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輔導家庭作業時,孩子問為什麼要做?或者無動於衷地呆坐,最好的應對方法是什麼?
5
回覆列表
  • 1 # 超級飛俠說育兒

    從提問的題目來看,很想知道題主的孩子是一直不做作業的高年級學生,還是入學不久的小學生呢?

    如果是後者,倒有幾個小方法可以分享一下。

    一、因為孩子天性愛玩,都不太喜歡靜坐一處做作業。再者,孩子小的話,是不太理解做家庭作業的必要性的。所以,這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先讓孩子明白做家庭作業對學習的重要性。

    要讓其懂得必要性,可以舉例說明。

    如,媽媽\爸爸問你一個問題:“今天上課時,這一課講了什麼內容?你說說看?記得什麼說什麼……”孩子回答後,你再進一步提問,這時的提問聯絡生活,讓孩子用學的知識來理解一下。不管孩子是否理解正確,最後要讓孩子知道,“這些理解不管對錯,老師是不知道你到底掌握了多少的,所以老師讓你做家庭作業。如果你都做對了,老師就知道你今天所學的真正都掌握了;如果做錯了一些,老師就知道哪些知識點你掌握了,哪些需要鞏固加強學習;如果,你不錯,老師是不是就不知道啦?”

    再比如,舉自己工作中進行學習後,也要做另一種作業的情形,讓孩子知道原來父母學習也需要透過“家庭作業”來鞏固所學知識的。

    二、換位思考。再不行,就來個角色扮演,讓孩子當老師,體會一下老師佈置的用心。我在家帶剛上一年級 的孩子做作業,最初都是先引導孩子認識做作業對鞏固所學的重要性開始的。有時,是透過她做錯的題來鼓勵她做作業,說她做錯了,就說明做作業可以幫助她發現知識漏洞,可以提醒自己要補洞。孩子覺得這個說法有趣,也就欣然接受。有時,跟小孩子解釋一些事物或者說明一些道理要摸索一些適合孩子的語言和表達方式來跟孩子交流。畢竟,小孩的思維和理解力跟咱們成人是不一樣的。

    四、跟孩子的老師多交流並取經,取得老師的幫助,可以更有效地改變孩子的言行。有經驗的老師一般會以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孩子,但會以更專業的角度來提供一些可試行的方法。所 以,家長要懂得跟老師合作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希望以上絮叨,對你有所啟發!

  • 2 # 李老師說

    輔導孩子作業,一定不能只是家長在講,孩子在聽。一定要讓孩子多講,多思考。家長可以輔助孩子思考問題,但不能把答案從頭到尾和盤托出。

    如果孩子是小學生,低年級的孩子,因為他們的理解能力完全不像我們成人,所以,一定要慢慢來。

    要允許孩子犯錯,這種犯錯一是有推理的犯錯,而不是應付,不思考的那種。讓孩子講出來自己的錯誤,這樣有利於孩子獨立思考問題,此過程中,孩子也慢慢的學會反思自己問題。

    一定不能著急,要知道一旦孩子自己會學習了。別說小學了,就是初中的這點內容也能在一段時間補上。

  • 3 # 非凡創業邦

    輔導孩子作業時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一般有以下的原因。

    第一個,是孩子他沒有養成一個比如說主動學習的這樣一個習慣,他對學習是一個被動,也是說他所做的家庭作業都是需要家長不斷的去催促他,讓他來完成本應該自己完成的作業,這樣的話呢,還在每一天在作業的時候會相對會比較拖拉,比較害怕去完成這樣的作業。

    第二個方面,就是孩子對他的學習時間,沒有一個良好的時間規劃,他沒有把他的時間充分的去利用起來,往往是比如說他在做作業的時候就一直坐在那裡等著時間慢慢的過去了,時間過去了,但是好像作業沒有做完,這樣的話他不僅僅沒有高效的完成他的作業,同時呢他又沒有一些自由的時間讓他自己去做他想做的事情,結果就是,又沒有做好做到他想要做的事情,又沒有按時的完成作業,這個時間就這樣耽擱了。

    那究竟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去引導你的孩子養成主動學習或者是說培養學習的這種興趣,因為他可能對學習,比如說他覺得在某一個方面還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能夠完全的去掌握這些知識點的時候,還覺得這個題目還覺得非常的難,所以他就不想去做,比如說我們寫一篇作文對吧,當小孩子他剛開始的時候對寫作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思路,也就是說沒有找到比較好的方法的時候,覺得寫作文,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然後他就使勁的去抗拒排斥這種寫作文的這個時間點。那這樣子的話,我們作為家長呢,要開始去培養孩子寫字的能力,去引導他,怎麼去把這一篇作文去啊,能夠寫的更好,比如說要去學習掌握這個寫作的三大要素,然後再透過引導孩子去多看一些課外的書籍,去積累一些素材,因為它是對錶達這一塊能夠去好像自己有更多的詞彙來表達,同時再去認識更多的一些生字啊,這樣的話呢,相信就會有一個好的一個收穫。那當然,這只是說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講,那如果說對於高年級的孩子像這種情況的話,那麼有可能呢是他末養成良好地學習習慣,而是學習拖拉的習慣,他不會主動的去把一些該要完成的作業主動去完成,那麼這樣的情況的話呢,我們可以去比如說對小孩採取一些激勵的方法激勵的措施來對孩子,引導他,慢慢的去培養他的這個學習的興趣或者說主動學習的興趣。

    第二,我們可以從培養孩子對學習時間的規劃方面去著手,讓孩子充分利用時間,比如說把時間一天分成早上到上學這個時間段,下午放學到晚上吃飯這一個時間段,然後在吃飯以後到睡覺之前這個時間段,每個時間段進行一個合理的規劃,比如說他覺得他應該去做哪些事情,比如說白天上課的時候就是他固定的時間對吧?那放學以後到吃晚飯之前,是一個完成作業的時間,完成作業以後,那是不是讓他自己有一個自由的能夠去掌控的時間,這樣呢?就會慢慢的會養成規劃時間的習慣,我們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需要21天,透過21天的一個培養,那麼透過慢慢的時間積累,以後呢,孩子就會慢慢養成一種好的習慣。當今養成好的習慣以後呢,就會讓孩子能有一個能夠自己規劃自己時間的這樣一個好的習慣,那以後來當掩飾這種習慣以後我們才可以慢慢讓孩子呢,在這個培養把時間去很好規劃以後再培養自己的興趣,別讓自己在某些學習被說的某一些學科裡面,能夠去讓自己好奇心找到這種學習的興趣,而這也是很關鍵,因為孩子一旦對學習不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覺得學習對於他而言就沒有動力,他就不會主動去學習的話,就會去坐在那裡就傻傻的去發呆,然後當大人去你要輔導他學習時就出現排斥或抗拒,那如果說他能夠去從中找到學習的興趣,或者是說能找到樂趣的話就會變得開心,也會愛上學習,主動學習。

    第三,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也就是說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要去陪伴他,陪她一起來學習知識或者是看看書,而不是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大人在一旁看電視,或者是打牌或者是在聊天看手機,這些都會去影響到孩子他的心情,他的情緒,如果說我們能夠去陪伴她去主動的學習,這樣的話呢,給他一種好的學習氛圍,孩子也會慢慢的去愛上學習,因為透過學習其實學習還是可以能夠去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去學到更多從來沒有去接觸過的知識,讓孩子能有一個對學習充滿了這種好奇的感覺,去探索的這種感覺的話,就可以讓孩子主動地去學習。

  • 4 # 春風化雨花草香

    從孩子面對作業的表現來看,孩子還沒有搞清楚學習的意義,也可以理解為孩子認為學習這件事完全是為父母老師而學。

    家長應讓孩子明白,家裡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責任和任務。家長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人和孩子,而孩子就要快樂成長,同時把學習的事情做好。不管大人和孩子都是有惰性的,學習是一件燒腦的事情,哪有遊戲玩耍來得輕鬆自在?

    在學習上,家長要引導孩子做到勞逸結合。孩子對一件事情的專注時間遠遠不及成人。當孩子無動於衷發呆時,家長就應該讓孩子暫時放下作業,用別的孩子喜歡的東西來吸引他,等孩子狀態飽滿時,再重新投入作業中。總之,輔導孩子作業,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才能提高效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終結一段墮落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