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9530140667

    沈從文先生是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一個高峰,他創造的湘西世界,是一個凝聚著中國文明和歷史、又寄託著一代人精神夢幻的藝術世界。而今正讀的這本《我自故鄉來》,是沈從文的心靈故鄉,展現大師筆下“湘西世界”。

    湘西世界一直是沈從文心中的“天堂”,生於斯長於斯,從15歲參軍起到20歲,沈從文長期流徙於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對湘西及原始野性的自然生活有深刻的洞察和熱愛。墨筆之下,盡是湘西古風,遺韻悠長。《我自故鄉來》選自《湘西》《湘西散記》等中為人傳誦的名篇,共分三輯:流水幾何時、蒼生何茫茫、湘西明在眼。沈從筆下的“南國邊城”故鄉與汪鈺元先生的“江岸生活”水彩畫完美結合,集彩重現原始湘西世界。文畫交映生輝,品讀品賞,令人沉醉。

    沈從文在他童年的生活記憶裡,總是把鄉土文化的原始性作為人性美加以描寫,認為這種原始性的鄉土文化,正因為帶著粗獷的野性,才真實地表現了強盛的生命力,也就是表現了自然的人性。而他認為自然是人性,只有合乎自然、與自然契合的人性才是美的。這裡,他向與“生活美”漸行漸遠的人,講述他對質樸、純真、善良的人性與原始生命力之美的追求和期望。此刻,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透過自然與人的和諧關係,去謳歌生活,是沈從文靈魂的一個特色。

    沈從文從邊城那原始的民風裡,找到了渴望的人情人性美。書中那淡淡的憂鬱,遼遠的愁緒,在平靜的敘述裡緩緩流動,就像翠翠唱的那首歌,微笑裡藏著哀痛,快樂裡夾著憂鬱,非常柔和,又不知不覺浸著一絲淒涼。如他寫:“美麗總令人憂愁,然而還受用。美既隨Sunny所在而存在,情感氾濫流注亦即如雲如水,復如雲,如水,毫無凝滯。”從這些“悲美”中,我們似乎看到了沈從文對生命的詮釋,感受到了他對生命的愛,感覺到了他對“愛”與“美”的追求與嚮往。

    沈從文的文學故鄉里,有渡船上等待愛人回來的翠翠,腳樓上守望歸人的女子,辰河小船上唱歌的水手,當然還有過柳林岔一程一相思的從文……這正是自然的生命方式所在,即使有所陋習鄙聞,也因為“人與自然的契合”而顯出生命的真誠所在。沈從文曾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這廟供奉的是 ‘人性’”,可以毫無疑問的說,沈從文的這座希臘小廟,就是他構建的湘西,就像寄託“人性”於希臘小廟一樣,將自己對純情自然和心有所歸寄託於無比熟悉的家鄉。

    沈從文是湘西的“鄉下人”,也是在“魔都上海”停留過三年的都市人;是西南聯大和北大木訥的教授,也是在特殊時期不肯區服、默研服飾的文士學者。面對“鄉下人”這個身份,沈從文內心的“矛盾”定會顯露出來,這種遊走意味著他必然會向具有特立象徵意義的世界傾斜。於是,就有了沈從文時時悼念又不斷付諸筆端的“湘西世界”,那是他生於斯長於斯,又細心還原的故鄉和精神歸所。於是,性靈相似的我們也會一再為這個世界而心悅稱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朝到底有多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