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運動的五華

    先說一說這凌煙閣,凌煙閣是大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煙閣來陳列由閻立本所畫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即為《二十四功臣圖》,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並時常前往懷舊。

    當時李世民年邁體衰,開始懷念往事,追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戰鬥歲月。將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繪入凌煙閣,以為人臣榮耀之最,此後凌煙閣功臣成為唐代豪傑從軍報國功成名就的標誌。李賀《南園十三首》詩云“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非按照功勞大小排名,而是在貞觀十七年,唐太宗選出二十四個功臣後,按照最高官職排名。貞觀十七年已經去世的人,此時已經獲得贈官(死後贈官一般會遠遠高於生前真正職務),因而排在前面。

    現在再來說一說羅士信,羅士信少年成名,十四歲就隨著張須陀出征作戰,而且屢立戰功,可謂是軍功顯著,但是他的成名卻在身在隋軍之中,用無數所謂反賊,或者說抗隋義士的鮮血累積起來的。當然這也不能說他有錯,只是站的位置不同,他身在隋軍,他的對手就是反賊。並且,連隋煬帝都得知了他的作戰勇敢,讓畫師畫下張須陀、羅士信戰鬥的場面,進獻於長安朝廷,且時常觀賞,他已經深在帝心了。這樣的人物,無論他在新朝中作戰如何勇猛,又有再大的功勳,他也無法成為二十四功臣之一,畢竟這二十四功臣無論從那方面來看,都是當初的反賊。

    另一方面,他的死亡,可以說他的死亡也是非常可惜的,622年,李世民征討劉黑闥,命王君廓戍守洺水城。當時,賊軍攻勢兇猛,唐軍三次救援都沒能靠近城池。李世民害怕君廓收不住城池,召集眾將商議,羅士信自甘奮勇的願意前去替王君廓守城。於是李世民登上洺水城西南方的高坡,以旗語招引王君廓,王君廓率軍力戰,突圍而出。羅士信趁機率二百人入城,代替王君廓守城。 此時,天降大雪,劉黑闥晝夜攻城,唐軍也無法增援。八日後,洺水城破,羅士信被俘。羅士信面對劉黑闥的招降,寧死不屈,最終遭到殺害,年僅二十三歲。可以他的死亡,是屬於因為李世民的一次策略失誤,如果把他選作二十四功臣之一,那麼時常看望畫像的李世民肯定要回憶起他的死亡。

    結合以上兩方面,羅士信無法進入凌煙閣。

  • 2 # 國史春秋

    羅士信不僅是秦瓊的老鄉,就連早年經歷都非常似,二人最初都在隋將張須陀的麾下效力。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羅士信與秦瓊追隨張須陀多次鎮壓農民軍起義,併成為其手下的得力干將。後來張須陀與李密的瓦崗軍展開激戰,張須陀兵敗被殺,羅士信與秦瓊又歸入另一名隋將裴仁基的部下。此時的隋與朝已經風燭殘年,隋煬帝受奸臣蠱惑隨意猜忌、誅殺大臣,裴仁基審時度勢,投降了瓦崗軍李密。(羅士信劇照)

    李密是隋末實力最為強大的武裝力量之一,本人頗有遠見卓識,因此對於天下也是志在必得。但是後來決策出現失誤,先是被王世充利用與宇文化及率領的禁衛軍硬拼了一場,雖然最終取勝,但實力大大的被削弱。後來王世存趁機落井下石,瓦崗軍分崩離析,因此裴仁基率羅士信及秦瓊等人又被迫投降了王世充。裴仁基不滿王世充的小人嘴臉,準備刺殺王世充,後失敗被王世充殺死。羅士信、秦瓊等人同樣對王世充心懷不滿,於是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又投奔了李唐。唐高祖李淵非常高興,將羅士信等人歸到李世民部下,從此隨李世民平定天下。(羅士信劇照)

    那麼,羅士信為什麼沒有進入凌煙閣呢?有兩個原因。

    一,去世的早,不夠資格

    羅士信在演義中是“四猛”之一,力氣大,能吃能睡,手中大鐵棍所向無敵,就連第一條好漢李元霸也敬他三分。正史中的羅士信不但有勇,還極富謀略,李淵任命其為陝西道行軍總管,並且在隨李世民的征戰中立下了許多戰功。可惜的是公元622年,李世民在平定劉黑闥的過程中被,羅士信被劉黑闥抓獲後硬死不降,最終被殺,英年23歲。而唐朝最終統一天下是在公元624年,所以羅士信連個開國功臣都沒有熬到,怎麼會有入凌煙閣的資格呢!

    二、凌煙閣功臣不等於大唐開國功臣

    凌煙閣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設立,而入選凌煙閣的絕大多數人都是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功臣。比如程咬金、長孫無忌、高士廉、侯君集、尉遲敬德、段志宏、秦瓊等人。因此李世民設凌煙閣的目的是緬懷和表彰的是“自己”的功臣,並不是大唐朝功臣,更何況羅士信已經死了二十多年了,當時的李世民也沒想到自己會當上皇帝,羅士信自然也算不上是自己人,因此沒有被選入凌煙閣很正常。(秦瓊劇照)

    秦瓊於貞觀十二年(638年)去世,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將其畫像掛入凌煙閣,秦瓊的功勞要比羅士信大的太多了。羅士信最多算是李世民生命中的一個匆匆過客吧!

  • 3 # 中孚鑑

    羅士信,在小說評書中,力大無窮,是當時四猛之首,但生性便憨傻,和秦瓊關係很好,曾大戰李元霸。而凌煙閣裡的功臣都是正史裡的人物,雖然羅士信也是正史裡的人物,但他和小說評書中還是有些不同的。

    正史中的羅士信曾隨張須陀出征,因羅士信頗為勇猛,張須陀對羅士信也很歎服,並讓羅士信留在他自己身邊。

    後來張須陀去世,羅士信歸裴仁基賬下,而後羅士信又跟著裴仁基降李密。之後李密和王世充交戰,李密失敗,羅士信被擒。因為羅士信勇猛,王世充對他也頗為器重。

    但是後來王世充又得了幾個將領,就不在像以前那樣對羅士信,同時王世充的侄子看上了羅士信的戰馬,羅士信不給,王世充就把羅士信的馬奪走賜給了他的侄子。而後王世充讓羅士信帶兵攻城,羅士信於是就投降李唐,羅士信歸唐後,深受唐朝的器重。

    後來李世民征討洛陽王世充,羅士信亦跟隨一起出徵,洛陽平定後,羅士信因功被封為絳州總管。

    之後羅士信在洺水之戰中,羅士信遭擒,最終羅士信被劉黑闥所殺,羅士信死後,諡號為勇。

    那羅士信為什麼沒有進入凌煙閣呢?

    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就二十四個,這二十四個人都是有大功於唐朝的。羅士信雖然有功,但凌煙閣的功臣功勞亦不小。

    凌煙閣的功臣們,不僅有能征善戰的將軍,還有文臣謀士,並且有的在李世民登基後,亦還輔助李世民,幫助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在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的過程中,有很多人也有著貢獻的。所以他們無論是在李世民登基前、還是登基後,都是有功與李世民、有功於唐朝的。

    而羅士信卻去世的早,凌煙閣的將軍們,有的是能征善戰的將軍,有的則是能獨當一面的將領,他們有的在李世民登基後,亦曾為大唐開疆擴土、帶兵征討。所以羅士信沒有進入凌煙閣。

  • 4 # 南方鵬

    羅士信是《說唐》中羅成的原型,在各類評書中也是作為猛將存在,出現多種版本的力撼雙牛,潼關口活捉魏文通,金堤關擒伍天錫,四平山大戰李元霸,銅旗陣殺死仇成等事例。史實上的羅士信也是驍將,與秦瓊關係較鐵,初時同為隋齊郡通守張須陀部將,一同攻打瓦崗寨,被李密設計打敗,張須陀身死,秦瓊羅士信投降義軍,邙山之戰李密大敗,羅士信身受重傷無法突圍,被王世充捉拿,厚待善待後降王,後受到王世充冷落而降唐,為唐朝南征北戰,立有功勳。

    反觀羅士信,確是勇猛善戰,但勇猛善戰並不是必然入選凌煙閣。他歸降唐朝後所立的功勞計有,攻取硤石堡千金堡,隨平洛陽之功,劉黑闥反,隨李世民出征,代替王君廓戍守洺水城力戰被殺,年僅二十三歲。戰績不如歸唐前那樣耀眼,過早於622年去世,沒能活到並參與玄武門之變,論跟隨在秦王李世民身邊不離不棄,身經百戰,也不如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之功,在武將中排不到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豪情萬丈說不懼美英護航,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