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寶睿爸爸
-
2 # 孫之
孩子在不同的階段出現不同的逆反心理。
第一個階段,認知階段。孩子出於對外在世界處於摸索階段,對所有的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這個時候,他們嘗試用手去觸控,用牙咬。如果家長阻止,孩子會出現不聽大人管教。這是認知的逆反心理。
第二階段,孩子在七八歲左右,在規則的建立期,孩子逐步的有自己的主見,或許不成熟,但是那是他的領域,這時候,家長如果強制干預,造成第二次逆反。
第三階段,孩子十二歲左右,想要擁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空間與私密空間,這個時候,大人無意識的觸碰到這個空間,同樣孩子會逆反。
第四階段,孩子十五六歲的時候,他們的心智模式已經完全成熟,已經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大人如果幹預,逆反表現的尤為突出。
下面這種禪卡是逆反的最佳詮釋,可以好好理解一下。
-
3 # 心雪幫幫
孩子對世界有了一定認識之後,對於父母的言行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再言聽計從,而是產生叛逆心理,這種對立行為有助於形成獨立思考,但是也造成很多困擾。為什麼會叛逆?多大程度上的叛逆是合適的?怎樣安然對過叛逆期?如何引導孩子走過叛逆期?心理模式的發生和轉變。1、在嬰幼兒時期,由本能為基礎的思維模式構成心理模式,由於在基本認知功能形成階段,主要行為是接受和模仿。似乎對什麼都好奇,東張西望,嬰兒模仿能力很強,但是並不知道什麼意思,也沒有“你”“我”之分。偶爾會笑和哭,哭笑也是本能性的,有幾種情形會觸發笑,幾種情形會觸發哭。2、當孩子兩歲左右,開始認識“你”“我”的概念,於是有了佔有慾,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並且逐漸發展出交換概念。對於不同人區分對待,對父母產生依戀。3、當孩子再大一些後,就會對不同事物表現出好惡,有了選擇。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探索、希望得到。好奇心是人類探索大自然的重要驅動力,也是學習技能的重要驅動力。孩子能夠不厭其煩地擺弄喜歡的玩具,從中訓練活動技能、建立空間、顏色、形狀等概念。4、注意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邏輯思維是在主動注意的基礎上逐漸產生的。孩子開始學會觀察,因為水滴到紙上所以紙溼了;因為我按了開關所以燈亮了。邏輯思維有助於人們正確地認識和理解事物,形成人類特有的思維方式。5、原因探索。經常會問很多“為什麼”,嚐到邏輯思維的威力,並努力建立一個理性的思維世界。於是興趣大增,什麼都要問,並且與父母交流。這個時期,還是對父母的崇拜和信任達到最大值。6、形成自己的認識和主張。當孩子到5、6歲的時候,開始有了自己的主張,這代表孩子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定的自信程度。比如有一天孩子說我要自己一個人睡,我要自己做算術題,我要自己洗衣服。要求自己做是獨立性的表現,人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當覺得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來,做好了,就會非常得意。這種自我激勵作用促使孩子走向獨立。7、開始違抗家長的命令。父母說該睡覺了,孩子卻說“不,我還要玩一會”,父母給孩子夾菜,孩子說我要吃那邊一個。違抗命令成為一種嘗試行為,這是創造性的開始,透過違抗命令看看還有什麼可能性,看看家長會有什麼反應。這個時候的孩子非常調皮,經常做出一些讓家長無奈的行為,將顏料弄得到處都是,還樂此不疲。至此我們已經能夠理解為什麼孩子會叛逆了。孩子叛逆是心理成長的必經階段,應該以平常心對待,也應該積極應對,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適應,否則就會造成與孩子的矛盾,如果過分壓抑孩子,會影響孩子的創造性,而過度縱容,甚至會造成很多危險。告訴孩子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伴隨孩子安然度過探索與挑戰階段。從對物品的探索到對父母態度的探索,探索是人類發展的根本動因,探索也造成了很多損失和矛盾。引導孩子的原則是讓孩子順利、儘快完成階段能力構建,充分獲得階段能力,併為開啟下一階段打下基礎。心理的過早開發不是好事,但是一個階段完成後開發下一階段,就是瓜熟蒂落,是順理成章的好事。過度開發比如過分貪玩也不好,這種失衡可能給整個成長期的教育帶來困擾,甚至停滯在某一階段不能自拔。控制的核心就是在恰當的階段輸入恰當的訓練量,這也如同人吃飯,過飢和過飽都是有損健康的。8、困擾期。逆反期之中、之後,就是困擾期,這種心理的激盪幾乎是相伴而生的。由於逆反,孩子經常遭受挫折,家長一方面要承受孩子的叛逆,一方面又要幫助孩子糾正錯誤帶來的問題,此時家長處於痛苦之中,唯有在愛作用力下才能夠勝任此等重任。在孩子逐漸成熟時,也增進了孩子與父母的感情,孩子逐漸不再叛逆,重新回到父母的懷抱。
-
4 # 冷暖師太
師太為您解答^_^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週期,由於身體發育、成長待遇的變化,會有一種“自我感覺很好很強大”的喜悅感,如果這種喜悅感缺乏合理有效的引導,叛逆心理就會滋生,而且無法遏制。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隨著身體發育,心理成長常常滯後,例如孩子從爬行到直立行走,這是個質的飛躍,當他能自己走的時候,對比過去滿地亂爬的記憶,就會產生自己“更好更強大”的優越感,自信心爆棚,覺得自己可以“無所不能”,如果再過一段時間他能跑起來,那就更不得了,他可能會得自己還能飛起來!
這時候如果家長對孩子有指責甚至謾罵的時候,孩子常常就會非常憤怒。產生牴觸情緒。
以上還只是五歲孩子的狀況,換成十二三歲青春發育期的少男少女們,更甚!而這時候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剛剛開始塑造,很容易產生消極對抗甚至積極對抗的逆反心理,偏要和你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我們必須清醒意識到叛逆心理產生的機理和特點,因勢利導,不可片面無知的認為這純粹是孩子“脾氣不好”“慣出來的”。
很多人的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更多的人在耗盡一生治癒童年。
願我們能對孩子們溫柔相待,讓他們有更明朗的天空和更開闊的前途。
-
5 # 靜思365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叛逆心理?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一句話就能講清楚:“孩子長大了,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自我意識覺醒”就是說他開始去探究“我是誰?”,開始意識到“我與別人”是不同的人,並想在“我與別人”之間劃清界限。
“自我意識覺醒”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孩子開始有獨立的思想,不再盲從別人的話。簡單來說,就是表現得不那麼“聽話”了,並開始對父母說“不”。甚至孩子可能為了獲得更多的存在感,而故意跟父母對著幹,你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
總之,“孩子出現叛逆心理”不過是孩子長大了而出現的正常現象,父母不必大驚小怪,更沒必要氣得半死。
回覆列表
我覺得就我本人而言,結合自身總結一下有如下幾點:
1,傳統思想影響著一些父母。中國長期的家長專制思想在一些家長中仍然存在,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識,總認為孩子還不成熟,父母說什麼都是對的,都是按自己的思想認為對的就是合理的,要絕對服從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則就是“忤逆” “對著幹”,這樣無意間剋制了孩子的天性釋放。
2,父母認識上的錯誤,造成教育方式不當。一些家長缺乏普通的心理學常識,對子女教育急於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經常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在一些場合不顧及孩子的尊嚴孩子不聽話進行謾罵和體罰。
3,父母與子女缺乏雙向交流,產生思想矛盾。隨著子女的成長,獨立意識漸強,要求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於對子女的保護,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子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衝突、矛盾。或許有些家長因工作繁忙,很少與子女談心,進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嚴格的規定來約束限制子女的行為。因此子女與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