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元崑崙璞
-
2 # 承藝旗艦店官方賬號
形容茶味,“淡”不是一個好字,用於貶低茶葉。越貴的茶越淡,會覺得此人被騙了,喝到了次茶。其實這話也不全錯,貴的茶,滋味確實較淡,但口感和餘味很強,回甘度也很明顯。
關於茶味,需要用兩方面來判斷,“飽滿度”和“濃淡度”。“飽滿度”是口感,“濃淡度”是味道。
茶湯的“飽滿度”,與茶葉氨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果膠物質等的含量有關。這些物質含量越多,茶湯的口感就越醇厚,相反,含量越少,茶的口感就越寡淡。
“濃淡度”,是指茶湯的味道,主要與苦澀味有關。苦澀之味,與茶葉含有的茶多酚等物質關係密切,除此之外,還與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有直接關係。
茶湯的“飽滿度”與“濃淡度”並不衝突,味道淡但口感醇厚的茶並不少。
舉個生動形象的例子,就像咱們喝雞湯,用雞肉熬出來的高湯,口感很好,飽滿,鮮滑。而用雞精、味精勾兌出來的水,味道很濃,但口感寡淡,沒有鮮度。
所以,越好的茶,口感越醇厚,入口順滑,回甘度更強。
一款好茶,與原料和工藝關係密切。茶樹品種好,種植區好,才會有好的原料。工藝優秀,沒有瑕疵,才可以錦上添花,畫龍點睛,製作出好茶。
便宜的茶,苦澀味道重,刺激性也較強,所以感覺濃。好茶的苦澀味道輕,刺激性弱,感覺茶湯淡也是正常的。
先說茶葉原料,茶樹品種優秀,種植區環境適宜,產出的茶葉內質豐富,其內在物質的含量多有變化。光照少,溫度低的高海拔地區茶葉,要比平地茶的苦澀之味低,俗話說“高山出好茶”,話是不錯的。高山與平地種植相同的茶樹品種,高山要比平地產出的茶葉好。種植區環境對茶葉的影響,誇張點說,就像南橘北枳一樣。
茶樹的品種自然是不用多說,後天環境再好,也比不過基因的優秀。很形象的例子,爸媽長得都漂亮,孩子絕對不會醜。相反......所以先天的優勢無法彌補的。
正因為如此,種植區和茶樹品種也一直是商家主要炒作的點。
呈現茶湯味道的幾個主要成分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鹼等,茶多酚是澀感的主要構成物質,氨基酸是鮮爽和甜味的主要構成物質,咖啡鹼則是苦味的主要構成物質。
不再提種植區和茶樹品種,將茶葉統一而論,分為春茶與夏茶,芽頭和葉片。
茶多酚物質的含量,春茶比夏茶少,芽頭比葉片少。
咖啡鹼物質的含量,春茶比夏茶小,芽頭比葉片多。
氨基酸物質的含量,春茶比夏茶多,芽頭比葉片多。
春茶中呈現鮮爽滋味的氨基酸含量更多,茶多酚和咖啡鹼含量更少,夏茶茶葉成熟,主要的物質茶多酚、咖啡鹼含量多,苦澀之味很重,所以多數茶類,尤其以綠茶為主,都在早春開始採摘製作,清明之前採摘製作而成明前茶,苦澀之味最少,茶質也更好。黑茶、老白茶則需要成熟、粗老的葉片。
至於茶葉的製作工藝,只要工藝優秀沒有瑕疵,製成的茶都可以稱為好茶。一旦出現瑕疵,例如殺青、乾燥溫度過高,翻動不及時茶葉內部輕微發酵或者發酵過度,揉捻過重茶葉過度破損等等,這類製作工藝有瑕疵的茶葉,那怕原料再好,成茶後會有各種問題,不耐泡、茶湯過濃、苦澀之味重、有青味、黴味、焦味、腐敗味等等味道。所以好的製作工藝,尤其珍貴。正因為重要,大師製作,純手工炒制等成為了炒作點之一。
總結一下,好茶,香氣、外形、湯色、葉底等外在特徵會很優秀,同時,滋味和口感內在品質也非常優秀。
種植區與茶樹品種,決定了原料的質量,原料與製作工藝決定了最後成茶的質量。茶的質量沒有問題,但滋味和口感還是很淡,那就是沖泡方法的問題了。
沖泡茶葉,無非是三個要素,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三點其實是一體的,沖泡茶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多泡幾次,拿捏好泡茶的量和沖泡時間即可,最終茶湯合自己的口味就對了。
保證一點不變,調節另兩點即可,例如,投茶量不變,如果味道淡,就減少注水量或者增加沖泡時間;注水量不變,如果味道淡,增加投茶量或者增加沖泡時間,等等。
便宜的茶,意味著採摘時間完、茶樹品種不好、種植區海拔低、光照多等環境因素差、茶葉含有的物質低。當然,原料好的茶,製作工藝有瑕疵,也是次茶。
有些茶原料品質差,香氣不足、純度不夠、苦澀味道重,為了不讓缺點太過明顯,製茶時會延長髮酵和焙火等工藝的時間,用以提高茶葉的濃度,滋味會變重。
最後總結一下,好茶滋味淡,但口感醇厚、鮮爽、回甘明顯、入喉順滑、無刺激性。
普通茶或者次茶味道濃,但口感寡淡、鮮爽度、回甘度低,入喉粗糙、有較強的刺激性。
茶葉坑多擔心多,認準一家最放心。承藝雖然不出名,茶好公道老客多。長篇無意話太多,有情有心來看看。
春茶季節馬上來到,大家做好準備。
瀏覽器 搜“承藝*茗茶”即可,望大家支援。 -
3 # 清格茶寮
有人說,品質好的茶口感就越淡,這是真的嗎?
非也!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性的,品茶更是如此。一款茶,不同的人喝有不同的感受;正所謂一千個人腦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中國是個茶產業大國,其茶樹品種數不勝數,每一種茶都有它的特質,淡也好,濃也罷。首先要了解下茶性,然後在決定它的品質高低,不能一概而論,要因茶而異;
首先我們澄清兩個概念,叫做茶湯的“飽滿度”和“濃淡度”。所謂茶湯的"飽滿度"是指茶湯進入嘴裡,一種濃稠淡薄的感覺。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氨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果膠物質等的含量。
理解了“飽滿度”,再來說“濃跟淡”。濃跟淡一般跟沖泡時間,投茶量多少等有關係,跟飽滿度卻無絕對關聯。經常也會喝到比較淡但是卻很飽滿的茶。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家裡的老火靚湯口感很好,飽滿鮮爽。而街邊的湯就算味精雞精加再多也只是味道濃而已。喝多了了解了你就會明白,你所謂的淡和濃,不是真正意義上茶葉的淡和濃。越好的茶葉,滋昧越是濃厚韻足。
就價格而言;便宜的茶,苦澀味重,刺激性重,所以就感覺濃了。貴的茶,苦澀味低,刺激性低,所以感覺就淡了。
從內含物質來講,最主要影響味覺的有以下幾個成分:茶多酚(澀);咖啡鹼(苦);茶氨酸(甜、鮮);其它芳香物質等。
那麼,影響茶葉價格的,就春茶和夏茶,嫩芽和葉來說:
茶多酚含量:春<夏,芽<葉;
咖啡鹼含量:春<夏,芽>葉;
茶氨酸含量:春>夏,芽>葉。
所以,越貴的茶,茶氨酸含量越高,也就是甜度、鮮爽度越高,苦澀度越低,順滑度高了,就讓你覺得淡了。便宜茶則相反:比如夏茶咖啡鹼和茶多酚含量高,苦澀度高,對味蕾的刺激性大,就讓你覺得濃了。越貴的茶,其內含物質豐富但浸出速度緩慢,這也是為什麼高階茶前幾泡沒什麼味道,但卻耐沖泡的原因。同時,越是好茶的,越是香高、順滑,韻味度、持久度、耐泡度都要好很多,初學者需要慢慢體會。
回覆列表
茶的質感分“清香型”與“濃香型”在種,經發酵腐熟者應為清淡口感;經反覆烘焙者應為濃香型;唐宋時期亦有熬製蒸熟的製作方法,應為較清淡醇香的佳品。貴而“清炎”的茶葉一般是無雜味清醇滑喉而顯清淡。再者,“質感”與“口感”亦有所不同。質感是茶葉的實質;口感是因品茶人的身體健康程度好壞與味覺的靈敏程度有關而“質感”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