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品牌吳之

    我是蒙古族人,姓吳。蒙古族人的漢姓大多來源於自己祖先的氏族部落的名稱或部落始祖的名字第一個字母。蒙古族的吳姓,有幾種來歷。第一是蒙古汗國建立之前的[兀良哈]部落的後裔,就以[兀良哈]的[兀]的諧音,叫[吳],同樣的還有蒙古族的[武、烏、鄔]姓。第二是,相傳吳姓蒙古族人的祖先是某個大汗的塔布囊(蒙古語駙馬爺的意思)。這個塔布囊在蒙古語的讀音又跟[一二三四五的五同音],所以後代就以[五的諧音吳]作為自己的姓了。還有一些說法,都無法完全考證。

  • 2 # 想念theMisery

    徐姓

    徐向前,徐志摩,徐霞客,徐悲鴻,徐達,徐世昌,徐光啟,徐特立,徐庶……對了還有徐福算嗎?

  • 3 # 最炫草原風

    在下姓陳,歷史上與我同姓的大有人在,關鍵是,名氣最大那個,我不好意思說啊。。很尷尬啊!!千萬別逼我啊。。。不過根據百度相關資料,後來他的後人給翻案了。究竟是包拯誤判了?還是那廝真就那樣兒。。沒辦法考證啊。。呵呵

  • 4 # 歷史您好

    歷史的前世今生來回答:我姓申,出自姜姓。遠古的時候炎帝神農氏出生於姜水而姓姜,上古周朝子孫後裔申呂,被周王封於申(在今河南南陽市北),隨後建立申國,春秋初期,申國被楚國所吞併,伯夷、叔齊的後人以國為氏而姓申,為申氏主源。

    申氏名人大多燦爛在春秋戰國期間,申氏名人云集,代表人物主要有申伯、申不害、申俞、申舟、申犀、申驪、申蒯、申棖、申叔儀等,這些名人分佈於魯、鄭、楚、韓、晉、吳等諸侯國。至於《封神演義》中的申公豹,因為是神話人物,不足以考證,就不算了。明朝有申時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試第一名,獲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首輔、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萬曆年間累官至內閣首輔(宰相)。為政務為寬大,世稱長者。後辭官迴歸故里。著有《賜閒堂集》等。近現代也有不少名人值得一說,申茂生:(1897--1974)少將。字睦耕,湖南祁東縣歸陽鎮(原屬祁陽縣)人,生於1897年9月20日。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1935年5月任剿匪軍第2縱隊4支隊少將司令,後任第166師副師長,1938年任軍政部第29補訓處副處長,1944年任重慶衛戍總司令部少將參議,1945年任第25軍官總隊總隊附,1946年7月退役,1949年7月任第1兵團少將高參,8月在長沙參加和平起義。後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1974年1月27日在長沙病逝。現在還健在的申長雨:中共黨員,漢族,1963年6月出生,河南南陽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73”專案首席科學家。1990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獲博士學位,同年8月到鄭州工學院工作。1993年晉升為教授,同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4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6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並首批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997年2月任鄭州工業大學副校長。2000年7月任鄭州大學常務副校長。2003年2月任鄭州大學校長。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8月任大連理工大學校長。2013年12月任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局長、黨組書記。參演《烏龍山剿匪記》的明星申軍誼等。《烏龍山剿匪記》主演申軍誼

    現任智慧財產權局局長、黨組書記申長雨(河南南陽人)

  • 5 # 半畝仙客

    我的姓可能比較少見,姓牛的。生活的吉林市,與牛子厚有或多或少的關係。

    牛姓最出名的人就是牛子厚了,可謂京戲之祖。牛子厚也是吉林人,在吉林辦了個喜連成班,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京戲人,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梅蘭芳。牛子厚生於亂世,空有救國之心,但是他做過的貢獻也是無人可比的。我也是吉林人,也姓牛,但是我問過我爺爺,他不太知道牛子厚。可能我跟他真的只是巧合而已。我爺爺永字輩,我爸爸金字輩,到我這邊兒不清楚,不按家譜了。

    再有就是牛僧孺了,唐朝牛李黨爭的老大。也是杜牧的老長官,其實說不上他忠或者奸,他做過很多好事,但是在黨爭中,大多扮演壞人,因為利益糾葛,生死一步之間,所以把人家李德裕害死了。但他絕對算風雲一時。

    其他的可能就不太出名了,不太瞭解。岳飛的手下牛皋,詩人牛嶠,都不太瞭解。姓牛的很少,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都沒有跟我同姓的。

  • 6 # 眾蟻築夢

    我姓姚,姚姓起源於公元前兩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屬於上古大姓之一。至今近5000年,是中國四大歷史最長的姓之一。

    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有虞氏,名:重華)生於姚墟,他的後裔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

    姚姓在全國的分佈如今主要集中於浙江、安徽、廣東、江蘇四省,在宋版《百家姓》中名義上排第101位,在2007年中國百家姓氏名義上排行第51位。

    歷史著名人物有姚崇,姚平,姚戈仲,當今現在著名人物當屬姚明瞭

  • 7 # 孫來山青流

    孫姓,中華姓氏之一,三國時期東吳的國姓,是一個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史書》記載孫姓主要來源姬姓,羋姓,媯姓,姚姓和少數民族改姓,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和陳胡公,春秋時期衛國孫乙和齊國孫書。孫乙是姬姓孫姓氏鼻祖,孫書是媯姓孫姓氏鼻租,當代孫姓人口占全華人口百分之一點五三,約有3千萬人口。

    在歷史長河中,有記載下來孫姓人枚不勝齊,數不盛數,沒有在史書裡留名的更是成千上萬,多得史書都無法留名了,在過去歷史中孫姓人口主要分部在河南,河北,江蘇,浙江,江西,安微,山東一帶,當今孫姓人口主要分部在山東,江蘇安微,東北三省等地。

    來看看孫姓在歷史留名有那些,簡單說幾個和大家分享一下:

    孫武,春秋著名軍事家,注有《孫與兵法》一書,被中外諸多軍事家,軍事學院必讀必研寶典,奉為兵家之始典。

    孫臏,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后代,注有《孫臏兵法》。

    孫權,三國時期人,現在江浙一帶,吳國第三任領導者,之前是孫堅,孫策,孫姓在吳國是國姓,記史書記載,孫權派兵到過琉球,臺灣等地。

    孫炎,三國時期著名經學家,注有《爾雅音少一》一書。

    孫綽,東晉時期文學家,玄言詩代表。

    孫叔熬,春秋時期楚華人,著名水利學家,農業技術集大成者,組織修建了中國最早的水利工程,促進農業,交通,經濟的發展。

    孫安租,隋朝時期農民起義領袖,自稱將軍。

    孫雲球,明清時期眼鏡製造家,著有《鏡史》。

    還有孫楚,孫思邈,孫光憲,孫良,孫興憲,孫立,孫星衍,孫治讓,孫源湘,孫中山等等,不作一一介紹。

    孫氏子孫和後輩同其他姓氏華夏人民,共同簽證了華夏文明這塊土地上,風起雲湧,潮起潮落,時過境遷。孫氏子孫和其它姓氏子孫一樣為中華民族過去,現在和未來同風共雨,努力開闢未來華夏人民美好的明天堅懈奮鬥!

  • 8 # 飛天ZY漫雪

    八仙過海中,有一位老神仙,騎著毛驢揹著走,哈哈!你們猜到我姓什麼了嗎?張王李趙遍地劉之說,在這些排名的姓氏中,我可是排在首位的喲。在中國的大姓氏中,算不上第一,但起碼也在前三位。

    張姓的起源,據說來自黃帝,出自黃帝之子,揮,揮,發明了弓,賜張姓,弓,在當時的發明中,可以說是相當厲害的了。

    歷史上與我同姓的名人有很多,上至玉帝,下至閻王。史書記載,張姓在歷史上還出了56位將才和63位宰相。其中就有張九齡、張衡、張騫、張仲景、張遼、張飛、張良、張自忠,還有張作霖和張學良等等。張姓的華人,更是遍佈世界各地,數不勝數!

  • 9 # 滋溜一下

    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為第17位,是大姓。一提到朱姓,大家馬上想到的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其實歷史上朱姓著名人物也有很多,最有代表是朱溫、朱熹、朱元璋、朱棣為代表的明皇帝、近代的朱自清和朱德。

    唐朝末年的朱溫,起兵造反,跟著黃巢四處征戰,畢竟是農民起義軍,能力有限,朱溫反了黃巢投了唐,扭過頭來攻打起義軍,之後朱溫勢力越來越強,最後控制了唐王朝,把握唐王朝實際權力,並將唐昭宗趕出都城後,又派人把這個短命的皇帝殺了。之後奪取皇位,建立了後梁,雖然手段有些拙劣、骯髒且為人不齒,但也確有過人之處,建立起一個國家是不爭的事實,只是後人對他評價不怎麼樣而已。

    說到朱熹,大家印象中想到就是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因為他的思想對我們的歷史影響很深,就是現在,華人的思想也和他息息相關。他的一生寫了很多書,像我們所熟知的“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指的就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還有我們從小背誦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也是出自朱熹之後,所以說朱熹是個大文豪一點都不為過。

    再有一位就是屌絲逆襲的朱元璋了,出身窮苦,當過和尚要過飯,還差點餓死,最後加入反元的起義軍中才慢慢開始嶄露頭角,最後稱王,建立了大明王朝。建國之後,朱元璋嚴酷的管理也在歷史上留下來濃厚的一筆,說他殘酷也不為過,幾乎把開國工程全殺了,而且手段殘忍至極,這樣的君王真是讓人後背發涼。

    當然了,這是政治方面的事情,在民生方面,朱元璋頒發了一些很有效的政策,讓全國生產在戰火中迅速的過來,並且整體經濟快速發展。後面的明皇帝因為一些著名的歷史事件被後人所熟知,這裡就不一一闡述了。

    離我們最近兩位朱姓名人就是朱自清和朱德。《背影》、《荷塘月色》是多少人關於少年時光的美好回憶,讓朱自清這個名字深深的印在我們的心裡。朱德,朱老總,偉大的革命先驅,建國功臣,國家領導人,沒有他們那一輩人努力和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安穩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造成人體肝損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