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今天48歲的大衛,上海人,從小學霸,本科同濟大學,碩士讀的是加拿大滑鐵盧的工程碩士。
但自從6年前回國後,就沒有工作過,白天睡覺,晚上玩遊戲,天天宅在家裡,靠著82歲的老媽給一點資助苟活。他的母親丁婆婆患有尿毒症。一個月3500塊的退休金,除去2000多的醫療費,再養活兒子,生活可想而知。丁婆婆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對,樣樣包辦,他從小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而兒子更是說老媽的溺愛毀了他前途,把自己的種種不如意歸結到母親身上。丁婆婆用了一輩子,把兒子培養成社會精英,竟是如此的結果。真是讓人心酸。丁阿婆那句“他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寒門到底為何難出貴子?真的只是金錢原因?
回覆列表
-
1 # 佩弦教育
-
2 # 冬天的陽光最美好
錢=資源
資源=水+電+煤+油+礦+食物+用品+所有消耗品
人需要以上物品
人需要錢
教育需要人=需要物品=需要錢
控制教育的是人=需要物品=需要錢
寒門=沒有錢=沒有一切資料
結論:能活著已經是奇蹟,談何貴子?
-
3 # daren27
不在金錢,不在別的,根本的還是在於認識觀念需要革命,需要對自我的革命。不論求學,工作,生活,都必須對自己的各個方面都必須嚴格要求,不管出生是否寒門,都不是主要問題。人生一世,不過是短短的不過百年,所以,人人都必須奮鬥,必須保持一顆豁達樂觀,實事求是,積極不怕苦不怕累,保持健康公正之心,不和外部比,只和自己比,只要自己每天都有勤奮幹正事,不虛度時光,踏實負責,不抱怨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計較,規律生活,鍛鍊身體,樂於助人,心胸寬廣,與人為善,團結熱忱,樸素低調,則我們相信,無論何種家庭身份層次的人都能夠取得各自嚮往的人生與達到的境界。
-
4 # 海霞牙醫
題目中的這位加拿大碩士,明明就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其次,母親顯然性格比較強勢,包辦一切。
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哪怕是自己碩士畢業,母親80高齡,依舊沒有“斷奶”。
也有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患有某些心理疾病,導致厭世,抑鬱,無法進行社會活動。
這和寒門貴子有什麼關係。這樣的人,連獨立都談不上,哪裡還是社會精英,根本就是廢人一個。
問題出在哪裡?
不是寒門,不是社會不公,而是家庭教育失敗到連一個獨立的人都沒有培養出來。
別管什麼貴不貴子,我們這些寒門出來的人,能夠獨立養活自己,養活自己的小家,不也是一種成功嗎?
一直以來都不斷有人在談論“寒門難出貴子”的問題,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本質就是資源分配的問題,而事實上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把握很多資源的人肯定會更加努力維護自己的利益,古來如此。這就是殘酷的現實,而如果寒門想要出來貴子,父母必須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避免沿襲給子女,必須要以社會為師,以書為師,以老師為師。具體來說:
1古:從歷史發展來看,寒門出貴子寥寥無幾從歷史發展來看,貴子多是來自大家族,而寒門子弟能出來的也是寥寥無幾,也是“榜下捉婿”的由來。而寒門真正能夠上位的也是在各朝代末期,動亂之時。最為典型的例子的就是朱元璋由一個和尚變成了皇上的逆襲,然而明朝還有第二個朱元璋嗎?而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哪怕你是個狀元,沒有背景又能走多遠?
說到底還是階級一旦穩固,那麼就會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因為蛋糕就那樣大多一個人分,其他人就少一份數量。
2近代:當下中國發展情況,階層逐漸固化中中國從建國到如今經濟發展及其迅速,在初期有一大批人完成了身份的逆襲。別的不多說,其中一個階層比較特殊,在特殊時期,地主階層被打倒,處於最底層狀態,但即使如此,很多人依然堅持對於子女的教育。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而恢復高考後這一部分人迅速完成了“逆襲”,其中不得不說教育起到關鍵作用。
3今:寒門貴子越來越難,因為標準越來越多在當下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因為貴子標準越來越難達到。以當下不少大企業的要求來看,非985和211大學不收,而這還只是門檻,想在裡面混下去,為人處世,辦事能力無一不是需要滿足。而反觀不少家庭對孩子培養,不得不說很難達到。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一下:
3.1管的太鬆,缺少約束
張某2010年以縣裡第一的成績被北京某知名大學錄取,大二時因為偷手機被抓,被判刑一年,出獄後再次高考以高分進入成都著名大學隨後再次被因盜竊罪被抓。回顧他被抓的原因,只是因為從小父母外出打工,寄養親戚家,因為羨慕別人東西養成小偷小摸的習慣。進入大學有了女朋友花銷變大,所以偷竊的毛病復發。這個事件凸顯出一部分家長對於學生過於放縱,認為學習好就代表一切,卻在品行上吃了大虧。
問題本質——自我約束:我們看到不少影視作品都會發現一個問題,不少大家族都有一個相似點,那就是有很多規矩。人的行為和行為得到規範的同時,慢慢思維也受到相應的約束,做事情會更加剋制。而一些農村來的朋友會有一些特別的小聰明。
3.2管的太緊,包攬一切
今天48歲的大衛,上海人,從小學霸,本科同濟大學,碩士讀的是加拿大滑鐵盧的工程碩士。母親用了一輩子,把兒子培養成社會精英,竟是白天睡覺,晚上玩遊戲的結果。兒子更是說老媽的溺愛毀了他前途,把自己的種種不如意歸結到母親身上。樣樣包辦,他從小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而這種情況更是不在少數,父母幫助孩子完成一切選擇,那麼因此帶來的喜怒哀樂,特別是自己人生不如意自然會找到自己父母頭上。
問題本質——獨立自主:相對來說不少家庭都是一種提線木偶式的指揮,很少考慮到孩子的意向。而事實上很少關注到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導致孩子越是優秀,心理落差越大,因為他會認為本來他可以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做的更好。被包辦的人生喪失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學習能力,不會根據需要不斷調整自己去適應和去學習。
3.3保護過度,受不了挫
北大博士2001年回家至今待業。當地農村唯一一個從大學讀到研究生,再讀到博士的農村娃子,而且他讀的還是熱門專業,北大醫學系,國內赫赫有名的熱門專業。但是經歷了高層次招聘會兩次受挫,從此沉默寡言。長沙某知名醫院曾經很看好他,但面試時並沒有相中他,而後廣東一家醫院也給了他面試的函,他去之後失望而歸,從此,深入簡出。這其實就是父母對於孩子保護過度,讓其無法面對社會上風風雨雨。
問題本質——為人處世:很多人得到教育就是對別人好別人自然就會對自己好,然而當下的社會還是如此嗎?當下社會再看看來更像是一種契約式的相互制約,建立一種相互友好的關係,而一旦對方不履行這種契約,自身有足夠的力量讓對方付出代價,這才是關係平衡的關鍵。而這是農村來的北大博士所不擅長的,他不善於與別人相處也不善於維持人際關係的平衡。
其實很多問題深層次的問題就是父母的教育理念跟不上,過於放縱或者過於嚴格都是不利於孩子發展,父母認為這樣對孩子好,但實際上教育是一個科學的事情,很多家族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一些傳統延續。
4問題的本質:思維方式問題很對父母都喜歡一個詞水到渠成,然而任何東西的水到渠成都是前期積累得來的,不會是孩子到一個年齡一瞬間獲得的。很多家庭都很重視學生的學習問題,卻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比如說當下不少孩子都是比較內向,這種性格在當下環境下是很不利。不會表達自己的意向,等待別人挖掘自己的方式早已經過時。父母大多都是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但是造成他們人生不順的原因很可能在子女身上重演。
下面是一個銀行HR,介紹自己初次見到幾個不同出身孩子的行為及分析。
寒門難出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