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韓一軍

    首先先說三個很簡單直白的經濟學原理,方便下面回答。第一:收入=產品出售數量*產品價格;第二:供需關係,當供給大於需求的時候,價格下跌,反之亦然;第三:需求彈性,就是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對這件產品需求量變化相對於產品價格變化的程度,舉個例子,衣服,當衣服價格上漲的時候,消費者就會選擇少購買衣服,少購買的量和衣服價格上漲幅度的比值就是衣服的需求彈性,同樣反過來說,當衣服價格下跌的時候,消費者就會選擇多購買衣服,多購買的量和衣服價格下跌幅度的比值也是衣服的需求彈性

    瞭解了這三個原理(或者說為道理)之後,穀賤傷農的經濟學邏輯就很瞭然了,穀賤傷農一般都發生在糧食產量較高的年份,因為糧食產量較高,所以價格會下跌,但是消費者的價格需求彈性是很低的,因為普通消費者不會因為糧食價格的變化而去選擇多吃或者少吃糧食,所以糧食的消費量十分穩定,這個時候的局面就是糧食價格下跌,但是消費量並沒有上升太多,那麼農民的收入=糧食消費量(出售量)*糧食價格,在價格下跌而消費量(出售量)沒有上升的時候,農民的收入就會下跌,這就是“穀賤傷農”的道理,葉聖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講述的就是一個穀賤傷農的故事。

    不過隨著中國對於糧食種植區域的佈局最佳化、糧食倉儲設施的健全以及對整體糧食市場的宏觀政策調控,糧食價格多年來一直都處於穩定狀態,穀賤傷農發生的機率也會越來越小。

  • 2 # 常四荒學經濟

    「穀賤傷農」說的是這樣一種經濟現象:在農業生產中,當糧食的產量增加時,農民所獲得的利潤反而下降了。其中所涉及的經濟學知識點,主要包括三個:收益的計算;價格的決定因素;需求的價格彈性。

    根據收益的計算方法,「穀賤傷農」的含義就是,糧食產量上升後,農業產出的收益下降了,其中隱含的條件是,糧食的價格一定下降了。其中的道理是,在市場經濟中,糧食的價格由糧食的供給(即農業產出)和人們對糧食的需求共同決定,當供給小於需求時,糧食價格將傾向於上漲,將供給大於需求時,糧食的價格傾向於下降。因此,當所有農民家庭的糧食總產量增加時,勢必會造成市場中糧食價格的下降。同時,價格作為一種市場訊號,也會影響人們對糧食的需求和農民的糧食產出。一般而言,糧食價格下降(上升),將會帶來人們更高(更低)的糧食需求,以及(來年)更少(更多)的糧食產出。

    僅僅有糧食價格的下降,還不足以造成糧食收益的降低,因為與糧食價格下降同時發生的是,糧食的產量增加了。糧食收益降低,意味著糧食產量增加帶來的收益上升被價格下降帶來的收益降低抵消了,也就是說,當糧食產量增加一定的幅度時,價格將會下降,而價格的下降不能帶來需求量同樣幅度的增加,這便是經濟學中「需求的價格彈性」的概念。更準確地說,「需求的價格彈性」指的是,價格每提高(或降低)百分之一,需求量將會降低(或提高)百分之多少。

    農業生產滿足的是人們日常基本生活的需要,人們對農產品的消費數量整體來看比較穩定,不會因為價格下降而大幅提高對農產品的需求,也就是說,農產品具有較小的需求彈性。所以,當糧食的產量增加時,價格下降,而價格的下降只會帶來非常微小的需求量的增加,後者所帶來的收益的增加,不足以抵消價格下降帶來的收益的降低,因此總的收益下降了。

    這便是「穀賤傷農」這一俗語中所蘊含的經濟學道理。

  • 3 # 閒話經濟

    什麼是穀賤傷農?就是糧食豐收後,大量糧食在短期內湧入市場,而糧食需求在短期內又沒有明顯增加,並且糧食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小。供給大於需求,價格迅速下跌,以至於跌到糧食的生產成本之下,農民不到無錢可賺,還賠本賺吆喝。

    穀賤傷農反映了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和無序性。政府要在市場調節中發揮作用,避免糧食價格大幅波動,穩定市場。

    中國古代政府設有常平倉,就是在糧食多時收購入倉,糧食少時出售出倉,避免穀賤傷農,胡貴傷工,保持價格平衡。這是個很好的思路,值得現代借鑑。

  • 4 # 鋼鐵俠情

    穀賤傷農”是指糧食獲得豐收不僅不能使農民從中獲益,反而還會因為糧食價格的下降而導致收入降低。用經濟學原理解釋,根本原因在於農產品往往缺乏需求價格彈性的商品。

    第一,什麼是需求價格彈性?簡稱為價格彈性或需求價格彈性,是指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需求量的變化除以價格變化的百分比。農產品是生活的一個基本必需品,即使價格上漲,人們照樣的買。比如說小麥大豆等。

    當需求量的變動百分數小於價格變動的百分數,需求彈性係數小於1時,說明需求缺乏彈性。

    上圖很可以看出,"谷賤"在豐收年份,產量增加Q,然而需求量不變,導致糧食價格P下降!

    第二,上面我們分析過了,農產品是缺乏彈性的。"傷農"我們可以從以下圖形中加以說明!

    作為農產品缺乏需求彈性,如上圖所示,農產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比較陡峭,當農業豐收時,農產品的供給曲線向右移動到S1的位置,在缺乏需求彈性條件下,農產品價格會大幅度下降,即農產品均衡價格的下降幅度大於農產品均衡數量的增加幅度,最後導致農民的總收入減少,總收入的減少量相當於矩形OP2E2Q2和OP1E1Q1的面積之差。相反,在歉收的年份,農產品的減少會導致農產品價格大幅上升,使農民的總收入增加。

    以上代表個人觀點,手機打字分析,不合理敬請專家指點!

  • 5 # 十分有財
    農業上有這麼一種奇特現象

    豐產豐收的年份,農民的收入往往反而不如遭災的年份。這種現象叫做“穀賤傷農”

    豐收的年份,農民可買的糧食多了,怎麼反而收入上不去呢?

    這就涉及一個經濟學邏輯——價格彈性。

    農產品是一種需求價格彈性低,供給價格彈性高的產品。

    說的簡單直白一點,豐收年份,農產品市場上供大於求,經銷商不愁收不到糧食,糧食價格就很低,而消費糧食的人,飯量也是有限的,不會因為糧食特別便宜就多吃幾碗飯,糧食消費量基本沒有變化,那麼多生產的糧食甚至爛到地裡也賣不出去。

    而欠收年份,糧食產量低,市場供不應求,價格升高,糧食消費又是有剛性的,消費者不會因為糧食貴而少吃飯,所有生產多少糧食,都會被經銷商收走,欠收年份糧食產量雖然下降了,但是價格有很高提升,而且基本全部不愁銷路,不像豐收年份有很多糧食賣不出去,這就是“穀賤傷農”

    現實生活中,一般不是遭災,而是“大小年”,比如今年種西紅柿的少,種西紅柿的賺錢了,第二年村裡種白菜的都來種西紅柿了,西紅柿產量過剩,反而價格下去了,種白菜的少了反而賺錢了,市場反覆在這樣的轉換中調節平衡。

  • 6 # 隨緣馬成民

    穀賤傷農,很有道理糧食是一個國家安穩的基礎說以糧食不應該市場化應該統夠統銷,從而保證種糧人,用糧人的合理價格種地品種的面積也由國家制定,防止供大於求。不能讓市場和企業控制糧價,現在糧價太低種地的沒有積極性,收入下降銷費下降日子不好過呀

  • 7 # 文明剛剛崛起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跳過了一個環節。

    穀賤傷農,不用說什麼太過複雜的經濟池邏輯,一個是人都知道的邏輯就是我的數量的限,價Grand SantaFe低,我的收入就越少,這就是一個乘法題嘛,有什麼好說的。

    值得提出來探討的一下倒是“豐產不豐收,豐收更傷農”。豐收了農民的日子好過了,這個問題就有意思的多了。直接的邏輯就是“供需關係“”,平衡打破了,如果現加上劣幣良幣論,期貨放大效應等等,在豐收的時候,市場會調整到價格較低的水平,甚至總收入還不如歉收的年分。

  • 8 # 陳達飛

    供給和需求,是分析價格波動的基本分析框架。但是瞭解這些還不夠,因為不同商品的供給和需求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即使有共同的影響因素,影響的程度也存在差別。

    比如農產品,需求相對比較穩定,一般很少會受到價格、收入等因素的影響。像柴米油鹽這些,我們大多數人一般不會因為這些農產品的價格變化而對其需求量產生較大的變化,這就是需求的價格彈性比較小的情況。

    但是供給就不一樣了,農產品的供給受到天氣影響比較大,天氣好的時候就是大豐收,天氣不好的時候就會歉收。雖然在短期內農產品沒辦法擴充生產,但是有一年時間的準備就可以大大提高產量了。

    由於前期價格上漲,使得農民對來年的價格有一個較高的預期,從而會促使他們想方設法多種農產品。整體來看,如果農民們一致行動的話,就會導致農產品供過於求,大蒜的價格就達不到預期中的那麼高了。所以我們才會看到農民大豐收的時候,反而收入下降了。這就是穀賤傷農的故事,

  • 9 # 鬍子說農機

    這並非單個的經濟學理論,包括機會成本,投資收益,心理預期等,但最重要的是供需平衡理論,即一種必需品,在供應大於需求時,價格會往實際價值以上偏離,反之則相反。

    英文版經濟學原理第一個案例就是:當美國中西部地區小麥豐收時,農場主是該高興還是煩惱呢?

    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其實背後蘊藏著一個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即我們平時所說,物以稀為貴的道理。但這這種供需理論,在諸如農產品領域才表現的明顯。

    第一,農產品是必需品。

    人要吃飯,所以市場必須需要糧食。如果不是必需品,比如海參鮑魚,奇缺也可能能保持穩定的價格,原因在於漲價太多,有些人可以放棄消費。

    所以,非必需品表現不明顯,必需品表現就很明顯。

    第二,不能短時間補充。

    農產品必須有個生產過程,而且週期較長,受到的影響因素又很多,因此無法保證短時期內解決供應短缺的現象。

    當自然災害發生,農產品就成為了稀缺資源,在區域性短時期內,供應小於需求,價格就會上漲。

    第三,農產品儲存週期有限。

    雖然現在技術發達了,但農產品的儲存還是世界性難題。無論是在糧庫,還是轉化為食品,都有一定保質期。

    所以,在一定時期內,又必定會消耗大量農產品,無論是使用還是浪費,都減少了實際的供應量。但當供應過量,也就是供應大於需求,又無法儲存,就會出現價格向低於價值的方向偏離。

    穀賤傷農和供需關係

    基於農產品以上三個特性,我們來分析,穀賤傷農的道理。即在農產品供應過量或其它因素導致農產品價格下跌後,減少了農民的收益,會對農民的投資能力及積極性造成打擊。

    比如,這幾年玉米結構調整,東北很多地區玉米價格降至最低3毛一斤,比種植成本都低。這個時候,很多人要麼改種其他作物,要麼乾脆不種地了。

    穀賤傷農,意思就是農產品價格低了,影響農民的收入,繼而影響農民的投資積極性和種量積極性,更影響他們的消費能力。

  • 10 # 秋語冬韻57982110

    穀賤傷農自古有之,詩聖杜甫有一詩句“今年米賤大傷農”可以證明。出現這種情況,大多都是糧食生產過剩所引起的,也是市場經濟的正常反應和結果。

    但是,奇怪的是現在的中國糧食供需狀態和價格出現了反差;一方面鼓勵農民種好地多打糧,使得玉米庫存大增,甚至提出三年去庫存,壓低糧食價格。另一方面又大量進口糧食衝擊國內糧食市場,這是否很矛盾、很奇怪不合常理?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有人說這是多年前中國加入wTo埋下的伏筆,中國每年龐大的貿易順差,巳經讓世界眼紅,現在要對現呈諾,進口農產品,農民利益受到衝擊不足為怪,中國農民一直是為國家奉獻的群體,責無旁代。

  • 11 # 紅123654789

    谷賤意味著一年的投入打了水漂,不但沒有收入,甚至還會虧本。對於農民來說,種地收入沒有兜底一說,屬於高風險低收益的行業。

    按說,收益應該跟風險是成正比的,但是放到農民身上,卻不成立了。

  • 12 # 使用者1818704435412

    有一篇課文叫多收了三五斗。

  • 13 # 進取山丘YF

    糧食總歸我是不會種了,誰不害怕賠錢誰種去,忙了一年一分錢都沒有轉到。

  • 14 # 風捲雲舒31

    人的本性,有利而為,無利不起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十多萬的suv,哪一款後排乘坐最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