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商玉皇閣
-
2 # 星光談科技
筆者作為一名在多家創業公司從業過的前端開發工程師,經過多年的行業深耕。我認為未來網際網路新風口會是企業服務。
縱觀這幾年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巨頭們一系列的動作,我們可以初見端倪:
阿里推出企業IM產品-釘釘2014年12月12日,釘釘釋出1.0.0測試版,針對企業使用者需求推出了讓訊息更安全的企業群;
2016年9月19日,阿里推出釘釘3.0版本,新版本圍繞客戶拓展、客戶服務和客戶維護,完成了9項重要功能更新,細節方面更新則達200項以上。
位元組跳動推出企業IM產品-Lark2019年3月7日位元組跳動正在悄悄地向美國及其他海外市場推出一款辦公軟體Lark。
美團推出企業IM產品-大象2016年底至今,美團將大象IM進行了私有化部署,讓技術和產品已做好了能力儲備;具備企業間的通訊和基礎管理能力。
從最近幾年包括潮汐日曆、幕布、加推科技、Teambition等一系列B端工具的收購或投資,如果將網際網路巨頭比作拾貝人,這些初創公司比作貝殼的話。拾貝人會為什麼會看中這些貝殼,自然是看到其潛在的巨大價值以及未來可升值的空間。
隨著C端紅利的消失,網際網路巨頭們都開始瞄準B端市場。未來面向中微小企業的線上服務將會是一個新的風口!
-
3 # 得助智慧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機器逐步取代人力,生產力大幅提升,“機器時代”到來。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進行,人類進入電氣時代,資訊革命、資訊革命同時發展,科學開始影響工業生產,生產技術大幅改善。20世紀後半期,電子資訊科技產生,生物克隆技術、航天科技出現,人類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邁入資訊科技時代。
那麼第四次工業革命開始了嗎?
在21世紀,也就是我們所生活的現代,工業革命4.0的概念早在2006年就已被德國聯邦政府提出,在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成為核心議題,這標誌著在未來10年至15年,製造業的綜合整合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同時也標誌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已悄然到來。
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推進著人類生產科技的發展程序向一個更高階的時代邁進,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AI人工智慧、清潔能源、機器人技術、量子資訊科技、可控核聚變,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開始逐步登上歷史舞臺。
而這其中,AI人工智慧技術將作為主推手,最先也是最廣泛的觸達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數字經濟時代,資訊及商務活動都將更加數字化,網際網路促使企業與消費者間的溝通量及成交量大幅提升,而這依賴於以數字經濟為基礎而生產、銷售的數字技術商品與服務。而AI人工智慧在服務領域的運用則更為廣泛,醫學、金融貿易、法律、音樂、運輸、通訊、重工業等行業中都能找到AI人工智慧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科技促發展,未來十年,AI人工智慧技術或將成為助推企業前進的第一生產力。
-
4 # 選股君
工業互聯成新風口,工業網際網路成為目前唯一一個與5G並列強調的科技基建領域。
工業網際網路是以大資料和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透過感測器、儀表儀器來蒐集海量資料,分析處理,然後對生產流程進行智慧化控制,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可以理解為是工業先進製造技術的一次全面智慧化升級。德國提出的工業4.0其實範疇更大,工業4.0還包括智慧工廠、智慧物流、產品本身及原材料,是整個工業體系。
2月21日的重磅會議,強調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裝置、5G 網路、工業網際網路等加快發展,除了疫情催化的醫藥醫療之外,工業網際網路成為目前唯一一個與5G並列強調的科技基建領域。2月22日,在重磅會議定調之後,工信部立即表態要加快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2月25日,工信部公佈2019年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專案,網路、平臺、安全三個層面共81個專案。從長遠來講,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帶動國內製造業全面智慧化、資料化、資訊化升級,是打破生產率瓶頸的唯一選擇,不亞於第四次工業革命。此次疫情也暴露出國內工業體系的一些短板,尤其是自動化率較低,提升了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緊迫性。
按照工信部 2019 年 11 月釋出的《“5G+工業網際網路”512 工程推進方案》的規劃目標,到 2022 年,將突破一批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特定需求的 5G 關鍵技術, “5G+工業網際網路”的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打造 5 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垂直領域“5G+工業網際網路”的先導應用,內網建設改造覆蓋 10 個重點行業;打造一批“5G+工業網際網路”內網建設改造標杆、樣板工程,形成至少 20 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為實現該目標,2020 年 2 月 25 日工信部公佈的 81 個示範專案中,“5G+工業網際網路”整合創新專案就有 10 個,涵蓋了大飛機制造、電器製造、港口管理、裝備加工等多個領域。
投資建議:工業網際網路作為國內“新基建”的代表,也是近年來國家政策引導和發展的重點,在疫情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上也在要求加大對該領域的投入力度,行業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我們預計,行業從網路基礎設施到平臺,再到應用甚至是安全等各環節均將受益。從計算機行業角度看,主要業務主要集中在平臺廠商、整合商以及部分安全企業上,其中平臺企業發力更早,而且正在一些垂直行業的標杆企業中得到應用,憑藉著對國內工業企業和所在行業的深度瞭解,未來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
5 # 科技加健康188668
就當前現實狀況與已經頒佈的一系列政策指導及將來數年的發展方向而言,無論中國的經濟發展、還是中國股市,唯有新興業科技業、科技股,才是引領前進的正能量的“發動機”、原動力……其它的行業及個股都無法擔當此“重任”,而且某些行業反倒會成為“經濟和股市”、“國家和家庭”的拖累(例如“房地產慘業、致癌白酒業等等朽敗業害民業)……至於“國外、外圍的動盪與恐慌”(外因),阻擋不住內因(即當今中國的內政::大力發展新興業科技業)的前進步伐上升趨勢!!甚至“外圍越是大跌、反而越是促使外資加速流入、已經大大開放的中國市場”!!這也是“次要因素”阻擋不住“主要因素”的道理……俺堅信::以主力、主線、主角“創業板”為首的“科技股”(越來越受益的網際網路經濟、半導體電子、5G、芯軟智慧科)之牛市、已經在乘風破浪中領航先行、直至“創業板指5000點以上”!!而副線、配角“上證指數”、也會被動地跟隨著上升幾層樓……堅定理念::“唯有科技創新,才能強國富民”!!……(不管“夢弱呻雞”“噓豬瘋”們如何奸詐看空唱空哀嚎、也是枉然)……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2019年網際網路的新風口,無疑跨境電商。
前段時間召開的第三屆跨境電子商務大會,來自國內和45個國家(地區)的1600位嘉賓匯聚一堂,其中深入探討了跨境電子商務的創新與合作,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貢獻了寶貴的經驗。加上政府對跨境電商的扶持獎勵政策,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跨境電商無疑是電商發展的趨勢,下一個紅利時代。
跨境電商的利潤也是非常可觀,做跨境賺的就是資訊差和匯率差。比如10元產品賣10歐元。透過匯率1:7.7。減去其他費用,利潤也在50%左右。一個成功的店鋪一個月利潤也在1萬到一萬五左右,批次開店批次上傳產品,利潤更大
不是我說大話,我本身也是跨境電商從業者,不信可以來這裡看後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