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杜興華51775718998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其祖上為陝西邠州三水縣(今陝西省旬邑縣丈八寺鎮太慈村),後遷居江南,為蘇州吳縣人(今江蘇省蘇州市)。宋真仁宗時,他武官曾任樞密副使(大致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文官曾任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是一位出將入相,文武兼備的人才。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范仲淹一生建樹及政績頗豐,如食兩餐冷粥堅持刻苦攻讀,在延州抵禦西夏,鎮守西北邊防,在地方興辦學堂,江淮一帶抗災救災,在泰州以及通、楚、海共四個州的集四萬伕役修築290公里的海岸線上,合線修築捍海堰,俗稱范公堤。倡導儒學,舉辦學校,培養人才,著有《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改革北宋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採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主持“慶曆新政”等。在蘇州當父母官時主要政績是創辦了蘇州文廟府學,設學立廟,廟學合一,開宋以降地方州縣辦學之先河。另外就是興修水利,治理水患。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由睦州移知蘇州。面對蘇州(包括陽澄湖)治水困局,范仲淹千方百計地尋找治水的有效方略,並想盡辦法請求朝廷支援實施。首先他向朝廷彙報了在蘇州的調查情況,他認為:蘇州四周低平,十分之二三都是湖泊,包括太湖,金雞湖,陽澄湖,獨墅湖,石湖等。太湖等湖泊收納數州郡之水,但只有一條下洩入海的通道,那就是吳淞江。而當時太湖上游五堰被毀,年久失修,水量急增。蘇州地區每當有連續的暴雨時,就會使得湖泊裡的水氾濫橫溢,而吳淞江因其主幹道下游淤塞而導致洪水下洩不暢,氾濫成災,從而淹沒低窪處的各個州縣城鄉。因此,只有把吳淞江的水位降低,才能真正做到洩洪排澇。同時單靠吳淞江洩洪是不行的,還得把吳淞江的入海、入江的那些大的支流來協助分洪、洩水,才能真正把吳淞江流域低窪地區的洪水都排幹。這就需要把入海、入江的吳淞江的大的支流都挖深、拓寬、疏浚,只有這樣,才能把蘇、湖、常這三州低窪地區的洪水都排入東海或長江,“今疏導者不惟使東南入於松江,又使東北入於揚子江與海也,其利在此。

    但是,對於范仲淹的治水主張,朝廷有很多質疑、甚至是反對的聲音,被宰相呂夷簡以“沙因潮至,數年復塞,重勞民力,大費軍食”為由阻撓。宰相呂夷簡等認為朝廷財政緊缺,邊防開支太大,范仲淹這樣做是勞民傷財、無功而返,就想辦法阻撓。

    范仲淹又不得不第二次詳細陳述具體治水策略和江南水田利害關係。 “昨開五河,洩去積水。今歲和平,秋望七八,積而未去者,猶有二三,未能播殖。復請贈理數道以分其流,使不停壅,縱遇大水,其去必速,而未來歲之患矣。”

    在這份上疏中,范仲淹駁斥了人們對太湖治理問題的非議,陳述利弊,提出水利綜合治理的方略。他研究了五代以前吳越國的成功的水利建設經驗,結合自己的治水實踐,范仲淹對吳淞江流域的水利建設創造性地提出了“修圍、浚河、置閘”的“三合一”治水理念以及路線圖。

    針對“沙因潮至,數年復塞”,他提出“新導之河必設閘”,用閘來調控泥沙淤積的問題;針對“重勞民力”“大費軍食”問題,如果不治理太湖,太湖地區就沒有抵禦洪水的能力,農業生產時時面臨著威脅,因水害人民就會流離失所。

    范仲淹的治水主張最終還是獲得朝廷首肯。於是,范仲淹以工代賑,每日給糧五升,招募饑民興修水利,“部役開決積水”。因此,範公治水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還是親手完成了此項疏浚吳淞江入海、入江諸港浦的水利工程。這樣的綜合治理,興利除弊,使得太湖、蘇州地區的水患大為改變。

    范仲淹蘇州治水的成功經驗在《農政全書》水利篇亦有收錄,稱為後人治理水患、興修水利的模板。

    為了紀念范仲淹在蘇州的功績,南宋鹹淳十年(1274年),在蘇州範莊前范仲淹的舊宅旁,建造了范文正公祠,門前樹立了有一座高大的“先憂後樂”牌坊。蘇州天平山麓有范仲淹的祖墳,墳旁建有“忠烈廟”。 還有乾隆御筆“高義園”題碑。1989年又重新建造“先憂後樂”牌坊。

    在此,濯清人高岑題贊范文正公的《範堤煙雨》詩供大家以賞:

    拾青閒步興從容,清景無涯憶範公。

    柳眼凝煙眠曉日,桃腮含雨笑春風。

    四圍碧水空濛裡,十里青蕪杳靄中。

    踏遍芳齡一回首,朝暾紅過大堤東。

  • 2 # 火木清華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生卒於989年—1052年,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慶曆新政年間,被貶至陝西四路宣撫使,後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諡號文正。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貧樂道高潔豁達的心胸一直被後人傳誦至今,有其深遠的意義和影響。著有《范文正公文集》,《睢陽學舍書懷》傳世。

    陽澄湖又名陽城湖。在江蘇省南部,蘇州城東北五公里,跨吳縣和崑山縣。陽澄湖畔東依上海、西臨蘇州、京滬鐵路、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皆傍區而過,與上海虹橋機場相距僅半小時車程。陽澄湖總水面18萬畝,太湖下游湖畔之一,系古太湖的殘留。

    陽澄湖擁有岸線9.67千米,岸線蜿蜓曲折,南北長17千米,東西最大寬度8千米,面積117千米,蓄水量3.7億立方水。湖中縱列沙埂2條,將陽湖分為東、中,西3湖。東湖最大,水深1.7—2.5米;中湖和西湖,水深1.5—3米。西納元和塘來水、東出戚浦塘、楊林塘和濟河注入長江,南出婁江與吳淞江、澄湖,澱泖湖群等相通。其獨特的水域環境,地理位置以及水生環境,造就了陽澄湖大閘蟹有別於其他湖區大閘蟹的特質。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調任泰州西溪鹽倉監,負責監督淮鹽貯運及轉銷。西溪瀕臨黃海之濱,唐時李承修築的舊海堤因年久失修多處潰決,海潮倒灌、滷水充斥、淹沒良田、毀壞鹽灶,人民苦難深重。於是范仲淹上書江淮漕運張綸,痛陳海堤利害、建議沿海築堤,重修捍海堰。天聖三年(1024年),張綸奏明朝廷,宋仁宗調范仲淹為興化縣令,全面負責修堰工程。天聖四年(1026年)八月,母親謝氏病逝,范仲淹辭官守喪,工程由張綸主持完成。新堤橫跨通、泰、楚三州,全長約200華里(100公里),不僅當時人民的生活,耕種和產鹽均有了保障,還在後世“捍患御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地人民將所修之堤命名為“范公堤”,遺址至今猶存。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調任蘇州知州,闢所居南園之地,興建郡學。其時蘇州發生水災,范仲淹指導民眾通五條河渠,興修水利,導引太湖水流入大海。蘇州久雨霖潦、江湖氾濫、積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棄、農耕失收,黎民饑饉困苦。范仲淹出任蘇州後,根據水性與地理環境,提出開浚崑山,常熟間的“五河”,將積水導流太湖,注入大海的治水計劃。范仲淹以“修圍、浚河、置閘”為主的治水經畫,不但獲得時輿的讚揚,還澤被後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朝的兩浙職守,都依照這個模式去整治水患。

    范仲淹身為蘇州人,雖然居廟堂之高,但時刻關心百姓疾苦憂國憂民,為家鄉的父老鄉親能夠安居樂業嘔心瀝血,這種富貴不忘本的為官之道正是當今我們廣大青年及從政官員學習的楷模!其“先憂後樂”精神影響了千千萬萬人,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已成為一座不朽的豐碑,樹立在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心目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五十歲的女性可以練瑜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