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米粒good

    謝謝。對於做事比較慢,我深有感觸。1⃣️可以做個時間計劃表,把一天要做的事情按輕重緩急羅列出來,合理的安排時間做2⃣️耗時的事件可以同時進行。正在做的事情快要結束時,心裡就計劃下個事件的步驟。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真的大環境很會影響一個人,多與快效率的人一起合作,時間久了受之影響,也會有進步。我一直是慢吞吞的不管是做事還是說話,說好聽的叫穩當,不好聽的就多了。這是本人的經驗,希望有用。

  • 2 # 琢琦小師父

    謝邀;“慢”應該是每個孩子的共性,別的孩子我不清楚,不過對於我家寶寶我是再清楚不過了。兒子2歲8個月,每次讓他做什麼,叫他都是沒什麼反應,即使有反應他也是像蝸牛一樣,根本就不會理會你什麼反應!除非你說有好吃的,他會神速地飛到你身邊,瞪著小眼睛看著你,生怕你不給他吃似的。

    後來我把這個問題跟老公說了(平時我全職帶孩子,只要孩子有什麼情況我都會及時彙報一下),他讓我多注意一下每次寶寶做事情反應慢時是處於一個什麼環境或者是情況,就這樣,我每天都在監督寶寶的言行舉止,以及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其實我老公平時做事情也是慢,我真的很擔心兒子像他那樣慢)。原因很多,有時他在看最愛的動畫片,有時他在玩積木,有時他在吃東西,有時他在看手機……林林總總的狀況讓我歡喜讓我憂,但是老公給我推薦了龍應臺關於孩子的書籍後,我不再催寶寶了,因為他慢是有原因的,對於大一點兒的孩子(尤其是對時間有一定的概念的孩子),慢的話就要給他們限定時間了。具體的還要因人而定。

    不要對孩子要求太嚴了,孩子的童年應該是自由自在,毫無壓力的,我們作為家長有的時候得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正在追劇,這時候被人打擾,我們會怎樣呢?我們也許可以忍,可是孩子呢?他們沒有我們的忍性,需要從我們身上學習,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學習自律!合理利用時間!

  • 3 # 張亞蕾親子精華資源

    爸爸媽媽,應該怎麼正確有效地教育孩子呢?很多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其中之一,就是面對慢吞吞的孩子,急到開罵最沒效果!

    早上送孩子上學,總是聽到家長們一直在說:“快點!快點!你怎麼這麼慢呢?”,一會兒書包沒背好,一會兒外套忘記脫,不急不慢,好像都沒有感覺。

    我發現有些家長會急到開罵,孩子或許當下會快一點,但隔天又是同樣用慢吞吞地方式在進行,到底是性格原因?還是有什麼問題?如何有效的引導呢?

    太多家長在問孩子動作慢吞吞的問題了,因為每天總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其實很有可能是孩子性格及感覺統合能力失調在作祟喔!

    一般來說,感官的處理能力不佳,對學習及日常生活的影響有很大相關。

    1.視覺整合能力不好,會讓孩子逃避寫作業

    這類的孩子找東西或整理東西會很慢,一雙鞋明明就在眼前,怎麼看就是看不到,那怎麼可能快得起來?

    2.聽覺整合能力不好,會影響學習效率

    這些孩子聽指令的能力會很弱,左耳進右耳出,變得要三催四請,而且明明講了三件事,最後只聽到一件事情,除了學齡前,團體的複雜指令跟從會受到影響,學齡後更會影響到聽寫的能力,怎麼會不慢吞吞?

    3.平衡感整合能力不好,會影響孩子專注力集中

    這類孩子整天警醒程度總是很差,常常沒有清醒過來,無法與環境互動是最大的問題。這些孩子除了容易賴床之外,有時候還容易發呆恍神,專注力不夠,學習的焦點不能集中,或團體都已經進到下一個步驟了,他還沒跳脫上一件事,難怪會表現的動作慢吞吞。

    4.協調能力不能忽視

    另外還有一些孩子,因為手眼協調能力差,影響到大肢體動作的發展,不要說體育課跟不上,連排隊的步調都跟不上!

    不要跟孩子說「快一點」,要說這句話:

    如果孩子慢吞吞的行為持續很久,爸媽調整了教養的策略也沒有用,我們將不再認為只是單純的學習動機的問題,而是大腦的感覺處理能力有了狀況,也就是感覺統合失調!

    面對這樣的孩子,應該這樣對他(她)說:

    @ 寫字慢吞吞的孩子,父母要說:「我們先畫畫,讓小手動一動」,不要一回家就叫孩子寫作業,因為小手的肌肉還沒活化,寫字就會慢吞吞。在運筆寫字前,先讓孩子去塗鴉或玩玩黏土,透過暖身活動,喚醒掌部的小肌肉群。

    @ 吃飯慢吞吞的孩子,父母要說:「我們先用小嘴巴玩遊戲」,吃飯前給孩子一些口腔遊戲,如吹泡泡及吹樂器,再加上一些簡單的口腔按摩會更好。

    @ 動作慢吞吞的孩子,父母要說:「我們先去跳跳繩,讓小腦袋清醒,再來寫作業」,學習比較困難的作業前,讓孩子5-10分鐘去身體動一動,例如跳繩、騎單車、跑步,都是提神醒腦的好活動。

    @ 起床慢吞吞的孩子,父母要說:「我們先聽音樂,太陽公公在等你起來一起玩哦」,除了讓孩子更早半個小時上床,也可以增加一些新的起床儀式,如使用觸覺刷刷手腳及按摩、放音樂刺激孩子的聽覺、開啟窗簾讓孩子視覺接觸到Sunny、用棉被重抱孩子提供觸覺刺激,都是很好的方法。

    (以上回答僅供你參考,面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父母可以靈活調整,舉一反三!)

    祝你和孩子相處愉快!

  • 4 # 小暖懷

    1. 孩子做事情慢,我們要尊重孩子自己的節奏。給孩子自己的節奏,更有利成長。我們大人的步伐快,都不覺得畏懼,孩子的步伐快,就容易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父母每天催促著孩子快點完成任務,例如"快起來"、"快吃飯‘’、"快刷牙"……這些快節奏的細節,都容易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成長是一件急不來的事情。每天用快的節奏方式面對孩子,孩子容易有壓力,這份壓力來自父母的快節奏。有能力的孩子就會很快適應這種快的節奏,能力弱的孩子就會容易逃避這種生活方式,不敢面對現實。

    2. 如果孩子生活節奏快,會影響孩子身體的激素分秘,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影響。父母催促孩子,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節奏來處事。其實父母應想想,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和生命節奏都與我們大人是不一樣的。如果用我們的意望去要求孩子完成事情,對孩子來說是不是很委屈孩子了。所以父母要給孩子一個慢的生活節奏,還孩子一個健全人格。

    3. 給孩子一個慢的生活節奏,對孩子是很有好處的。孩子在慢的生活節奏中,可以慢慢地把看的、聽的、想的,都可以動腦去體會、感受。愛動腦筋的孩子更聰明,所以父母應還給孩子一個慢的生活節奏,讓孩子用慢的生活節奏去體會生活,去品嚐生活。如果父母一味地用快的節奏去催促孩子,孩子就容易有壓力,有壓力的孩子,處事容易會灰心喪氣,容易失去自信心。

    4. 在快的生活節奏中,孩子容易會失去思考的機會,節奏太快了,孩子還來不及思考,又到了下個環節,都沒有給孩子有機會去思考,這樣的環境成長的孩子,弊大於利。父母應和孩子一起放慢節奏去生活,不但要教會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體和頭腦,還會讓他們學會如何產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畫並形成各種概念。

    5. 放慢速度去生活,不僅是為了停下來喘喘氣,更是為了感受周圍,去發揮想象,發展思考。用孩子自己喜歡的節奏方式去玩耍,以促進他把事物形象與概念化,從而區分想象與現實,言語與行動。這一切能使他獲得各方面的經驗,幫助孩子瞭解自己並瞭解他人,最終形成對自我以及世界的認知。

    總之,父母要給孩子一個慢的生活節奏,讓孩子盡情地享受著自己的節奏。不管是簡單的、複雜的、無趣無聊的事情,其實也正是孩子自己的節奏,父母不必去為孩子規劃他的節奏,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還給孩子一個慢的生活節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為什麼要幫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