在一定時間段內,血液出現了凝結的狀況,但是血液並沒有完全凝固,只是流動的相對較慢而已。
血瘀在中醫上通常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進行治療。
血栓是指血液已經凝結成血塊,無法在血管中正常流動,所以才有血栓的這個問題。
血栓的治療目前來說還是比較成熟的,一般的患者可以透過服用抗凝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是還有的患者服用抗凝藥物是沒有效果的,這樣的患者需要透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
-
4 # 艾灸儀艾灸床
就在人們拼事業的時候,身體裡血瘀證也被拼出來了,臨床發現,血瘀的情況越來越年輕化,越來越普遍。
什麼是血瘀證?
中醫概念都是比較象形感的,我們平時看到的瘀泥肯定是有水的,比較粘稠的,扒拉不開的感覺。因此古人所說的“瘀”實際上就是堵塞的意思。
“瘀”的概念比較廣泛,也可能這個地方不一定是血瘀,還有氣瘀,比如摸起來有疙瘩,哪兒疼的時候摸著就有疙瘩,那經絡那個地方就有痛點,那個痛點也叫瘀。
還有有些人出了點血,發青也屬於瘀的範疇,這主要還是血脈不通,並且沒有在正規的軌道上走,沒有流通,瘀血時間長了,它就會長成硬疙瘩,甚至有些人感覺身體中有很多硬結節,這在中醫裡叫“症瘕”,因為時間太久,缺少血供而血液瘀阻成硬結了。
中醫所講的血瘀證就是血液流動性差、血液粘稠阻滯的意思。
辨認血瘀體質第一要看舌頭
舌頭雖然在身體中不起眼,但是它的上面有很多的神經血管,舌頭能配合發音,嚐出飯菜的味道,就是靠血液提供能量。還有,舌頭表層很薄,也能看到血管,所以當血液淤結,流通速度變慢,舌頭就會因為得不到血液,缺血缺氧導致顏色發生改變。
患有血瘀證的患者舌象表現為整個舌體發紫,有時候可以看到一些舌體兩側有一些明顯的瘀斑。
尤其是翻起舌頭,舌頭底下的幾根血管會表現為青紫瘀張,甚至有些小血管都發紫色黑,就說明你有了血瘀體質。
而正常人的舌頭顏色是粉紅色,或者是深紅色,而血瘀體質的人舌頭是紫色。舌頭底下的紫筋也會因為血流不暢,導致血管裡的壓力增加,於是紫筋變粗變胖很突出。
所以,不論男女,平時照鏡子的時候,不妨看看多注意舌頭。
辨認血瘀體質還要看唇周
大家知道臉色能代表很多問題,比如說血液淤結的時候,血流速度慢,不能滿足人體對血液的需求的時候,臉色會蒼白,或者是發黃,來提醒你需要活血化瘀,促進血液迴圈。而嘴角附近的面板,就會因為缺血缺氧而發黑,而且這個現象很明顯。
因此,血瘀體質的人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嘴角周圍的面板很黑。
血瘀體質會手腳發麻
除此之外,血瘀體質的人還會手腳經常發麻。
一般手腳發麻除非是在你蹲著時間長了,或者是你的胳膊保持一個錯誤姿勢時間長,導致血液流通不暢。但是你要是沒事的時候就突然感覺到手發麻,腿腳發麻就要引起注意了。
而且,每次出現的時間都莫名其妙的,並且你最近睡眠質量也不好,黑眼圈也很重,就說明你有了血瘀體質。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血瘀體質的人,血液運輸到手腳這樣的末端組織,不僅難度高,而且速度很慢,導致手腳經常因為缺血缺氧而突然發麻。所以,手腳發麻症狀頻繁出現的時候,就要考慮活血化瘀了。
另外,血瘀的人一般是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遇到一些不開心或者是不順心的事情,就喜歡憋在心裡,時間久了就很容易導致身體出現問題。
到底辨認血瘀證的九大症狀都有哪些呢?
血瘀證的自檢
1、舌質紫暗或舌體瘀斑、瘀點,舌下靜脈曲張瘀血;
2、固定性疼痛或絞痛,或腹痛拒按;
3、面部、嘴唇、牙齦及眼周紫黑;
4、肌膚甲錯(面板粗糙、肥厚、鱗屑增多);
5、肢體容易麻木,甚至偏癱;
6、女性經前或行經時小腹脹痛,拒按。經量少或行而不暢,逐漸增多,經色紫黯有血塊,血塊排出後則痛感減少或消失,伴有經前胸肋脹痛;
7、男性少腹、會陰、睪丸墜脹不適,或有血尿,血精。舌質紫或有瘀點;
8、脈澀或結、代,或無脈;
9、血管曲張,色調紫暗。
注意:如果上述症狀中您具備了至少兩項,說明很可能已經患有了血瘀證,需要進一步的諮詢醫生了!
回覆列表
血瘀與血栓是不是同一個概念,除了需要清楚血瘀證、血栓,還應清楚血栓性疾病。血瘀是中醫學概念,血栓雖然在中醫學概念中也提但更偏向是西醫學的概念,隨著西醫學的發展,血栓性疾病被不斷系統的概括總結。而在古代中醫典籍裡有醫家提到血栓多屬於血瘀證範疇,因此,臨床在防治血栓時多使用活血化瘀藥物。並且隨著中西醫交融,在血栓性疾病中,也用到中醫活血化瘀、養血化瘀等治法方藥。
血瘀證是指瘀血內阻,血行不暢,以固定刺痛、腫塊、出血、淤血色脈為主要表現的證候;通俗而言,血栓是指血流在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血栓性疾病見於臨床各科,是住院患者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栓性疾病分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動脈血栓主要是心腦血管血栓,診斷有臨床症狀及心電圖、心肌酶譜、頭顱CT等輔助檢查。靜脈血栓更為複雜,且可以在臨床各種科室發病。主要靠影像學檢查。
瘀血可阻滯於各種臟器、組織而有不同的血瘀證名,如心脈瘀阻證、瘀阻腦絡證、胃腸血瘀證、肝經血瘀證等並表現出各自臟器、組織的證候特點。針對不同的證型,確定不同的治法,確定中醫治療方案。血栓性疾病則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確立了比較成熟的治療方案,除保守治療外,還可以透過手術的方案,往往能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預後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