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文寫作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看到這樣的問題,不由得甚感欣慰啊。

    沒錯,現如今已經到了語文為王的時代,那麼對於學生來說,如何備考語文呢?我呢,就從小學的角度來聊聊自己的看法。

    1、愛讀書,會讀書

    讀書呢,它的好處我就不多說了,如果非要說的話,只怕沒有個萬兒八千字也講不完。其實,我想說的是“會讀書”。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教過的學生中,太多的孩子愛讀書了,可以說,他們的閱讀量很大很大,甚至一個假期能讀二十多本。

    然爾呢,他們的語文成績卻很一般,甚至還屬於中下。這樣的狀況,很多孩子都存在,所以,我才要重點強調會讀書。那對於一本書而言,從小學生的角度來剖析的話,至少要讀三遍的。第一遍讀情節,重點讀自己感興趣的章節。這個時候,是作為讀者來讀的。第二遍呢,邊讀邊問,問問自己這一章節好在哪兒?有什麼值得自己學習的?這是作為學習者來讀的。第三遍呢,更多的時候適合五六年級孩子,溫故讀的時候,多問問自己,這一章節作者是如何寫出來的?要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及寫法概要。

    當然了,會讀書的方法,還要很多,今天不是重點介紹的,便不再多言。總之,我想強調的是,一味地追求讀得多,不如少一些,真正會讀書要好。

    2、重視生活

    現如今的孩子們,更多的時候是兩點一線,學校和家庭,還有來往的路上。如果說,再加一點的話,那就是輔導班了。

    也就是說,孩子們很少有自己的時間,有自己真正想玩的,想體驗的生活。那麼,我想說的是,如果可以的話,請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哪怕是在樓下轉一轉也是好的。

    我之所以要強調重視生活,那是因為,未必的語文之路,作文這一塊的分數肯定是隻高不低的,或許還會考兩個作文,一大一小(高考)。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的推測而矣。

    只有我們重視生活後,孩子們才會從生活中發現樂趣,而這種樂趣呢,恰恰是最好的寫作素材。畢竟,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

    所以,一定要重視生活!

    3、家校合作

    為什麼強調這一點呢?現在似乎一提到老師,一提到學校,很多人都會用另一種眼神來看待?似乎家庭和學校成了一對公敵似得?這不正常!

    我們要知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它們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兩者必須好好合作,好發配合。

    語文為王的時代,更是如此。無論是家庭也好,還是學校也罷,都不能孤立對方,忽視對方。否則的話,割裂式的教育,必然到最後,吃虧的是孩子。

    所以,兩者要一致,無論是步伐還是目標,亦或理念,都是一致。學校要求孩子們這個年段讀幻想類書籍,你不能聽了些講座,不要孩子讀幻想書籍,相反呢,拿出唐詩宋詞二十四史,讓孩子來讀來背,那就不妙了!

    總之吧,語文為王的時代也好,不為王的時代也罷,家校一定要合作好,這樣呢,最大的受益者,是我們自己的孩子。

  • 2 # 張副校長

    昨天說到,語文為王的時代真正來臨了!在不久的將來,要增加語文、語文閱讀在中、高考各科中的作用和強度,主要是透過增加閱讀量來達到這一目的。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最穩妥的辦法當然是按照教學大綱、課標的要求增加閱讀量。“閱讀”什麼呢?按大綱、課標的總體要求,一是名著的精讀,每學期2本;二是大量古詩文的閱讀和背誦;三是平時百科知識的閱讀。前兩種是課綱、課本里明確列出的,第三種是沒有明列的,但如果你要得高分,必須閱讀的。正是這第三種,最讓人難把握和拿捏。選什麼書來讀好呢?著實讓人犯難。真的要完全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去進行閱讀,會花大量的時間。按邊際效應理論,任何事情,做到某種程度後,要進一步提高水平,往往要投入多幾倍的努力。但卻真的就有那麼一些學生,無論怎麼強調閱讀的重要、無論怎麼督促和鞭策,他就是不喜歡閱讀;還有一些學生,由於性格使然,永遠是慢吞吞地讀。又怎麼辦呢?還有,從閱讀上去查考學生的水平,對女生就存在一些先天性的不利。閱讀不是為閱讀而閱讀,而是要從閱讀中總結出一些有用的東西。這需要有總結、歸納的能力,需要有思辨性、發散性的思考。總有一部分學生,特別是女生,在這些方面比較欠缺。那又怎麼辦呢?這些的這些,會讓人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花超大量的時間去爭取多幾分,會不會得不償失呢?有沒有什麼可以變通的辦法呢?我們就探討探討一下吧。如果真的因閱讀理解的問題而做不完題,估計拉下的題目不會很多,如果再掌握好先易後難等考試策略,失掉的分數估計也就在10分、20分上下。多數人多會按照要求加強閱讀的訓練,因閱讀而失分的情況也許還沒有這麼嚴重。那些確實不好閱讀、或者怎麼訓練閱讀效率都無法提高的人,確實會失分。怎麼辦呢?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嗎?或者,有一些人意識到,再花多幾倍的時間也只能多得那麼幾分,投入產出很不成比例,寧願失去那幾分,而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效益更高的事情上。那麼,他又有什麼效益更高的彌補方法呢?

    有的!真的有補救、彌補的方法!

    那就是加強作文的訓練,在作文上多得10、20分!可以做到嗎?當然!作文是一個審題順應、謀篇佈局、遣詞造句、添油加醋(煽情、烘托等為文技巧的運用)的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的教學伸縮性都很大。按現在的學校教學水平,多數學生只能學到60-70分(以總分100分計),只有少數悟性較高的學生能達到更高的分數。而如果經過名師的點撥並配以系統的訓練,作文的水平完全可以提高到80、90分,甚至更高。換算到中、高考的情形,考慮到閱卷老師的機械化(性)快速評分的因素,多數學生的作文得分一般在30-40分之間。只有一些寫得比較好的作文能讓閱卷老師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從而給出45-55的高分,而且往往會拔高給出比其真正水平更高的分數。只要你的作文清新、脫俗、能從一大堆泛泛之作中躍出,平時很吝舍給出的55分以上的高分這時候都會大方地給出。這就是平時作文很少得到90分以上、而中高考時卻經常有所謂的滿分作文的原因。這種馬太效應在中、高考作文評分中的作用是顯著的——你越有,就越得——只要你的作文有一定的水準,拔高的分數就比較容易得到。但關鍵是——你的作文一定要有一定的水準,足以亮開閱卷老師看多了試卷的昏眼!誰都想做到這一點,但關鍵是怎麼做呢?沒有天份、悟性又不高的,趕快找一個作文名師點撥點撥啊!如果真的在作文上得到55分,就比一般的同學多得20分。20分啊!足以拉開專科和本科、一本和二本、211和985的水平,更足以彌補回因閱讀問題而失去的分數。其實,還有一個趨勢,那就是作文的分數也在增加了。上海卷的作文早就提高到70分。北京的微作文,那樣的要求,只給10分確實太少了。將來如果還延用這種方式,很可能加到20分。如果這樣,作文的拉分作用更加明顯。王文湛教授都說啦:“今後高考主要考語文,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語文主要在作文。”方向已經指明,你還在觀望什麼呢?我這邊有小學語文試卷需要資料的家長請關注,點贊,轉發,收藏、然後發私信給我【備註需要的年級哦】,我逐個分享word列印版,祝你成功

  • 3 # 慕辰要努力

    需要長期積累,中高考甚至會考察小學內容 語文不是一蹴而就能提升成績的科目,尤其是文言文閱讀和成語積累,作為閱讀和寫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需要常年不斷的訓練和積累。隨著國家教育中對待語文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所帶來的變化也逐步體現在各階段的升學考試當中,得語文者得高考也不再是一句誇張的話。另外,取消考綱也是一個重大的提示,誰的拓展面廣,誰積累的內容多,就能在未來的升學考試中贏得先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龍蝦苗不進田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