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詩經中有十五國風,為何漏掉很有特色的楚風?
4
回覆列表
  • 1 # 西安交大黎荔

    遍閱詩經,不見楚風。

    古老的楚國,自來地域上與中原隔絕。熊繹作為楚開國之君,兢兢業業。他帶領臣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逐漸開始將周邊的一些領域納入楚國境域。熊繹的四世孫熊渠,當週朝夷、厲之時,王室衰微,諸侯相伐。由於江漢間的百姓都依附於熊渠,他公然自稱蠻夷,僭越而分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當時可是隻有周天子可以稱王)。後來由於懼於周厲王的暴虐,熊渠撤銷了王號。楚人的性格,從熊渠第一個自稱蠻夷、封子為王,其彪悍可見一斑。

    而戰國以前貴族社會,凡稱“詩”者,所指的就是儀式樂歌,而並不包括其他詩歌形式。蠻夷之地的楚的歌謠,自然無法進入主流文化視野。

    我認為楚風楚詩之缺逸,與“孔子刪詩”這一詩經學重要問題聯絡在一起。歐陽修認為“孔子刪詩”是可信的,曰:“以《詩譜》推之,有更十君而取一篇者,有二十餘君而取一篇者。由是言之,何啻三千。”根據《詩經》所涉時代推論,在如此長的歷史時期裡,逸詩一定有很多,自然包含楚風。

  • 2 # 文開石

    我們先搞清楚《詩經》的來歷。

    《詩經》是古代詩歌採編後的合集,相傳是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

    尹吉甫採集了多大範圍的詩歌,採集了多少首不得而知。

    但孔子編纂的時候,有一個大比例的刪減過程。

    《史記》雲: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採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九成的刪除比例,一是重複的原因,一是《韶》《武》《雅》《頌》的標準。

    歷代文人大佬的意見。

    漢代班固(《漢書·藝文志》)認為《詩經》只錄周詩,而《楚風》不屬於周詩;

    清代譚之綱(《〈楚風補〉序》)認為楚人“僭王猾夏”而被中原諸國所敵視,故擯棄《楚風》;

    周人驥(《〈楚風補〉序》)認為楚人沒向周王朝提供作品;

    夏之蓉(《〈楚風補〉序》)認為《詩經》中有《楚風》,只是沒署名而已。

    我們要考證的問題:

    尹吉甫、孔子沒有接觸到楚國的歌謠?應該不會。

    雖然楚國地處邊荒,但不是與世隔絕。尹吉甫、孔子肯定是接觸的到的。

    因為《論語》中就有記載。

    《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那麼,《詩經》十五風沒有楚風只有一個原因——楚國不被認同。

    先看有的十五風分別和周室的關係。

    《周南》、《召南》、《王風》和《豳風》。“周”是姬旦的采邑,“召”是姬奭的采邑,《王風》是周王室直接控制區的歌謠。“豳”為周代祖先後稷的曾孫公劉的遷居地。

    《邶風》、《鄘風》、《衛風》、《鄭風》、《魏風》、《唐風》、《曹風》。這七個諸侯國的始封君均為周王室的宗族成員

    《齊風》、《陳風》、《秦風》和《檜風》,僅有的四個異性封王的諸侯國。

    楚國怎麼了?

    地位太低。

    “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史記·楚世家》)。

    楚只是一個蕞爾異姓小國

    自以為是的罪人

    楚君熊通僭禮稱王,“自立為武王”。

    蠻夷之地不被認同

    管敬仲言於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慝,不可棄也。”(《左傳·閔公元年》) 魯大夫季文子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左傳·成公四年》)有沒有漏網之魚?應該是有,但是無法區分。

    清朝廖元度編的《楚風補·舊序》裡說:“夫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公主之。陝之東,自東而南也;陝之西,自西而南也;故曰‘二南’。系之以‘周南’,則是隱括乎東之南、西之南也”。

    陝的東之南就是湖北地區,所以周南可能包含楚風。

  • 3 # 龍在天詩詞

    《詩經》共分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為“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計40篇。《詩經》據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範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

    風,地方樂調,這一部分共選了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樂調,稱十五國風,共160篇,內容都是民歌,這十五國風是:周南(今陝西,河南之間),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間),鄴,鏞,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 其中周南、召南產生於漢水和長江中游,其餘為黃河中下游。十五國風絕大部分是周室東遷以後到春秋中葉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我們現在明白了,春秋時期有140多個國家,《詩經》中只有十五國風,不僅僅只是沒有收錄楚國的詩歌,還有很多國家的詩歌都沒有記錄在《詩經》裡,包括我們熟悉的吳國、越國等。

  • 4 # 詩經女孩

    1、從周南的地理位置看

    我們上一幅《詩經》時期各國的地圖。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周南召南的地理位置,就在今天陝南和湖北交界處的地帶。

    因此,產生於陝西以東的河南南陽、鄂西北(襄陽、枝江以東地區的)詩歌歸入周南;以河南陝縣以西,岐山之陽,漢水流域上游的漢中、安康、商洛等地為召南。

    對比地圖看一下,楚國在春秋時楚成王之世開始崛起,奄有江漢,不斷兼併周邊各小諸侯國,周天子賜胙,命楚國鎮守中南。 前704年,楚莊王時,任用虞邱子、孫叔敖等賢臣,問鼎中原、邲之戰大敗晉國而稱霸,開創春秋時期楚國最鼎盛的時代。

    你們發現了嗎?周南的地方就是後來楚國的地方。胡適就曾指出,詩經裡不是沒有楚國的國風,而是以另外的名稱出現。它就是周南,召南。

    2、從周南的作品中來看

    後人認為《周南》所收大抵為今陝西 、河南 、湖北之交的民歌,頌揚周的德化《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札來聘……請觀於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

    詩經開篇的《關雎》是《周南》中的頭一首。“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條河是哪裡的河呢?應該是漢水。《詩經原始》說:“竊謂南者,周以南之地也。……(周南)及乎江漢之間。”這裡的“江漢之間”,江指長江,漢指漢水,“漢水,源出陝西省西南,東流至湖北省漢陽入長江”。

    湖北房縣古為彭國,屬“二南”之地。房縣地處漢水中上游,秦巴武當交匯,鄂、渝、陝毗鄰,十堰市及房縣地處漢水中上游。房縣地處周公、召公所分“陝原”之正南方,其毗鄰地域以東屬“周南”,以西屬“召南”,房縣界於“二南”交匯地。

    所以從這些詩的側面也印證了周南所處之地就是楚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提高桑樹產品桑樹怎麼施肥》?